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石收音机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中山老曹

如何制作优质电子管放大器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4-9-24 07:04:56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什么讲这些呢,很多电路看起来很合理,指标也是优秀。

但是管子选型不好,零件搭配不好,照样不会好声音。

评分

2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9-24 07:53:23 | 显示全部楼层
问题来了,比方两级放大,是选用放大倍数30×30的管子好,还是70×15的好?

看起来结果是一样的啊,但是实际效果差的可能还是比较大。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9-24 08:39:04 | 显示全部楼层
受益匪浅!确实是难得一见的好帖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9-24 08:43:05 | 显示全部楼层
简单一点说,6N1+6N1或者6N11+6N11和6N4+6N10或者6N4+6N8都可以实现。

对于三极管来说,通常高内阻的管子,速度慢一点,声音厚润一点。内阻低的管子,速度快,解析力高。
组合不同,声音一定是不一样的,那么就要看你的取舍。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9-24 08:53:0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中山老曹 于 2024-9-24 08:56 编辑

早期的经典前级,12AX7,6SL7,6SN7用的很多,现代的高级前级6DJ8,E88CC,6H23,6H30,12AU7用的多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9-24 08:55:1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重感冒 于 2024-9-24 10:54 编辑
中山老曹 发表于 2024-9-24 08:43
简单一点说,6N1+6N1或者6N11+6N11和6N4+6N10或者6N4+6N8都可以实现。

对于三极管来说,通常高内阻的管 ...


这里的主流思想是6P1等于300B哈,你这些组合不会有太大变化的 ,我在说笑的大家不要认真哈 其实不同组合有很多变量参与的,首先就是谐波失真变了,然后是频响方面的变化,最大输出能力的变化,最终结果截然不同,就算是最后加了负反馈使总谐波失真测试值一样5%.但这5%里边是二次多还是3次谐波多还是其他谐波的参与,最后总谐波失真都是5%。但声音能一样吗?不可能一样的。理论中只有反馈量无限大,才能把失真做到无限小,而反观电子管一般都是3-4级放大,总放大倍数和输出变压器就已经约束住反馈量不能无限加深了,(这不同于晶体管要多小倍都可以叠加,理论反馈量可以无限加大),这基本就是胆机推挽0.5%而不是0.0005%失真的原因。反馈量过浅,导致还有很大的谐波失真成分未能消灭,导致声音千差万别。影响声音听感的确实是谐波之间的成分和组合。当两台功放的谐波分布特性很相似时,他们的声音也自然很接近。当两台功放没有了失真,或者说低到人耳无法感知,那么这两台功放的声音差别就极难分辨的出来,这时就得去扯一扯阻尼系数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9-24 09:02:29 | 显示全部楼层
重感冒 发表于 2024-9-24 08:55
这里的主流思想是6P1等于300B哈,你这些组合不会有太大变化的 ,我在说笑的大家不要认真哈:lovelin ...


事实上6P1也是可以做到很好声音的。我见过很好声音的并管的6P1单端。

要针对性的设计,合理的用料搭配,并管6P1的功率也不小,就是成本不能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9-24 09:21:5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重感冒 于 2024-9-24 09:51 编辑
中山老曹 发表于 2024-9-24 09:02
事实上6P1也是可以做到很好声音的。我见过很好声音的并管的6P1单端。

要针对性的设计,合理的用料搭 ...


只要你肯花心思和成本上去6P1出好声也不是太难的,但和300B肯定不是一个味道,但用重反馈镇压的话,他们两最终有可能发出极为接近的声音。反馈越深失真越小的理念,在晶体管功放中,运放中得到了看得见的性能进步。晶体管功放的世界中,也有两大派系,一派走的是极深的深反馈路线,让环内所有元件的声音特性配对误差等问题统统消灭致尽,什么发烧元件都不需要,只要电器参数合格的就行。另一派像pass的机子,极简结构,反馈量要加也不会大。使每一个元件的声音特性都得以体现,换个不同牌子的电阻声音都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9-24 10:02:3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中山老曹 于 2024-9-24 10:03 编辑

