|
本帖最后由 jupeter 于 2020-9-5 18:03 编辑
6P3P作为一个国内产量极高的功率束射管,技术成熟,质量稳定,音色迷人,经久不衰。经常被当做胆机制作爱好者的入门第二个机型。(第一个我不说你也知道)。流行这么多年,电路图在网上俯拾皆是,缘于各人认识不同,理念不一。这两年画了不少电路,但主要是依个人喜好搞的都是一些冷门管子。6P3P这么流行和普及,电路水平又长短不齐,觉得不画一张融入个人理念的电路,也可能将来是个遗憾。所以不揣冒昧,也整几张,供同好们参考。
我用功率管做单端,一般喜欢用尽其屏耗,若果将6P3P做出6P1 水平,那是真不值当。所以6P3P的官方屏耗20.5W,我基本上是按照20W来设计。参照历史资料,所配的输出牛基本上也就是2.5K,3.5K和5K,其中也有4.2K的用法,不太流行。不论用多大阻抗的牛,一般来说,对应的最佳工作点只存在于一个很小的范围,屏压上下不超过5V。超过的多了,也能响,小音量下听不出差异,但是最大输出功率就可能达不到设计值。所以这点先声明一下,避免抬杠。
束射管(包括五级管)有这样一个特点,驱动信号正半周时幅度并不大,负半周时需要很大,例如6P3P的栅负压是14V时,正半周驱动信号的峰值超过14V就有可能出现栅流而削波,负半周则需要20V以上才能满足输出幅度的要求。如果整机以输入信号电压峰值0.6V计,需要推动级的放大倍数起码是35倍,这还没有考虑负反馈的余地,所以,配合6P3P标准接法的推动管,需要在高U的三极管如6N2,6N9P,6G2,6G2P或者低跨导的五级管如6J8P里面选择。
管子所需的推动电压不对称,就希望得到一个不对称的推动电压,或者是一个可以自动调节的驱动级来跟他匹配,这就需要传说中的负反馈。也就是说,要想充分发挥管子的效能,功率做上去,失真降下来,离不开负反馈。同时,改善内阻较高的束射管或五级管对喇叭的阻尼,也需要负反馈来助力一把。
应坛里一些烧友的呼声,先画了6G2P-6P3P-3.5K的图,仅供参考。我手里的图多机器多,不可能一个个都装机一遍,做出来没地儿放。暂时不可能有实测值。图上关键点的数据只是设计值,供制作时参考。实作出来和这个一致就说明选材用料达到了设计的要求。要是差的太多,先找装机的毛病,其次再回来反馈问题。
补充内容 (2023-7-24 10:58):
本贴中的电阻功率选择:除末级电子管阴极电阻用3W-5W以外,其余电阻均可用2W,栅极电阻1W以内也行。 |
-
评分
-
15
查看全部评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