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石收音机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6733|回复: 92

关于音响DIY的误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2-17 21:53: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下面是是无线电老前辈,音响专家-唐道济先生有关一书的开场白:

打破音响神话倡导科学发烧
      音响把音乐带给大家,提供精神食粮,但为了组建一套自己的音响系统,追求更高的境界,在诸多问题上常会有烦恼,为了正本清源,建立正确的科学发烧观十分重要。

      音响界长期流传不少说法,不仅误导爱好者,甚至影响一些专业工作者。更有一些玄而又玄的论点,使不少不熟悉音响技术的爱好者深陷其中,去寻找那种虚幻的效果,浪费金钱和精力。这在商业气氛浓重的某些音响刊物中发挥得淋漓尽致,出神入化,一再传布重复,那些虚无的说辞似乎成了“真理”。爱好者绝大多数并无电子、电声技术基础,对那些似是而非,玩弄概念的说法缺少分辨能力,加上心理暗示效应,一步步地就使不少人深信不疑,于是乎音响界伪科学泛滥,这不能不说是发烧界的一种悲哀。
    一,越老越好。电子产品并非古董,越老越好实在是误会,何况几十年前的材料和技术水准,远非今日可比,老元件之性能绝不会比现在的好。例如,几十年前的油浸纸介电容器,其有机介质——纸会老化、绝缘会降低,年代久运的铝电解电容器,其铝箔极片会腐蚀、电解液会干涸,那些古董级的元件即使现在还能使用,其寿命和性能也实在难有保证。当然有些老式电客器(如 Vitaman O油浸电容器)有较多声染,中频音色相当不错,会取悦某些人,但分析力差而缺少细节,更难以取得平衡的声音,老式碳质电阻(如AB电阻)声音虽较温暖,但噪声较大。排除心理因素,除非现在生产的产品质量不佳或是使用不当,是不会输给老元件的。
     至于所调“补品元件”,它们都有较强个性,突出某秒合色而取悦听觉.但会影响声音的平衡感。例如,价格昂贵的无感精密块金属膜电阻(如CADDOCK“加当块”金属膜电阻)被奉为音响中的最高级别电阻,事实它并不适合使用在音响设备中,细节虽多但声音亮且冷,客观讲所谓采用补重料元件云云,都是商业宣传而已,如若用了补品元件就能出好声,岂不是满世界都是好音响了,世界上只有最合适的元件,不存在最好的元件,更不是越贵越好。音响设备用不同元件音色会有改变,但其变化有正面及负面,并非有变化就好,要有正确的听音感评说。
    二、多极管不及三极管。五极管、集射管比三极管音质差的说法,流传极广,主要根据是多极电子管的非线性失真较大、内阻较高。事实上现代声频放大技术随着负反馈技术的进步,多极管功率放大有了超线性、多重负反馈等方式,使多极管的缺点得以克服,而且增益高、效率高、功率大、驱动
易更是三极管所难以企及的。只要合理设计,三极电子管和多极电子管的音色虽有不同,但绝非是好与坏的不同。电子管声音的好坏并不取决于其电极的多少,通常多极电子管的泛音表现更是好过三极电子管,这种情况在小信号的电压放大中同样存在。在选用器件时切忌孤立地看问题,要全面整体思考,否则容易片面理解,得出与事实相违的结论。
      在三极管比多极管声音好的思维下,加上商业需要,一种可转换三极接法和多极接法的电子管功率放大器应运而生。功率电子管作输出放大时都有个最佳负载阻抗值,失真较小而输出较大。而多极管的最佳负载阻抗三极接法的最佳负载阻抗值间相差较大,例如KT88超线性推挽的屏至屏最佳负载阻抗为6k(500V,50W),三极接法推挽时为4kq(485V,31W),若用同一输出变压器,势必难以兼顾,多极接法负載阻抗偏低会使输出降低失真增大,三极接法负载阻抗偏高会使输出降低、失真减小,只能选弊端较小的多极接法的阳抗值,牺牲三极接法时的部分输出功率。可见这种设计并
