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石收音机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海河

详析FU-7单端变压器阻抗取值,请不要再按照6P3P做807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4-26 20:28:0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海河老师讲得很精避,学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4-27 12:35:50 | 显示全部楼层
有道理。学习了。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4-27 16:26:01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了海河老师的解析收益非浅呀,我对电子管接触时间不是太长,就有一个疑问就是fu-7的输出牛大于5k其他部分可以用6p3的电路可以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4-27 21:22:30 | 显示全部楼层
ql2014 发表于 2017-4-27 16:26
拜读了海河老师的解析收益非浅呀,我对电子管接触时间不是太长,就有一个疑问就是fu-7的输出牛大于5k其他部 ...

基本可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4-28 09:44:22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海河老师,我明白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4-28 18:39:52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大师指导!谢海版老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4-28 19:41:01 | 显示全部楼层
问题的关键还是多数人不会用曲线图算负载阻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8-27 11:44:3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350V屏压用5.8K的输出对音色会有啥影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0-12 19:01:19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看807国产管工作点,百度到海版的贴子,只有最后7K阻抗的图有点小问题我没理解,原因是负载线与0栅、-5V栅压线都没相交,负载线上最左边竖线如何确定?按图中工作点大约是340V、栅负压约-23V,右边竖线选择的是负载线与-35V栅负压线相交叉的点,则负半周的栅压差是35-23=12V,相应的正半周左边竖线应该是(23-12=-11V)-11V栅压线与负载线交叉点,可是特性曲线图中负载线并没与-11V栅压线交叉,所以,左边竖线不知道海版如何确定的?真心请教,抱歉贴子挖掘得有点深。
T2sD0FXhtMXXXXXXXX_!!294190252.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0-12 20:25:51 | 显示全部楼层
去年的帖子 到现在还在顶 那些回复学习了的朋友们 你们学习到什么了?没有看到曲线所对应的G2电压不同吗?这组曲线根本没有可比性
我可以负责任的告诉大家,束射四级管是RCA开发的,开发之初是为了规避PHILIPS的五级管专利,第一个商用的束射四级管6L6于1936年上市,次年推出缩小版的6V6,再下一年(1938年)RCA将6L6管芯重新封装并对散热 耐压方面作了一些改进 使其能用于发射管,这就是807,而管芯并没有任何实际变化,6L6是衍生型号最多的电子管之一,甚至在不改动电路的情况下 KT66直接代换也没有问题


回到曙光6P3P与FU7,这两个管子本身就是6L6与807的国内全等代换型号, 不考虑复制误差的情况下就是全等的管子,并且我相信国内电子管厂比如曙光 不可能对这两种管子作不同的设计,因为管芯都是一样的 只是固定管芯的方式和引线不同罢了

最后复制一段国外电子管网站对6L6的介绍

We believe RCA's metal 6L6 was the World's first true aligned-grid beam tetrode to reach Quantity Production status (around 1935).
A successful pre-production batch of the British (M-OV) type KT40 was produced at least a year earlier but its routine production was delayed and eventually abandoned because 'it was too difficult to assemble'.
Once RCA had showed that it could be done after all, M-OV copied the 6L6 with modifications thus producing the famous KT66.
The 6V6 receiver type of beam tetrode with which it shares pin connections is a derivative. This valve was mainly used for audio amplifiers.
The 807 was based on the RCA type 6L6 beam tetrode, which had a long, fairly thin, anode and a carefully-aligned grid structure. The 6L6 employed rapidly-accelerated electrons and short electron paths. This made it efficient but its characteristic had a distinct residual kink. It was a very successful valve but its characteristic was not quite straight enough to give the ultimate in audio quality at high output levels.
The KT66 was essentially a 6L6 redesigned with a larger cathode and a shorter, fatter anode. The KT66 had less rapid acceleration, longer electron paths, and almost no kink. It was ace for audio hi-fi.
A pair of 6L6's working in class AB2 push pull would deliver 47 Watts at 2% distortion. A lot of power in the 1940s and 1950s.
The metal tube hides the inner construction. Our all glass 6l6GT version has a description of the electrode construction.
The wide metal tube envelope is 30 mm in diameter and excluding the IO base pins, is 90 mm tall.
References: Datasheet and private correspondence. Type 6L6 was first introduced in 193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0-12 20:27:22 | 显示全部楼层
︶ㄣPanda 发表于 2017-10-12 20:25
去年的帖子 到现在还在顶 那些回复学习了的朋友们 你们学习到什么了?没有看到曲线所对应的G2电压不同吗? ...

