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2-10-3 16:00:4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temp49 于 2022-10-3 16:04 编辑
今天百度搜别的才无意中看到这个帖子,
看您ID若1938年生的那和我父母差不多同年,40多年前您修表时我还没出生(我是家里老小,出生时父母也年近40了),哈哈。
转眼7年过去,不知道前辈的DΩ表做得如何了?
30年前我中学时做过,有些经验或可供您参考。
1、尽量减小接触电阻、线路内阻的影响。
方法:每根表笔都分开成2根独立的线,(从电池过来)大电流线要粗线,到表头的信号线可细点没关系,正负每路两根线在表笔尖那里汇合。
采用接触电阻较低且稳定的档位开关、插口。
2、 DΩ低阻档电流大,电源尽量用内阻低、容量大的。
以前最多是用1号大电池,
现在条件好了,有便宜高性能的锂电池,还可以考虑用低压、大电流输出的DC-DC电源以降低耗电速度,或AC220v适配器供电(便携就差了)。
---------------------------------------------------------------------------
1990前后我初中时(农村穷学生)没钱买不起成品万用表,
(当时住校2星期一大周的生活费总共才一两元,食堂菜2~5分钱一份,稻谷卖给国家几分钱一斤,攒一块钱都要很久,根本攒不出买万用表的几十、上百元“巨款”)
好容易搞到一只旧机器上拆下来的大型mA表头,用木板做壳自制了一个简易万用表,
表头25mA/8Ω左右测低阻有天然优势,还增设了DΩ档可以测更低电阻。
所用开关等较差接触电阻很大、表笔线径太细,最终线路内阻大(0.1~数Ω级不定),测1~10Ω以下时误差很大、并且不稳定忽高忽低,
当年也没书更没现在上网查的条件,只能用初中物理课本的那点知识去分析原因、并找出解决办法,
灵光一现把每根表笔线分成两跟线(实际是用报废耳机的线),在表笔尖那里汇合,几乎完全消除了接触电阻、表笔线阻等的影响,
量0.01Ω级低阻都很稳,对变压器次级、电机线圈内阻等低阻很好用,比当时能看到杂志上昂贵的成品DΩ表指标还要强。
近年看了资料,原来国外专业的也有这种思路,叫“四线”接法。
如果您自制DΩ表,建议也采用这种思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