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7-9-18 00:57:05
|
显示全部楼层
最后说说装置和调试问题。
为了照顾结构,便于使用,就让音量电位器和可变处于同一侧,这样的话音量电位器距离1B2就比较远了,这有点尴尬,因为音频连接线处理不好很容易自激,毕竟这根线穿过了两级中放和一级变频管,难说感应上什么干扰之类的。对此我的处理方法是比较简单粗暴的,因为底盘比机壳内部要略窄一些,底盘35毫米宽,机壳厚度为40毫米,这样一来后边还是有那么一丝的距离,于是我就用自粘铝箔把这三根线粘到底盘上,这样就完美的解决了这个问题。
调试工作有了一点小插曲,在装置的时候,本振联的垫整电容器开始采用了290P,这个数值是我从国产收音机电路图集看的。大约在270P-300P之间,然而不知道哪里出了差错,可能是本振线圈或者接线的分布电容有些大,结果发现无论怎么调补偿电容,高端也不能满足覆盖要求,低端到是很容易覆盖到525KHZ,那么根据原理分析,可变的高端由于容量过大,造成了可变的覆盖系数不足,基于此,那就放大可变低端等效容量。具体就是把垫整换的大一些,我用了330P,装入后发现去掉微调电容器,高端的覆盖恰好在1610左右,问题解决了,此外又缠了一个天线线圈,根据从《晶体管收音机和高保真放大》一书查找的数据,天线线圈的匝数约为56匝。经过以上调整基本满足要求,再进行对中频,参差调谐,调整覆盖,统调跟踪以后就可以完美接收电台了。由于中周槽路元件选用和制作都比较讲究,效果是相当不错的,突出特点就是灵敏度高。
有时间给大家奉上试听视频。
关于改进,实际上我没有买电池,因此暂时也只能使用自制的逆变器和蓄电池。说是便携,还不能真正的拿起来,做的逆变器说是无干扰,但也不能放进机器里边,输出变压器的漏感和线路里的电流总能产生一些磁场或者电场感应进入收音机,用示波器观察了谐波也不强,但是收音机灵敏度在这,总是能吸收一些干扰。所以电源逆变器进一步缩小体积和做好屏蔽的问题仍需努力,至少不能产生磁场泄露。
以后再制作的时候可以设计一个简易刻度盘,可变也没必要拘泥于使用空气双联,因为这种小型空气双联是线性的,但是电容线性变化频率就不是这样了,所以低端比较开阔,高端电台拥挤,比较尴尬。
最好是采用270P塑封双联,这是比较理想的选择,因为这种双联是对数型的,所以调台就友好多了,而且花片是提前调节好的,不成问题。免调节,寿命也是比较长的,可以使用相当的时间。
总之这个机器是个试制品,以便想一边摸索,总算做出来了。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