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石收音机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分立元件

求一款3.8V的分立元件功放?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7-28 14:28:2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量子隧道 发表于 2023-7-27 15:38
建议用2N7000系列mos输出,搭自激振荡分立D类放大器,或栅极自举的AB类也行。电源电压太低了,不用这些措施 ...

UCD吗?您有相关图纸可以参考一下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7-28 22:06:43 | 显示全部楼层
分立元件 发表于 2023-7-28 10:04
我的帖子很多都是请教学习坛友的技术,水平有限自己设计不达标

QQ图片20230728214555.jpg

请教坛友的技术这么久,还在初级阶段分立元件徘徊?连个3.8v功放都搞不定?五百多帖子想必也很久了。

至少也得五年以上,可见坛友没有把真实技术教给楼主,我是此论坛新人,我也是从分立元件过来的,

小时候就拆了1.5v收音机做过分立元件功放,所幸我没有请教坛友,没有机会谈音质,谈拳拳到肉,但我现在

的技术早就不是局限于分立元件,已经走进数控功放时代,楼主要格局打开,坛友教您的不一定都是先进的,

让一些思维守旧坛友教您只会让您的功放永远在远古时代,有的路自己走会更实在,作品会更精彩。这图就是

我的功放,3.8v也能响,分立元件是永远达不到我这种水准,希望楼主进步,早日走出分立元件的新人阶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7-28 22:12:1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杨白劳 发表于 2023-7-28 22:06
请教坛友的技术这么久,还在初级阶段分立元件徘徊?连个3.8v功放都搞不定?五百多帖子想必也很久了。 ...

悟性有限,学这么多年了进步还是很慢,一直执着在分立元件制作,感觉自己落后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7-28 22:18:46 | 显示全部楼层
分立元件 发表于 2023-7-28 22:12
悟性有限,学这么多年了进步还是很慢,一直执着在分立元件制作,感觉自己落后了

悟性慢有点老火,我感觉学好这个模拟电,得舍得花钱,买设备,示波器,电桥,至少绕个耦合输出变压器

得看电感 漏感,计算效率。低压功放不难做,有设备依葫芦画瓢都能抄出来,半个世纪前的东西现在做不到

实在说不过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7-29 08:32:0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量子隧道 于 2023-7-29 08:33 编辑
guodegang 发表于 2023-7-28 14:28
UCD吗?您有相关图纸可以参考一下吗?


Self OSC D ANP AES118BP.pdf (452.76 KB, 下载次数: 92)
里边有各种自激振荡D类放大器拓扑。关键就是那几张图。看懂了的话自己要是有晶体管电路知识可以自己设计的。
我用分立元件做过两个大功率的,用74AC CMOS门做过几个小功率的,都很不错,而且极为简单。
还有一个文件很大,叫 a universal grammer of class D Amplification,太大,论坛不收,可以去网上自己down。这本书是D类放大器入门神书,把各个现象和工作过程用波形图解释得非常直白,有晶体管电路知识的应该可以理解。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7-29 14:28:2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杨白劳 发表于 2023-7-28 22:18
悟性慢有点老火,我感觉学好这个模拟电,得舍得花钱,买设备,示波器,电桥,至少绕个耦合输出变压器

...

模拟电路这块太难了,算起来我断断续续都学了16年了,感觉还是在初级阶段,突破太难了,这玩意不像数字电路和软件编程,不仅要时间精力,还要个人悟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7-29 16:07:01 | 显示全部楼层
杨白劳 发表于 2023-7-28 22:06
请教坛友的技术这么久,还在初级阶段分立元件徘徊?连个3.8v功放都搞不定?五百多帖子想必也很久了。 ...

搞分立元件就是“新人阶段”?不敢苟同。是搞分立元件还是搞集成电路,完全取决于个人喜好,跟新人与否没有关系!再者,你过去搞分立元件,现在搞集成电路,这就证明你进步了?那是集成电路的进步,不是你的进步,你不过是运用了一下科技进步的成果而已。

评分

2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2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7-29 16:32:04 | 显示全部楼层
xinjun5557 发表于 2023-7-29 16:07
搞分立元件就是“新人阶段”?不敢苟同。是搞分立元件还是搞集成电路,完全取决于个人喜好,跟新人与否没 ...

那搞集成电路应该不是倒退吧,不能为自己止步不前找理由,对集成电路驾驭远比分立元件难度更高。

走不到前面去,永远不知道前面的集成电路多艰难。随便给您一个数控音量芯片,您会用吗?肯定不会,

可搞得分立元件谁都会,您也是元老了,您难道希望新进论坛的新人一代又一代沉迷于分立元件?

看到一片数控音量芯片干瞪眼望天兴叹,这不是喜欢不喜欢的问题,分立元件容易做就一直喜欢做?

