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石收音机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从不停留

论845的最佳推动----单级推满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4-12 23:16:20 | 显示全部楼层
从不停留 发表于 2025-4-12 23:02
这里谈一下问什么要单级推。

学习了。


而级数越少,带来的其他失真,比如互调失真,瞬态失真,以及动态方面的失真,以及相移等,都比多级好很多。

的确如此,并且声音通道上尽量,少容感原件。也就是直耦好于电容,牛耦。当然以稳定可靠为前提。



当然,假如你是一个老烧,就是喜欢老式电子管那种昏黄,浑浊,中频稠厚,高低都欠缺,分析力很差的音色,那么就反其道而行,三级四级的推,还得往里面塞好多牛,什么牛入,牛推等的。然后就得到这种音色。

很多人认为这就是胆味。

然而从总说,这是严重失真的味道。


只能说萝卜白菜各有所爱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4-13 07:37:34 | 显示全部楼层

各项指标做好不容易,搞烂很简单,与几级放大关系不是很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4-13 08:26:12 | 显示全部楼层
物尽其用最好,想要1级放大达到150倍是可以的,但是又要能提供140V-RMS的输出,这也对器件提出的要求太高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4-13 08:38:57 | 显示全部楼层
日本某烧友也喜欢单级直推的形式,上两个图参考一下:

6AU6 FU50-SE.gif


4cx250 amp daia.gif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4-13 08:52:2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五大联赛 于 2025-4-13 08:55 编辑
牛哥土炮 发表于 2025-4-13 08:38
日本某烧友也喜欢单级直推的形式,上两个图参考一下:


每种功率管的栅极推动电压大小不一样,FU50的栅级推动电压比845小太多,一级推动当然没问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4-13 09:40:5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ssffzz1 于 2025-4-13 09:58 编辑
五大联赛 发表于 2025-4-13 07:37
各项指标做好不容易,搞烂很简单,与几级放大关系不是很大。


相移这个指标和几级放大有关系。因为中间有电容的耦合,会产生相移。尤其是高频,相移明显,示波器一看便知。

这也就是很多人不喜欢大环反馈的原因。反馈回来的信号因为相位不对了,根本就抵消不了线路的失真,而是给原始信号里面添乱。所以有的机器在反馈线路上有相位校正电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4-13 12:59:4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ldscool 于 2025-4-13 13:24 编辑

纵然说牛有多么的不好,我相信不是所有烧油耳朵都是聋的,牛既然大量存在于各种经典线路,那么它的听感就不会差。
虽然我很重视仪器测量,自己也买了一大堆各种各样的仪器,但是我坚持最后调整是耳朵调整
我做过很多指标一流的胆机,测量数据真的是非常棒,但是最后还是拆了。

声音不好,指标多好都没用
但是指标如果屎一样,声音也好不到哪里去

那么有的朋友可能开始迷糊了,到底我在说什么,我想说的就是:
失真频响好到了一定程度,那么它就不再主导听感
回到实际设计线路,那么就是先要获得超过及格线的指标,再为听感做取舍。

再推广一下,老男孩的推动级,可以输出141V RMS电压摆幅,可以充分推满845,并且获得很不错的二次抵消,此时3次失真是0.4%,至于用不用,怎么用,就是各位自己的选择了。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4-13 15: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给我10W块钱(没考虑音源),

1、2W放在房间装修上,甚至更高些。
2、5W放在喇叭上,或者稍微低一点
3、3W放到功放上

也就是说在我的心里面,房间影响  >  喇叭  > 功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4-13 19:37:09 | 显示全部楼层
从不停留 发表于 2025-4-12 22:38
12GN7是个很优秀的管子,跨导32,略微小了点,会导致输入灵敏度有点小。

对于一只五极管,可以通过降低帘栅极电压来减小屏流,进而增大屏极电阻,提高放大倍数,毕竟推845并不需要视频那样的带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4-13 23:58:18 | 显示全部楼层
安然 发表于 2025-4-13 19:37
对于一只五极管,可以通过降低帘栅极电压来减小屏流,进而增大屏极电阻,提高放大倍数,毕竟推845并不需 ...

因为是单级,你把屏阻增加很大,导致输出内阻很高,面对845的米勒电容,必然导致高频衰减。


所有线路都是需要综合考虑各方面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4-14 00:10:3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继续接着讨论怎么找到符合要求的管子。

首先,要符合单级放大超过200倍的的管子,可以基本把所有三极管排除掉。


因此,我们从五极管里寻找。


五极管里,也可以毫不犹豫排除掉那些低跨导,中跨导的管子。


因此,现在就从上万种电子管理,把范围缩小到高跨导的五极管中。


因为要输出超过140V rms的信号电压,那么,基本可以把屏压小于300V的也排除掉。


因为单级推845,考虑到845的米勒电容,还得要求这个推动管工作在高增益,高输出的情况,内阻还得足够小。


满足以上条件的,实际上就没几个管子了。从总将会列出一个表格,把我自己寻找到的这几种管子列出啦,然后在一一分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4-14 05:57:40 | 显示全部楼层
牛哥土炮 发表于 2025-4-13 08:38
日本某烧友也喜欢单级直推的形式,上两个图参考一下:

查了一下牛哥给的第二图的那个6HV5,这是一个非常 可怕的管:

跨导(Transconductance):65000 μmhos = 65 mA/V。
屏极内阻(Plate Resistance):4600 Ω。
峰值板电流(Peak Plate Current):300 mA。
脉冲板压(Pulse Plate Voltage):3500 V。
放大系数(Amplification Factor):300。
屏耗(Plate Dissipation):35W。


我还是第一次见到65ma/v的管子。


有机会我要收几个回来,就是管脚非常麻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4-14 07:28:03 | 显示全部楼层
6HV5接成三极管的曲线,如果是标准接法,放大倍数应该会更高,只是内阻变大。
6hv5 curv 50k road line.gif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4-14 08:44:26 | 显示全部楼层
牛哥土炮 发表于 2025-4-14 07:28
6HV5接成三极管的曲线,如果是标准接法,放大倍数应该会更高,只是内阻变大。

这管屏耗35W,用来做功率管更合适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4-14 09:47:2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重感冒 于 2025-4-14 09:55 编辑
ldscool 发表于 2025-4-13 12:59
纵然说牛有多么的不好,我相信不是所有烧油耳朵都是聋的,牛既然大量存在于各种经典线路,那么它的听感就不 ...


非常认同这个说法,而且牛的指标高到一定程度后指标越高味道越淡,我以前就说过,牛味源自他有限的频宽和两端的衰减特性和相位失真。不相信的可以试试3夹2的1:1的牛和1:1双线并绕的牛,同样匝数,同样铁芯,看看那个更有味道,那一定是3夹2的频宽更窄,味道更浓,但并绕的在指标上远抛3夹2的性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矿石收音机 ( 蒙ICP备05000029号-1 )

蒙公网安备 15040402000005号

GMT+8, 2025-4-26 19:44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