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24-5-4 14:10:48
|
显示全部楼层
多谢scoopydoo 指正,确实笔误,应该是NE5534D!
关于这个斜坡放大电路,原作者还是给出了进一步改进的建议。比如补偿电容C15,他认为应该增大到47pF更合适一些(适当降低运放增益带宽)。此外Q2和Q8这2颗NPN三极管Kleinstein认为还是用BAS21H加2颗IN4148更好一些。2颗NPN管是可以正常工作的,但是可能会因为工作点的微小漂移而影响到比较器的动作阈值和ADC采样的动态范围,而最终影响INL。在STM32版的原理图中这2个修改意见都得以实施。
其实在那个长帖子中,每个器件的选型和取值都有谈到过。比如积分电路的这2颗运放的选型,涉及到OPA140、OPA141,OPA145,OPA172,OPA1641,OPA134等一众运放。其实可以有多种组合,对于U11,要选噪声足够低,温飘尽可能的小的精密运放,对于U2要选速度足够快的运放。34401上用的OP27和AD711放到这大致也是可以的。只不过这些上古的运放价格又不便宜性能早已不值一提再让它们出山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电压基准电路部分,LM399输出的7V电压没有做缓冲直接送到MUX做采样基准使用,这种用法确实有一点奇怪。我在刚开始调试板子时读到的电压不稳定就用OP07给7V加了个缓冲,后来调试好了以后也就没把电路还原回去,目前的测试都是带着这个缓冲的。
原理图上针对输入电压做了一个input buffer设计,由3颗运放构成,U12,U18和U19。其实在这一版之前至少还做了另外2 个版本的输入缓冲电路,但都有不太满意的地方。这部分电路稍显繁琐一些,其实就是通过U18和D9(5.6V zener)给U12提供一个浮动的供电电压,电路功能本质上仍然是一个电压跟随器。U12目前只能选用OPA145(I<0.5mA),如果选其他型号的运放很大概率不能正常工作因为D9的支持电流可能最大只有1,2个毫安而已。如果不计较满幅输入情况下那几个uV的误差,这一部分电路就用一颗+-15V供电的运放接成电压跟随也是可以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