建议海版编辑掉这个帖子 以免误人子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0-12 22:15:10 | 显示全部楼层
江湖酒友 发表于 2017-10-12 19:01
今天看807国产管工作点,百度到海版的贴子,只有最后7K阻抗的图有点小问题我没理解,原因是负载线与0栅、-5 ...

与0、-5没相交是因为用不上这两根特性曲线。
可以明显看出,曲线的疏密程度非常不均匀,想要都利用上,显然是不可能的,所以必然得有取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0-13 11:08:4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可能没表达清楚,我的意思是:工作点选择-23栅压,右边竖线选择-35V栅压,则左边竖线就应该选择-11V(用-10V代替)栅压,可问题是-10V栅压线没有与7K负载线相交叉,左边竖线的位置不能确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0-14 23:15:12 | 显示全部楼层
江湖酒友 发表于 2017-10-13 11:08
我可能没表达清楚,我的意思是:工作点选择-23栅压,右边竖线选择-35V栅压,则左边竖线就应该选择-11V(用- ...

您提的问题非常好。
大致说明一下啊,探讨,不敢说是解释。(您也看到了,上面很多人说我误人子弟

束射管,或者五级管,曲线特点和明显,就是遇到上面(栅负压数值相对小)时,越稀疏;越到下面就越稠密。所以我们近似以估测来补充图中没有的曲线时,就不能按照均分的方式来补充,就得尽量按照它的这个上疏下密的规律来。 为此,我重新 近似的画了下图

无标题.jpg
请看,图中后画的两条估测曲线,我是按照“上疏下密”的规律 补画的。上面那条是-11V,工作点那条是-22.5V。 22.5到35是变化了-12.5V。如果完全对称的话,就是您说的,上面应该交于-10V。可是您也看见了,单独从线性的角度看,807确实说不上好,如果线性好,就不会出现“上疏下密”的这个情况了。所以负载线线勉强交于估测的-11V(实际中由于管子的离散性,肯定有误差),与完全对称差了1V。并不是我在粉饰,大家都看得见,对于如此特性的管子来说,差1V,已经算是好了。   我这都是照实说,不知道您可否满意   

  还有,前面很多人一直在反复说,我这帖子是错误的,807帘栅极电压是300V,6L6的帘栅压是250V,这俩不能比较。 真是抱歉,正确理解我这帖子的本意,确实是需要一点点关于电子管的基础知识。 我认识阿拉伯数字,能分清300和250的区别,为什么还要比较呢,就是在实际中,没人会超限使用6L6,也很少有人会降低807的帘栅极电压。就是说,实际使用中,这俩就本身有区别。我这帖子的原意不是为了比较而比较,是在它们各自的尽量贴近实用的使用状态下进行类比。因为一直传说“807就是耐压增高的6L6”本身这句话不严谨,我这帖子只是指出了这句话的不严谨和 尽量引出如果科学理性的看待使用807。如果真是把807的帘栅极电压降到250V跟6L6一个水平,我们都知道,这样做对于管子的实际内阻是有增加作用的,那样恐怕 使用的阻抗会更高一些。
   发点牢骚吧,很多人认为外国人的东西就绝对正确,不容置疑。那 哥伦比亚号,挑战者号航天飞机是怎么回事?切尔诺贝利 又是怎么回事?要想听这样的例子,那可以买本书。  美国在太平洋实验的那颗氢弹,由于对氘化锂的特性掌握不足,计算出现了严重偏差,实际当量比计算当量整整大了解决一倍,参与观察实验的人,差点都光荣壮烈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0-15 16:56:03 | 显示全部楼层
天风雪雨 发表于 2017-10-15 02:12
另外顺便说一句,FU7的最大屏耗是25W,海版的那个FU7的屏耗曲线才20W,20W是6P3P的屏耗,所以是错误的

我也早就发现电真空器件手册中FU-7曲线的最大屏耗线是20W这个问题了。
不过,苏联的Г-807的最大屏耗只有20W,和中国的FU-7不同,请使用者千万注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矿石收音机 ( 蒙ICP备05000029号-1 )

蒙公网安备 15040402000005号

GMT+8, 2024-4-27 11:24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