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石收音机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第尾才子

偶次谐波只是没有三次谐波难听,但仍是不好的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9-13 17:43: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阿卡多用20把名琴演奏同一首曲子有人听出区别吗?有人说听不出,就如6P1和300B没区别一样,仔细想想也不无道理,人到了最高境界就是要放下分别(宗教术语),琴的发声原理是一样的,原汁原味的阿卡多声音本应也是一样的,名琴之所以名琴到底是它的谐波多了还是少了?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9-13 17:47:06 | 显示全部楼层
汉江水 发表于 2024-9-13 16:33
MF35老师,你说的我个人认为大部分在理,但有些音频设备故意加进失真如激励器,不也是美化声音吗。所以我说 ...

不知道朋友你都和什么系统比的。有的重放系统还是可以的,听过中音区逼真’的钢琴引子,我以为不远处有人要开唱,歌声出现时知道那是音响。1999年广州音响博览会听过时价260W的360度系统,乐器的音色,音场的高度,深度还原相当精准。(高度可能是听众主观想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9-13 19:28:34 | 显示全部楼层
以440Hz A音为例说谐波

   440Hz 的2次谐波是880Hz。两者是八度音程,完全和谐,虽然其和声效果比较空洞

,但至少不难听。60年代出现的重音口琴就表现出了八度音程的效果。所以基波上的二

次谐波无害,并且声音变得丰满了,有的人喜欢这种效果。

   440Hz的3次谐波是 1320Hz。非常接近 E(1318Hz)。虽然两个音相距比较远,但不

改变两者关系的性质。A音和E音是纯4度,纯5度音程,属于和谐音程,和谐程度不及八

度音程,但增加了一点紧张度。3次谐波和二次谐波以及基波的关系相同。无害。

   人们对于音乐的听感和对于音响的听感完全相同,这是毋庸置疑的。音乐理论的作

用和实践也是毋庸置疑的。

   从 THD 定义的失真度来看,相同的失真度不是相同的声音。因为任何声音都是不同

谐波的组合。有的具有众多的谐波,但幅度较低。有的谐波较少,但幅度高。因此具有

相同的THD, 这是可以听出来的。还有的是二次谐波低于三次谐波。比如推挽电路形成

的谐波分布。具体设备中的谐波五花八门。但是可能具有相同的失真度。这是"指标不

如听感可靠"的证据。

  对于谐波的听感是有前提的。前提是二次谐波和基波的幅度差别不能太大。也就是设

备的失真要达到一定的程度。基波和2次谐波的差别如果大于50dB,也许就听不见了。只

是也许,我没有实际做过鉴别工作。

   如果机器的谐波梯次排列,依次相距20dB(10倍),那么可以听到的谐波就多一点。这

种机器听起来会感觉声音很丰满,表现力很强。当然,失真度不会很低。并且所有的机

器的失真度是随着输出功率的增加而增加的。

   在失真较低的情况下,谐波的影响会比较弱。如果谐波梯次排列,谐波间依次相差

30dB,二次谐波的幅度已经是60dB了。三次谐波是90dB了。听不见了。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9-13 19:47:1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前面说到:A 音的三次谐波1320Hz非常接近E音(1318Hz).我把2Hz 的差别忽略了,这是错误的。从绝对的标准看,这两个音是不谐和音。频率高的时候相差比较小,当频率低的时候,差别就大了(相差的百分数). 我把三次谐波说成无害的,是武断了。改正!三次谐波有害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9-13 23:50:1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ssffzz1 于 2024-9-13 23:53 编辑

我是觉着有时候我们人云亦云了,我说说我平时观察到的:

1、一般胆机失真在5%,甚至 更高,也可能更低些。但这是足功率输出的时候。而一般音量小的时候失真甚至都不到1%。

2、从波形上很难看出是什么类型的失真,也就只能定个大概。譬如一边大一边小,偶次的多,但这个偶次是多少个偶次,每个占比多少,示波器看不出来的。 掺杂在仪器的复杂情况,就更看不出来了。从示波器上能看出来失真,用失真仪的话,至少3%以上。波形明显变形,至少10%以上。

3、相同的失真率,可能失真的内容完全不同。譬如2台机器都是1%的失真,有的可能是偶次的多,有的可能是寄次的多,有的是混合的,千奇百怪,各式各样。

4、推挽机不一定偶次少于寄次,单端也未必是偶次的多。未必是二次的高于四次的。这里面有时候也会比较奇怪。

5、如果一台石机器,一台300B,一台6P1摆在一起比较着听,可能大多数人都能区别出来。但如果盲听3台机器,准确的说出来是那台,恐怕未必。


上面这些是我平时测量观察到的,不一定准确,因为受限于仪器和人。示波器,失真仪,频谱分析仪我都有的,但要说明白里面的情况,我也不会,不是科班,自己也搞不明白。但绝不是偶次谐波这么简单的事。要是单单一个偶次谐波,那么用软件把偶次谐波调大,所有的音响就都好听了。


我们坛友很少有专业的仪器,大多都是照着课本,加上自己的一番想象。前面有个坛友说,物理不够,语文来凑。这样争来争去,到啥时候也弄不出来个正确的结果。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9-14 06:00:46 | 显示全部楼层
乐器都是自带泛音,也可以说任何物体震动都会有泛音,这是因为泛音来自于基音。同理,谐波也是来自于基波…
声响震动是在空间产生,纯粹的物理声学,乐器中的自然泛音或人工泛音与电信号中的所谓泛音在本质上不同,是不同的概念,两者不可混淆!如果混沌命题就是错了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9-14 06:13:01 | 显示全部楼层
ssffzz1 发表于 2024-9-13 23:50
我是觉着有时候我们人云亦云了,我说说我平时观察到的:

1、一般胆机失真在5%,甚至 更高,也可能更低些 ...

