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石收音机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zhengrob

高分辨率多斜模数转换器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5-1-20 09:41:37 | 显示全部楼层
yaogeng 发表于 2025-1-17 11:45
楼主可以说下双OP 积分电路第一个运放起的作用以及具体细节嘛,找了下没找这个电路的介绍,困惑了很久

理想的运放积分电路是这样的:

integerator_cha2.jpg

在积分过程中,因为运放的正输入端接AGND,所以运放会一直维持其负输入端也一直为零。对于理想运放这完全没有什么问题。但是实际的运放有输入偏置电流(input bias current)的存在,实际运放的带宽也是有限的所以输入阻抗: Z=1/(2Pi*fBGW*C)也不是真正的无限大。这样一来就会使得负输入端的电位与AGND还是有一些差异的,这个差异就来自于(input bias current)* 1/(2Pi*fBGW*C)。如果这个微小的差异是一个固定值也没什么大的问题,因为可以作为一个offset项校准掉就可以了。但是fBGW恰恰是随着负载(积分电流)动态变化的,这样就不可避免的产生了非线性误差。如果对于一个高位的DMM来讲,这是一个不能忽视的因素。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现实世界的运放很难做到所有的参数都兼顾于一身:简单来讲,精度高的很难做到速度快,速度快的也很难精度高,输入偏置电流小的噪声又做不了太低,外加功耗,电压范围,温度特性零点特性输出特性的差异化,几大模拟器件厂商投放了几百上千个型号的运放,除去太老的型号逐渐淘汰,维持出货的也一直有几百个型号。

基于这些现实,实际的高位DMM的积分电路无一例外都是多个运放组合实现的,34401是双运放组合(OP27+AD711),6581是双运放组合(OP177+LT1056),  3458则是3运放组合(LT1001+LM6361+AD848)。这几个组合,第一个都是精密型运放(至少在当时是),而后边的运放是高速但不那么精密的型号。

借用一下下边的这个图(忽略运放型号),这是一个典型的双OP的积分电路:
2Op integrator.png

第一个采用精密运放,使得负输入端与AGND有尽可能小的误差,其输出端驱动的是电阻而不是电容,尽可能使得负载稳定,这样尽管其fBGW有限但offset也基本恒定。后一级采用快速运放驱动电容充放电。

简单来讲就是这样,当然较新型号的运放已经做得各项参数比较均衡了,比如有人测试过用OPA140单颗OP做积分电路就可以支持实现6.5位的DMM,这也不算奇怪,但另一方面,现在新生产的3458仍然使用LT1001这颗上古时代的精密运放,只不过是SO-8贴片封装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1-20 10:32:20 | 显示全部楼层
zhengrob 发表于 2025-1-20 09:41
理想的运放积分电路是这样的:

感谢楼主解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2-27 22:49:2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pldjn 于 2025-2-27 23:02 编辑
zhengrob 发表于 2024-5-2 23:44
简单聊一聊这个多斜积分ADC的电路设计。

在上边github中有KICAD的原理图和PCB原始文件,此PCB设计出自 ...


@zhengrob 请问RN202、RN203为什么要两颗串联,而不是用一颗电阻50k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2-28 15:28:44 | 显示全部楼层
pldjn 发表于 2025-2-27 22:49
@zhengrob 请问RN202、RN203为什么要两颗串联,而不是用一颗电阻50k的?

减少电阻发热对网络电阻内个体阻值的影响(相对温漂TC),尤其是在输入电压接近满幅(10V)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2-28 23:36:25 | 显示全部楼层
+REF\-REF都使用同样的电阻,这充放电的曲线是多斜率的吗,好像没有34401那样多个电阻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3-1 12:02:0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zhengrob 于 2025-3-1 12:07 编辑
pldjn 发表于 2025-2-28 23:36
+REF\-REF都使用同样的电阻,这充放电的曲线是多斜率的吗,好像没有34401那样多个电阻值。


Ref+/ref-/Vin串联的积分电阻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这并不是多斜转换器的本质要求。多斜转换器能够连续运行下去的根本原因是存在一个稳定运行的反馈环路,这个反馈环路由Ref+/ref-/Vin输入开关电路,积分放大器,和比较器构成。有些设计还有一个斜坡放大器但这个不是必须的。测量这个反馈环路在规定的时间内(比如20ms,1PLC)Ref+作用了多长时间,Ref-作用了多长时间,根据电荷平衡原理推算出Vin的电压值,这就是多斜ADC的基本原理。

至于输入电阻取值,更多的是这个转换器需要实现什么样的性能指标的时候的考虑,还有更重要的一点,就是特定参数的电阻的可获得性。HPAK的设计无论是34401还是3458都把这些有极高特定参数要求(包括阻值,TC,噪声等)的电阻封装在一颗混合IC(Hybride IC)里,比如3458中的U180,34401中的U102。显然这样的混合IC对于其他厂家或者DIY玩家是不可获得的。

这个设计采用相同的积分输入电阻,是兼顾商品级网络电阻的易获得性和性能条件下的选择,因为毕竟这是一个DIY项目。商业DMM中的多斜ADC转换器基本上都是使用定制的混合IC。

附图分别是仿真运行的本积分器波形图和示波器上显示的实际运行的波形图(都是run-up部分的波形,run-down部分波形更复杂些),这是真正的多斜曲线

图片1.png 图片2.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3-1 17:42:3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没有去看单片机的那个汇编文件,不清楚这个波形是怎么看的,大的斜率波形好像是充放电的部分,中间小的齿是什么操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3-1 18:04:06 | 显示全部楼层
高手啊,高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3-1 21:29:41 | 显示全部楼层
pldjn 发表于 2025-3-1 17:42
我没有去看单片机的那个汇编文件,不清楚这个波形是怎么看的,大的斜率波形好像是充放电的部分,中间小的齿 ...

波形中的小齿也是充放电的切换节点。

补充一下上个帖子中关于反馈环路的构成,除了上帖子中提到的输入开关电路,积分放大器,比较器,必须还有一个控制单元。这样才是完整的反馈环路。控制单元一般就是CPLD/FPGA, 本设计用的是MCU,这都没有什么本质差别。只不过为了精确控制时序,MCU程序使用了汇编语言来编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3-3 21:50:34 | 显示全部楼层
仔细看了一下这个原理图,原理不复杂,看来就是开关的时序控制需要仔细研究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3-5 00:11:5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请问积分电容除了C0G还有什么要求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3-6 08:41:0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没有Voltgen那样控制部分与模拟部分有光电隔离,噪声是怎么样控制的,Layout有什么要求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矿石收音机 ( 蒙ICP备05000029号-1 )

蒙公网安备 15040402000005号

GMT+8, 2025-4-26 09:39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