做胆机的目的是什么?
还是因为,胆机好听。尤其是上了一定的年纪,节奏慢下来了,喜欢一切美好的东西,包括音乐。
胆机好听的根源在于有适当的失真,我做了那么多胆机,慢慢的发现,我喜欢的胆机的失真是这个样子的。
1,正常听音的功率下,0.1%-0.5%左右的失真。
2,失真以二次为主,三次大约比二次小-15dB左右。
偶次谐波是高8度,很协调,三次谐波是明亮,清丽,没有是不行的。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9-24 10:10:26 | 显示全部楼层
25年前,那个时候没有AP,当时小旋风有DAAS,可以测试谐波成分。于是就测试了一下6N11和西门子的E88CC,忘记是什么电路了,或许是至高的胆前级?
国产6N11的失真基本全是偶次谐波,三次要小40dB。
西门子的金脚E88CC,这个管子至今还保留着。二次大约比三次大15dB左右。
这两个管子,哪个声音更好不用我多说了吧。
当然声音好,也不仅仅是谐波比例,还有其他的东东。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9-24 10:38:4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重感冒 于 2024-9-24 10:49 编辑
中山老曹 发表于 2024-9-24 10:10
25年前,那个时候没有AP,当时小旋风有DAAS,可以测试谐波成分。于是就测试了一下6N11和西门子的E88CC,忘 ...


非常赞同你的结论,我对谐波影响声音听感的这个结果一点都不感到意外。由于我是业余的所以没有购置像AP这种昂贵的仪器,所以就无法研究不同谐波比例组合时的听感的问题,也许老兄你可以做到最起码一点,就是2次谐波和3次4次5次的最佳比例。不过话有说回来,这个比例也是对着不同类型音乐也有不同的组合需求吧。我的ECC85前级 一个是英国好顿,一个是飞利浦,两个声音也是截然不同,,改天我用电脑的RMAA测试一下一些配合听感发上来研究研究 如无意外应该也能符合你所说的谐波之间的比例值影响着听感
关于还有的其他东东应该是MIC效应的问题了,ECC85英国好顿的麦克风效应很大,声音也厚实略暗,确实是英国声,而飞利浦的麦克风效应小,整体听感偏向高瘦细,和前面比明显就是两种声音风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9-24 10:49:0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柳下花言 于 2024-9-24 10:56 编辑
xebjz 发表于 2024-9-22 08:53
有个疑问,6j1是一支优秀的电压放大型五极管,官方推荐工作点的阴极电流是7ma。但是我看6j1推6p1,都选在2ma ...


这个,还是要搭电路,进行试听和测试,以期得到想要的效果!改变工作点,特别是静态阴极电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9-24 12:43:1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重感冒 于 2024-9-24 14:32 编辑
柳下花言 发表于 2024-9-24 10:49
这个,还是要搭电路,进行试听和测试,以期得到想要的效果!改变工作点,特别是静态阴极电路。


当你的功放感觉力度差那么一点点时,加大第一级电流可以得到很好的补偿,但过了声音也会变得硬朗粗鲁。晶体管功放同样有这个问题,第一级的静态电流大小对整机的 转换速率 有很大影响。进而影响指标和听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9-24 19:43:23 | 显示全部楼层
以前是对一些做法不理解的。
比如,211管,粗一号的玻壳有啥影响?
玻壳喷碳,跟不喷碳,有啥影响?
不去试验的人,永远不会知道。
当然,器材的灵敏度不够,可能也确实无法分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9-24 19:50:19 | 显示全部楼层
电子管的工作原理,似乎是电子经过栅极控制以后,跑到屏极,还有一些杂散的电子,经过玻壳反射以后再跑到屏极。
喷碳管的作用,我的理解,就是把大部分电子反弹回去。不喷碳,大部分电子都被玻壳吸收了,少部分反弹回去了。
人的耳朵很奇妙,分辨率有时候确实很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矿石收音机 ( 蒙ICP备05000029号-1 )

蒙公网安备 15040402000005号

GMT+8, 2025-4-29 17:08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