不理想,仅可选择两种不同音色,再无长处可言。
    三、推挽不如单端。单端功率放大的不对称性有较多偶次谐波,有种独特的音色,受到一些爱好者的热爱和推崇。推挽功率放大由于偶次谐波相互抵消,就有不同的声音表现,音色上与单端功率放大有所不同,但这种不同同样不是声音好坏的区分,只要合理设计兩者难分高下。鉴于单端功率放大
的效率低,输出变压器成本高,难以得到大的功率输出,更由于动态小,在应用上受一定局限,与音箱的适配能力也差,由于推挽功率放大的效率较高,易于取得大的功率输出,理应优先考虑。英国人就很少有人使用单端功率放大器。至于大功率放大器声音较粗糙,应该是其质量不高的表现。所以把单
端功率放大加以神化,认为非单端不可的观点,未免有些偏额武断。
     四、电子管整流。电子管整流才能出好声音,是一种流传很广的观点,认为采用半导体二极管整流音质一准不好。半导体二极管整流对高频音色的不利影响,事实并非整流管之过,而是设计方面的原因造成。相反高真空整流二极管整流,真空整流管的内阻大,管压降大,对放大器的电压稳定度和响应速度等都有极大的不利影响,会造成放大器反应速度慢和冲击力不足。
       还流传“大水塘”滤波电容器一说,认为电容量越大越好,可滤波电容器电容量过大,不仅对整流管提出高要求,还会影响声音的活泼感,使声音呆滞,滤波电容器的电容量事实上要适度才好。类似的问题也出现在耩合电容器的电容量上,大容量的耦合电容器表面看好像有些好处,但过大会严重影响瞬态响应的速率。对元器件的选用,利弊取舍,不可简单化,合理与适度十分重要,要全画考虑不能片面追求,所谓过犹不及。
     五、无负反馈。否定负反馈,鼓吹无负反馈( Non Negative Feed Back),至今尚有人在,事实上20世纪80年代学术界早有定论,可说没有负反馈就没有高保真。有些号称无反馈放大器实际也并非真正没有负反馈,它还是采用了局部负反馈,仅仅没有大环跻反馈而已,所谓无反馈纯属宣传,哗众取宠而已。
      对于电子管放大器,输出功率管的屏极内阻大,唯有施加负反馈才能减小改善阳尼系数。无反馈多极功率管放大器的阳尼系数均小于0.15,对扬声器的电气阻尼远远不够,没有负反馈也不可能有0.1%--1%的非线性失真度,最好的无反馈三极管单端功率放大器阻尼系数也只能做到4,非线性失真5%左右,仍远低于高保真的最低要求。多极管功率放大器加以适当的负反馈,阻尼系数轻易就可达到10以上,非线性失真小于0.5%,使用负反馈也并不像有些入担心的那样,会使放大器的转换速率变慢。当然,负反馈使用不当确有害处,关键在于方法,不在负反馈本身。
     六、历史名机。迷信名机电路是另一种流行时尚,不过几十年前名噪一时的名机,限于当时的技术水准,以及扬声器和信号源等性能,有些电路设计在今天看来并非十分合理,也难满足现代听音的要求。不少媒体对历史上的名机,有着大量过度的评价,十二分的炒作,几乎达到绝对神化地步,大多出于商业目的等因素,鉴于爱好者大多不懂技术,就产生一些并不实际存在的性能期望,进而迷信其电路,事实能得到的效果与宣传所称总相去甚远,使不少音响爱好者尝了苦果。
      声频放大器的好坏与否,并不是单凭其电路设计,电路本身并没有魔法可以保证其特性指标,关键在于电路设计中出现问题的解决方法,不同的解决方法各有优缺点,这就是同一电路,不同人制作会出现不同声音表现的缘由。不要盲目迷信电路,包括名机电路,电路固然重要,仅是一方面,除了电路组成合理外,整机的质量和性能还与元器件的选取、制作的工艺以及正确调试有着极大关系。盲目仿制常会使你花大笔金钱,换来个大失所望,还怀疑自己的制作水平。20世纪50~60年代的那些放大器普遍存在高频延伸不足,分析力欠佳,过于突出中频和有太多染色等不足,所以对历史名机要有正确的认识,方能不走弯路,世上没有绝对的好电路,只有设计合理的电路。





