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25-1-20 09:41:37
|
显示全部楼层
理想的运放积分电路是这样的:
在积分过程中,因为运放的正输入端接AGND,所以运放会一直维持其负输入端也一直为零。对于理想运放这完全没有什么问题。但是实际的运放有输入偏置电流(input bias current)的存在,实际运放的带宽也是有限的所以输入阻抗: Z=1/(2Pi*fBGW*C)也不是真正的无限大。这样一来就会使得负输入端的电位与AGND还是有一些差异的,这个差异就来自于(input bias current)* 1/(2Pi*fBGW*C)。如果这个微小的差异是一个固定值也没什么大的问题,因为可以作为一个offset项校准掉就可以了。但是fBGW恰恰是随着负载(积分电流)动态变化的,这样就不可避免的产生了非线性误差。如果对于一个高位的DMM来讲,这是一个不能忽视的因素。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现实世界的运放很难做到所有的参数都兼顾于一身:简单来讲,精度高的很难做到速度快,速度快的也很难精度高,输入偏置电流小的噪声又做不了太低,外加功耗,电压范围,温度特性零点特性输出特性的差异化,几大模拟器件厂商投放了几百上千个型号的运放,除去太老的型号逐渐淘汰,维持出货的也一直有几百个型号。
基于这些现实,实际的高位DMM的积分电路无一例外都是多个运放组合实现的,34401是双运放组合(OP27+AD711),6581是双运放组合(OP177+LT1056), 3458则是3运放组合(LT1001+LM6361+AD848)。这几个组合,第一个都是精密型运放(至少在当时是),而后边的运放是高速但不那么精密的型号。
借用一下下边的这个图(忽略运放型号),这是一个典型的双OP的积分电路:
第一个采用精密运放,使得负输入端与AGND有尽可能小的误差,其输出端驱动的是电阻而不是电容,尽可能使得负载稳定,这样尽管其fBGW有限但offset也基本恒定。后一级采用快速运放驱动电容充放电。
简单来讲就是这样,当然较新型号的运放已经做得各项参数比较均衡了,比如有人测试过用OPA140单颗OP做积分电路就可以支持实现6.5位的DMM,这也不算奇怪,但另一方面,现在新生产的3458仍然使用LT1001这颗上古时代的精密运放,只不过是SO-8贴片封装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