是的,良好设计的胆机平时音量的总谐波失真是千分之几的级别,少数是万分之几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9-14 06:59:31 | 显示全部楼层
谈论谐波之前,应先梳理下关于波形的一些概念。
谐波是基波的整数倍的分量,基波包含奇次谐波和偶次谐波。这里有重点词:“基波”“分量”、“波形畸变”。波形畸变是指偶次奇次两者之和,称为总的谐波失真:THD。
通过测试换算百分比、或专用仪器一目了然得出总谐波失真度。这个指标当然是越低越好。{注}:畸变中不区分其中的偶数奇数。
分量:顾名思义,谐波相对基波的分量、占比多少。
把基波视为白糖,谐波视为盐、、、、一吨白糖掺入二公斤盐会影响其多少糖度值?同理,一吨白糖掺入一公斤井盐(偶次谐波)一公斤海盐(奇次谐波),这样又会影响其多少糖度值呢?
百分比是THD的计量单位,抛开计量说疗效那是耍流氓。人类的味觉嗅觉灵敏度很有限,总谐波失真3%以下时极难听闻!如此低微的含量会被人耳觉察吗?那些高端仪表该扔了吗?这个话题已争论多年仍无定论,一个概念翻炒几十年仍乐此不疲、、、、这不是谐波的问题,而是人的问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9-14 07:34:54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个普通推挽机的测试结果:

失真-功率.JPG

FFT1K1W.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9-14 07:49:22 | 显示全部楼层
从失真曲线可以看得出,转折点是8瓦,此时总谐波失真也才0.4%。

FFT是1瓦测试的,二次谐波-60dB,三次-78dB,也就是0.1%和0.02%的样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9-14 08:47:5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重感冒 于 2024-9-14 08:52 编辑
中山老曹 发表于 2024-9-14 06:13
是的,良好设计的胆机平时音量的总谐波失真是千分之几的级别,少数是万分之几的。


音乐信号不是一条直线,不错  就拿300B来说,声音小的时候可能是2瓦,但300B就8瓦,平时2瓦 功率动态余量也就4倍,如果平时是1瓦,余量也就8倍,但比如大鼓一来功率诉求是十倍甚至几十倍的上涨这时失真是多小呢?还有几乎所有测试都是在假负载纯电阻上面测得的指标,有没有人用音箱这种真负载去测过?而我自己就测过,那结果惨不忍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9-14 08:55:42 | 显示全部楼层
chuntian 发表于 2024-9-13 19:28
以440Hz A音为例说谐波

   440Hz 的2次谐波是880Hz。两者是八度音程,完全和谐,虽然其和声效果比较空洞 ...

不错相当理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9-14 09:08:0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汉江水 于 2024-9-14 09:24 编辑

放大器是用来听的,不是用来看的,它的失真指标那怕放大器失真为绝对零,那喇叭失真不少于1%,还有人耳,普通人对失真感知度5%左右,经过特殊训练者对失真感知度<3%,其次,奇次谐波是非音乐性的,普通人对音乐中的奇次谐波的感知度平均为4%以下,最大7%以下,对语言中的奇次谐波平均感知度的2%,最大为4%以下,对音乐偶次谐波感知度平均为5%,最大可达10%,对语言的偶次谐波平均感知度为10%,最大可达16%。再次人们对普通的谐波失真一般都可接受(小于感知度),但对放大器中的瞬态失真的容韧度却很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9-14 09:44:1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重感冒 于 2024-9-14 10:05 编辑
汉江水 发表于 2024-9-14 09:08
放大器是用来听的,不是用来看的,它的失真指标那怕放大器失真为绝对零,那喇叭失真不少于1%,还有人耳,普 ...


听觉系统有阀值是很符合自然规律的,有些上了年纪的老烧,其实高低两端他已听不见了,所以才会闹出6p1和300B是同等声音的结论。在失真阀值以下任你怎么折腾也都只是感觉音色的变化,而不是能察觉失真量的变化。我的解码器换运放都有明显的声音变化,我自信我的听觉系统还算合格,但我无法衡量失真量的变化是什么数值,我的300B单端播放一些大鼓类的气势力度都相当ok的,我无法感知当时失真是多小,比如《悲情城市》《渡口》还有刘湘子的《百字明》问题都不大,但播放高音箫类一个不注意音量就能听出失真来了。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9-14 10:04:0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现在高频只能听到12K的声,再高就不行了,所以我做功放要求为30~12KH,基本符合40万法则(20HzX20KHz=40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矿石收音机 ( 蒙ICP备05000029号-1 )

蒙公网安备 15040402000005号

GMT+8, 2025-4-29 11:17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