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第尾才子 于 2024-9-13 15:58 编辑
说偶次谐波好听只是对乐器还有一定说服力。以法国号为例,这种乐器自带七个泛音,用无线电述语即自带七次谐波,以音樂述语C音例,即自带基础音低音C,中C,中音G,及高音D,而且低C、中C,中音G及高音D比例约是30,20,10,10左石这在机器渲染之下座生中C,高C,高G及高高D(偶次波),问题在于那个高C与原乐器高D是对撞的二度音程,比外高G与高高D是四度半和调音试试把钢琴的两个相邻白键一同搞便知有多难听。当然,耳朵特殊构造者例外。因为这声音有点像疪响。
这还只是最好的扳本,一般玩铜管的人不会用基础音去演奏,而是用中音C那段,那分出来们高C与高D比例犹更高。这还未算其他泛音/谐波之间的关係。
而在三次谐波之下情况就更糟糕。
在人声下,由于人声存在大景对撞音,才使声音有语言,这种二次三次谐波的加料,只会变成怪叫声。试听一下白光的怀念,好听吧,只是第一句已听不到什么意思。 |
评分
-
1
查看全部评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