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0-11-1 17:27:03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是这样的,理论上,能量转化都是有效率,这里有个概念,叫做充电接受率。然后又有个放电效率。100%的转化,是不符合客观规律的。
充电接受能力相当于蓄电池的充电效率
充电接受能力clvlrge acceptance相当于蓄电池的充电效率(charge efficiency),即充七时用于活性物质转化的电能与所消耗的总电能(包括耗于副反应的能量)之比,一般用百分数表示。它与蓄电池的种类、电液浓l} .温度、充电方法,特别是使用情况有关。对干常见的惜酸蓄电池、锡沪雌某蓄电池等,以1D一20h率的充电接受能力址高、作为一项蓄电池的技术要求,为测量简便,各国常规定在额定容量约}(1%的放电情况下,在U}}土1C时,叮恒定电压充电时的电流几(A)或丈‘与C}I20之比值来表示充电接受能力(C,为2(7h率的实际容量)。例如,铅酸蓄电池的单体充电电压恒定在2.4}'时,电解液中的水在止、负两极分别电解出氧和氢的副反应得到抑制,此时的充电电流足以代表该电池的充电接受能力。
铅酸电池在初期的时候,判断电池充满的方法就有这一条,充入放出电量的150%,认为电池充电饱和。那这个充入容量明显是过充的的,多余的电量没有转换成化学能储存起来,而是发热,电解水,消耗掉了,这样的充入容量,显然不是是电池的容量。然后,又有一个问题,那就是放电效率,这个又牵涉到放电深度,我们不可能吧一个电池的电量全部放出,深度放电,并不会对铅酸电池造成不可逆的致命伤害,但是对于锂离子电池,是不允许这么做的,过度放电,会造成晶格坍塌,会对电池造成不可逆的损害,所以,锂电需要保护板来控制充放电深度。铅酸,镍铬,镍氢等二次电池,都不需要这样的额外保护。
据我知道的,铅酸电池的最高充电率小于80%,放电率小于85%,也就是说,最理想的电池,最优化的充放电方式,对于铅酸电池,充电1kwh,能放出0.7kwh。所以,不能用充入电量标称电池的容量------就是电池的荷电能力。
对于锂电池,标准充电方式下,充电效率96%,放电效率98%,实际充入1kwh的电量,放出的电量0.94kwh。大概就是这样了。所以,也不采用充入容量标识电池容量。
虚标除外,那是道德范畴,和技术无关,咱讨论不了。
|
评分
-
1
查看全部评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