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石收音机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全低频管收音机分析及实验III--外差四管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9-11-24 15:16:06 | 显示全部楼层
再次欢迎“longshort”朋友参与。
你的这个更正肯定没错。
由于早年玩对讲机,那个发射功放管基极直流接地,好像叫丙类,就延续了该叫法。该基极也是引入了振荡信号,导通角不足18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11-24 16:22:3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楼上两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11-24 22:53:1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宝刀未老,现在还在试验低频管,可谓老骥伏枥,壮心不已,佩服。半频振荡激励时,混频管工作在乙类或丙类状态,这个搭配,就像潘金莲和武大郎堪称绝配。如45#言,这是一个开关混频器。假如本振频率是500kHz,经过混频管半波整流后,输出的整流波形近似一个1000kHz的″矩形波″,接收电台信号和这个″矩形波″相乘,就是混频输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11-25 07:36:29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楼上朋友参与和解惑。不管它叫什么吧,还是向各位学习长进了。可惜我没有什么工具,制作的样机也就是唱响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11-25 08:30:2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理解为何半波整流能出1000。俺理解是本振二次谐波参与混频,不知对不对。本振需要较大电流。否则混频输出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11-25 08:47:28 | 显示全部楼层
        用低频管来完成高频管的任务,不仅难度大,也是科技尖端了,你是没有困难创造困难也要上,体验痛并快乐着的感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11-25 09:03:01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二位朋友参与。
50#问题回答不上来,书本介绍本振电压越大混频越好,但200mV为限。
51#:你这是60年代的口号,恰巧也是低频管的年代。我们就是要,有困难要上,没有困难创造困难也要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11-25 09:22:15 | 显示全部楼层
greenqueen-cc 发表于 2019-11-25 09:03
谢谢二位朋友参与。
50#问题回答不上来,书本介绍本振电压越大混频越好,但200mV为限。
51#:你这是60年 ...

本振电压并非越大越好,而是和混频管的偏置状态有关。传统的锗管设计中混频管射极电阻上的直流电压在(0.25~0.3)V左右,0.2V左右的本振信号电压可以控制混频管的工作电流在几微安到几百微安之内摆动,这个范围跨越了小信号晶体管在低电流偏置下的绝大部分非线性段,混频产物可以最大限度地产生(所谓的混频效率)。若混频管的射极电阻上的压降为0.15V左右的话,混频所需要的本振电压就要降到(0.08~0.1)V左右,以保持混频管不会进入截止状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11-25 10:18:4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ym78321 发表于 2019-11-25 08:30
不理解为何半波整流能出1000。俺理解是本振二次谐波参与混频,不知对不对。本振需要较大电流。否则混频输出 ...

50Hz交流电半波整流后的波形,除了基波50Hz,产生二次谐波100Hz,它是主要的谐波分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11-25 23:25:50 | 显示全部楼层
佩服楼主,有理论有实践。
要是能发表在60年代的《无线电》上,估计会得到全国无线电爱好者的顶礼膜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11-26 07:14:01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各位朋友参与,怀旧就是人老了,所谓老顽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11-26 11:11:21 | 显示全部楼层
最新实验结果报道:
如果三极管全部使用3AX31A: Iceo大于1mA,β=30,中放指数未测量。我实在没管了,这已经是扔弃管子边缘了。
本振半频
其它条件不变,本电路白天扬声器蚊子叫,或者耳机正常听,本振高端临界振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11-26 11:26:0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greenqueen-cc 发表于 2019-11-26 11:11
最新实验结果报道:
如果三极管全部使用3AX31A: Iceo大于1mA,β=30,中放指数未测量。我实在没管了,这 ...

我看这电路,来复部分很有特色,第一次见的两级来复,能否介绍下该电路的重点与难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11-26 11:34:17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楼上老朋友多次关注。
难点或者需要提醒二点。
1.管子一定要测试,心中有数。
2.第二来复偏流要根据各自情况灵活掌握,声音如遇阻塞有二种情况,输出变阻抗高会阻塞,偏流太小也会阻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11-26 11:49:35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牧羊人的收音机”鼓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矿石收音机 ( 蒙ICP备05000029号-1 )

蒙公网安备 15040402000005号

GMT+8, 2025-5-3 05:41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