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石收音机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音艺

打算绕个8K/8/4欧的6p6p推挽变压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7-11 22:59:52 | 显示全部楼层
HD711 发表于 2024-7-11 22:36
谢谢回答!再问一下:OCL放大 有没有振铃呢?

这个我真的解释不了,我对电路确实不精通。

我刚百度了一下,如果是晶体管的输出变压器,绕制要求肯定比较低。我这原来有一台会议室用的单声道广播功放,里面有一个环形输出变压器,起的作用应该是阻抗匹配,我看绕制非常简单,初级和次级都是0.35以上的线,好像直径快达到0.5的样子。

我猜晶体管可以有效的抑制反电动势,振铃应该非常不容易出现。

过几天抽空测一下再说吧。

https://baike.baidu.com/item/OCL/9955788?fr=ge_ala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7-12 00:23:19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7-12 00:25:3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HD711 于 2024-7-12 00:50 编辑

我的意思是,如果把电子管做成OTL或OCL,看其振铃有无变化,如果有,则说明改善漏感、分布电容可能只是“抵消”了振铃而非消除振铃,导致振铃的根源依然存在,还有进一步改善的空间;如果无变化,则说明问题的根源在变压器,与电子管内阻无关。
变压器目前已知的无非就是电感、铜阻、分布电容、漏感这几样东西,漏感,顾名思义就是漏掉了没能参与耦合的部分,既然都漏掉了,又是如何变成振铃的?而且从波形来看(没文化,只能望图生义)只是刚开始的时候疯癫一下,然后又回归正常,似乎不应该叫“漏感”,叫“迟感”、“缓感”或“脉冲感”更为贴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7-12 06:02:4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茹祥臣 于 2024-7-12 06:43 编辑
HD711 发表于 2024-7-12 00:25
我的意思是,如果把电子管做成OTL或OCL,看其振铃有无变化,如果有,则说明改善漏感、分布电容可能只是“抵 ...


63楼,说的反向电动势,对电容反复充放电,自衰减式阻尼震荡。

形成这种特性,也是有前提条件的,一般裸测,都是接的纯电阻,如果接一个音箱,内部有喇叭和分频器,这才是实际条件,那么观察到的波形就会非常难看,振铃加上感性负载的反向电动势,就非常不方便分析波形。

假如,信号发生器对反向电动势的抑制能力非常强,强到类似于初级短路(这里表述不够准确,编辑一下,反向电动势通过信号发生器输出管子内部的二极管给信号发生器电容充电,就不会再返回输出变压器,短路会在输出变压器内部反复震荡),那么振铃或杂波就会小很多。

你上面说的电子管OCL和OTL,当做多个电子管并联吧,极限一点,内阻接近0欧(只是举例,实际完全可以直推音箱,依然使用输出变压器),也是可以有效抑制振铃和杂波的。

我上面举例说的300B,就是这种情况,内阻几百欧,也可以抑制,只是能力有些弱。结合此管特性和形成振铃的分布电容和漏感来看,完全可以改善后者来达到听感范围内无振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7-12 07:12:15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7-12 07:40:05 | 显示全部楼层
小小超人胆 发表于 2024-7-12 07:12
等你的环型牛的测试数据好互相交流,这环牛也是第一次绕。

这牛是疫情前绕的,原本是想做300B推挽的 ...

你的环牛推挽,昨天晚上思考了很久,虽然还有不少疑惑,但也明白不少。

内圈与外圈不同,我理解为初级与次级之间的距离算是点接触,由于初级与次级需要隔离,如果外圈需要遍布一层,内圈垫层必然会重合,物理上初级与次级的距离较远,这和HD71说的由于拉线张力不同内部与转角距离不同类似。最终表现出来的分布电容肯定会小。

假如次级内圈存在两层以上,情况与上面又会有所不同,外圈单层,这种情况,我分析不了,但肯定会有所变化。

再就是漏感,按常规来说,内圈漏感应该小一些,外圈疏绕,漏感应该大才对,最后表现,需要具体测试。

这种情况,我觉得应该和EI变压器的乱绕放一起进行比较分析,初级乱绕,初级与初级之间的线与线之间的压差,杂乱无章。在同样厚度的初级与次级垫层厚度情况下,乱绕确实对波形的改善有帮助。我的体会是高于15KHz以后波形没有常规排绕要好。