评分

6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9-2-19 09:39:5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白居不易 于 2019-2-19 10:02 编辑

司马迁:“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DIY的乐趣在于享受自娱自乐的过程,丰俭由己。任何事情一旦与利益挂钩就会变味儿。列宁说过:“在市场上叫嚷最厉害的人,往往是想把最坏的产品推销出去”。为了赚稿费所谓的专家可以昧着良心说话,有钱人特别是暴发户任由无良奸商宰割,还四处炫耀。 《胆艺轩》几乎成为商家和玄学家的地盘(本人好长时间不去了),一旦披露真相必然会动了商家的奶酪,他不跟你拼命才怪,如今矿坛已经逐渐嗅出一些铜臭味儿,希望不要步《胆艺轩》后尘。随便拍砖,等凑够了数就去盖别墅,过归隐的生活。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2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2-26 11:58:03 | 显示全部楼层
杭州陈玉 发表于 2019-2-20 08:39
陈老师,我有2个疑问:1  就是您老做电子管收音机,按道理电子管体积大,耗电多,为什么您还坚持做啊?是 ...

老陈新好!我有几天没来矿坛了,回复稍迟,对不起!
      关于您老提的几个问题,我解答如下,如有不妥,敬请谅解!
      一是我坚持做电子管接收机,纯粹是出于玩乐的目的,更是出于对电子管这种过时技术不忘的情怀,所以就没有太多考虑体积啊耗电啊什么的必要。因为,对于DIY来说,这些问题不仅不影响DIY乐趣的营造,有时反而是更方便于DIY,你我何乐不为呢?
      二是你说电子管的音质问题,不好意思,在这里我就不再赘述,因为,这是一个老问题,讨论已经足够多了。而高放和中放影不影响音质的问题,我的回答是肯定的。因为高频接收混频性能好与坏,都会直接影响中频信号的质量,如幅度、噪声、抖动等。而中频通道,它不仅是接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可或缺,而且它还直接决定其信号通道的增益与带宽,如果很好地解决好这对矛盾,那这个中放一定是个好中放,它对信号接收的灵敏度、选择性以及解调的音频动态,就可以充分地得以保障,音质自然就好了。所有这些,我们却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通过DIY构建不同电路形式得以实现。
      另外,关于“床头宝”,因鄙人没有太多的空闲时间,组织套件似乎有困难,对不起了。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2-26 12:50:51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是这边的风气好,技术功底扎实,自娱自乐。除了胆艺轩,隔壁坛我也不爱去了。不是一些小白在问这个牛用在某功放上怎样或某运放怎样等就是售卖烧件的枪文。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2-21 14:54:34 | 显示全部楼层
坦诚对待自己的所学所知,不在学识不及自己的人面前狂妄自大,也不超出能力范围滥竽充数,与其说是一种谦逊,毋宁说是一种智慧。孔子早在2000多年前就告诫弟子,“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诗人们也会赞美,“谦虚是最高的美德”。可以说,一个人只有不矜不伐、不骄不躁,学品才靠得住,人品才立得稳。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2-17 21:57:05 | 显示全部楼层
版主换了个差速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2-17 22:01:2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是换了个头像--差速器。但是我这里还是一直显示以前固定矿石的头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2-17 22:08:41 | 显示全部楼层

两个浏览器头像不一样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2-17 22:17:3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还好没有提“线材”无用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2-17 22:24:29 | 显示全部楼层
DAVID1668 发表于 2019-2-17 22:17
还好没有提“线材”无用论!

因为电子管放大器对线材要求比较宽松,故此作者没有涉及。至于晶体管机另当别论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2-17 22:37:2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认真拜读了于老师的帖子,不谈收获多大,至少对纠正自己的错误观念很有好处。打破了一些误区。谢谢于老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2-17 22:47:3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海旺兄新年好!一打开矿坛,您发的帖子即刻映入我的眼帘,虽用手机浏览 ,屏小损眼,但鄙人还是一口气看完,文章写得太好了,其中的观点我都十分赞同,很好地纠正了音响发烧界 ,那些一烧就过界的现象,以正视听。在此,我要向文章的作者表示敬意,也对海旺兄的转载表示感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2-17 23:02:4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篇文章只能说比较适合入门级的DIY SIR看,老鸟看到这些极“”左“”的观点估计不屑一顾,譬如:电子产品并非古董,越老越好实在是误会,何况几十年前的材料和技术水准,远非今日可比……——一先不说西电300B、德根EL156(估计唐老先生也不一定玩过),单单是老式开盘机、现正复兴的黑胶唱片的忠实粉丝估计大多不认同上述观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2-17 23:38:5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篇文章我最有体会.音响圈里朋友/商店的音响卖家/自己也实践了.说难听点一套低档功放配件,靠"战神"电容偶合去改天换地再加好的工艺,出好声音那是鬼扯的整体材料搭配合适/好的电路图/调整得当,那才是好音质.靠线材/AB电阻/老电子管/西电线搞的,能听出水力/核电/火电/疯电  除了炒作零件的商家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2-18 00:57:08 | 显示全部楼层
见过一个发烧帖子用示波器测普通整流管与快恢复二极管的波形差异,一看就是外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2-18 07:41:06 | 显示全部楼层
老于这是在这里说换成XX轩你这样说砖头都可以砌长城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2-18 08:03:3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2-18 08:48:33 | 显示全部楼层
有必要简略介绍一下唐老。至于唐老是否玩过300B(文中并没否定音响专业户)就不得而知了。
http://wx.sina.com.cn/news/wxnew ... ycnpiu9253410.shtml
唐.jpg 唐2.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2-18 09:26:59 | 显示全部楼层
    科学的东西,一定是能给出具体的实测数据的,并且可重复检测,重复验证的,诸如频响、失真度、均衡度等 等。
    玄学的东西,有很多是夸大其词,例如线材对音频的影响,确实是有区别的,这个区别有多大呢?小于百万分之一,就是你夸大一万倍,那点微乎其微的差别,还远远小于现代最精密的测量仪器自身的测量误差。如果有人说他的耳朵比最灵敏的仪器都好,能听出区别,反正我是不信这个邪的,只能骗骗那些在傻A与傻C之间徘徊的人……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矿石收音机 ( 蒙ICP备05000029号-1 )

蒙公网安备 15040402000005号

GMT+8, 2025-5-5 16:23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