集成电路再难再不喜欢也要啃下来,驾驭它。这是理念,信念,永不止步积极向上的信心,没这信心

那么别说楼主500多帖子,就发个5000个帖子都做不出3.8v的功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7-29 16:37:34 | 显示全部楼层
QQ图片20230729163357.jpg QQ图片20230729163423.jpg QQ图片20230729163351.jpg QQ图片20230729163409.jpg

正在做集成电路功放数控技术顺便发出来,但愿更多的坛友天天进步,作品比我的更精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7-29 16:49:04 | 显示全部楼层
分立元件 发表于 2023-7-28 10:25
看来只有用变压器才能解决问题了

只有变压器才能解决问题,再有电流大的输出管,例如SS8050,注意事项SS,还有电流大的体积很小,2SD965,电流5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7-29 16:50:08 | 显示全部楼层
杨白劳 发表于 2023-7-29 16:37
正在做集成电路功放数控技术顺便发出来,但愿更多的坛友天天进步,作品比我的更精彩

再说一遍,是搞分立元件,还是搞集成电路,跟新人与否、进步与否,都没有关系,完全是个人喜好。你喜欢搞什么那是你的权利和自由,别人管不着;但是你也不要拿你的喜好去干扰别人。人家连名字都用分立元件,可见人家喜欢,你就不要多管闲事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7-29 23:13:0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183421393 发表于 2023-7-29 16:49
只有变压器才能解决问题,再有电流大的输出管,例如SS8050,注意事项SS,还有电流大的体积很小,2SD965,电 ...

请您不要误导楼主。
首先,楼主只说要用分立元件功放推喇叭,并没有说一定需要多大功率,结构合理的OTL功放在3.8V供电情况下匹配8Ω喇叭,设功放管饱和压降0.5V,那么OTL功放的最大输出峰值是1.4V、有效值是1.0V,“最大不失真输出功率”是125mW,“最大输出功率”可达到150mW,如果换成4Ω喇叭,最大输出功率还可以提升一倍达到250mW,这与使用3AX31的6V单喇叭收音机几乎相同;其次,OTL功放如果使用两套独立的推动电路分别推动PNP管和NPN管,就可以让功放管工作在发射极接地状态,从而省去推动自举电路,并使功率放大级的实际输出电压最大化,从而彻底革除输入变压器。因此,“必须使用变压器”的说法并不成立。
我再说说功放管是否要选用SS型号的话题。3.8V供电,就算用BTL功放或者阻流圈功放搭配4Ω喇叭,去掉功放管饱和压降,理论上功放输出峰值也只有2.8V(阻流圈功放的阻流圈同样有电压损耗,且损耗通常不比功放管饱和压降小),因此功放最大输出电流仅仅0.7A,S8050最大集电极电流就能达到1A,SS最大集电极电流更大,实际意义不大,用集电极电流达到5A或者更大的功放管更没有必要。另,虽然8050号称最大集电极功率可以达到1W,然而在AB类放大电路中,TO-92封装三极管由于散热原因,当实际集电极功率超过0.1W就很容易出现热失控,AB类功放理论上功放管最大发热功率是输出功率的1/5,实际需要留一些余量,功放的输出功率还要小一些。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7-30 08:57:5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183421393 于 2023-7-30 08:59 编辑
冰岛 发表于 2023-7-29 23:13
请您不要误导楼主。
首先,楼主只说要用分立元件功放推喇叭,并没有说一定需要多大功率,结构合理的OTL ...


为什么说一定要用低压情况下集电极电流大一些的管子,要测一下在你的工作状态下该管子的的工作状态,现在的9000系列管子在5毫安以里放大倍数可以达到100,到10毫安就不一定是100,在20毫安以上放大倍数直线下降,在3伏的工状态下甚至短路电流远远达不到手册中给出的数值,况且OTL每只管子只有一半电压,电流直线下降。一定要测3伏状态下基级电流对集电极电流的控制状态,(曲线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7-30 13:21:2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冰岛 于 2023-7-30 13:32 编辑
183421393 发表于 2023-7-30 08:57
为什么说一定要用低压情况下集电极电流大一些的管子,要测一下在你的工作状态下该管子的的工作状态,现 ...


S8050之所以能用作功率放大管,有个非常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它在大电流状态下放大倍数衰减很小,2N5551集电极电流、集电极功率参数看似可以用做功率放大,但是它的放大倍数在集电极电流超过40mA就快速衰减,因此实际不可以用做功率放大。现如今市场上能买到的8050放大倍数分档大多是D,少数是C,集电极电流很大的情况下仍然比以前的蓝色点3DG6大得多,您说8050在大电流状态下放大倍数大大下降造成的输出功率下降问题,一般不需要担心。
IMG_20230730_131032.jpg

IMG_20230730_131558.jpg

S8050资料

您说“现在的9000系列管子在5毫安以里放大倍数可以达到100,到10毫安就不一定是100,在20毫安以上放大倍数直线下降,在3伏的工状态下甚至短路电流远远达不到手册中给出的数值”,这个说法显然与S8050晶体管厂家的资料中给出的曲线完全不符,网上的资料是公开的,现在查个资料没什么难度,根本不需要自己测,更不应该凭着自己凭空想象没有根据地胡说。

评分

2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7-30 19:41:30 | 显示全部楼层
冰岛 发表于 2023-7-30 13:21
S8050之所以能用作功率放大管,有个非常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它在大电流状态下放大倍数衰减很小,2N5551 ...

手册中给出的数据是书本上的,我买来的各种9000系列测试的结果在低压状态下电流没有一种是好的,都不大,甚至是短路电流。而七八十年代生产的国产晶体管电流基本能上去,例如3DG12线性很好,可以和现在的晶体管在晶体管图示仪上对比,尤其是锗管线性非常好,特别适合低压的晶体管功放,但是日本管是个例外线性很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矿石收音机 ( 蒙ICP备05000029号-1 )

蒙公网安备 15040402000005号

GMT+8, 2025-5-5 16:28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