乱绕,很少有人分析其中原委,但对波形确实友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7-12 07:47:52 | 显示全部楼层
早期斯巴克,欧博都有环牛输出的胆机,现在还看的到吗?
优点是有,缺点更多而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7-12 08:13:09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7-12 09:48:0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HD711 于 2024-7-12 09:54 编辑
茹祥臣 发表于 2024-7-12 06:02
63楼,说的反向电动势,对电容反复充放电,自衰减式阻尼震荡。

形成这种特性,也是有前提条件的,一 ...


照这么说,振铃是始终存在的,我们只是尽量选择恰当的漏感和分布电容,使振铃远离自己的听觉范围,是这意思吗?
改变漏感、分布电容的方法不止一种,前面说的垫纸0.2~0.25,能有效降低或消除振铃,假如用其它方法,把漏感和分布电容大小做成跟前者一样,振铃是否同样会消失?如此一来,上面那个漏感、分布电容的数据就太有价值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7-12 10:16:15 | 显示全部楼层
HD711 发表于 2024-7-12 09:48
照这么说,振铃是始终存在的,我们只是尽量选择恰当的漏感和分布电容,使振铃远离自己的听觉范围,是这 ...

你说的其他方法,可以仔细说说吗?或者是思路?

脱离开输出变压器?人为给定内阻,分布电容和漏感吗?

与62楼的等效电路想要表达的,是否一样?就是使用简单的方法,实验和计算,尽量模拟实际工况条件下的状态。

加上63楼说的李沙育图形,加上一定的条件,在外部,重现振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7-12 10:25:5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自己纯粹是门外汉,物理知识仅限高中阶段,大学压根没学物理,根本不是理工科,所以,很多基础知识,压根没有系统性的认识,很多更是听都没听说过。

输出变压器,对于设计开关电源的来说,恐怕就是基础性的技能,分布电容,漏感对于高频变压器的影响比胆机输出变压器影响更大,我们玩的都是小众。对人家来说,分析这些问题,应该不是难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7-12 10:29:29 | 显示全部楼层
茹祥臣 发表于 2024-7-12 10:16
你说的其他方法,可以仔细说说吗?或者是思路?

脱离开输出变压器?人为给定内阻,分布电容和漏感吗? ...

比如不同的尺寸、不同的铁芯、不同的介质、不同的匝数接触比……配合不同松紧度、不同的绕法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7-12 10:29:4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yjgzhjin2008 于 2024-7-12 10:31 编辑
HD711 发表于 2024-7-12 00:25
我的意思是,如果把电子管做成OTL或OCL,看其振铃有无变化,如果有,则说明改善漏感、分布电容可能只是“抵 ...


“漏掉了没能参与耦合的部分,既然都漏掉了,又是如何变成振铃的?”

漏感是指变压器一次绕线与二次绕线的耦合系数。不耦合“漏掉”的这部分跟耦合那部分是等效串联。

分布电容与“漏掉”的漏感是等效并联,在反电动势的作用下产生振铃。

这样讲,应该能理解?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7-12 10:40:45 | 显示全部楼层
yjgzhjin2008 发表于 2024-7-12 10:29
“漏掉了没能参与耦合的部分,既然都漏掉了,又是如何变成振铃的?”

漏感是指变压器一次绕线与二次 ...

谢谢你的解释
测振铃是初级还是次级测的?这个我没有测过,一直以为是在次级,既然漏掉了就不会反映到次级,可能我的理解有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7-12 10:49:1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yjgzhjin2008 于 2024-7-12 10:55 编辑
HD711 发表于 2024-7-12 10:40
谢谢你的解释
测振铃是初级还是次级测的?这个我没有测过,一直以为是在次级,既然漏掉了就 ...


振铃要测初/次级。初级信号源,次级接示波器。

正好绕了一对牛,这几天测试结束。漏感、寄生电容这些找时间移个贴再细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矿石收音机 ( 蒙ICP备05000029号-1 )

蒙公网安备 15040402000005号

GMT+8, 2025-4-29 15:53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