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是一个无线电业余爱好者,没有学过专业的理论。入坛以来,对直放机心有独钟,翻遍了全坛所有直放机的帖子,自己瞎琢磨整合了一个场效应管+TA7642+TDA2822的线路,经试装,自己感觉比较满意。
整合的原则从三方面入手,灵敏度、选择性、自动AGC。高放级采用场效应管,利用其高输入阻抗和低噪音,增加天线回路的Q值以改善选择性和灵敏度。试制过场效应管高放的四管机,选择性尚可,但强台还是有覆盖相邻弱台的现象,于是在场效应管输出处增加了一级调谐回路形成双调谐。经试验选择性有很大提高。第二级采用TA7642,主要是考虑此集成块增益高,输入阻抗大,有AGC控制。这样的增益可以减少对前级的要求,所以天线回路采用了初次级的绕法,次级圈数较少,以利进一步提高选择性和抗干扰能力。高的输入阻抗也可以提高第二级调谐的Q值,AGC作用可以避免强弱台音量的悬殊,实际效果也是很明显,强弱台的音量大小比较均匀。TA7642输出采用了滤波电路,对稳定工作,避免自激有很明显的作用。由于7642本身输出电平并不高,有增加了滤波电路。所以又增加了一级电压放大,实际音量已经很大,失真并不大。
前级采用了TL431作为稳压,稳定电压2.5V,电路简单电压稳定。TA7642的反馈电阻没有增大,主要是考虑保持他的灵敏度和AGC作用,本人认为此电阻增大后会降低它的总增益和减弱AGC作用。3脚接电源的电阻先电位器接,调节到不自激又不至于音量减少很多,实际试验在5.1K左右,此时3脚电压在无台时约1.2V,有强台时约0.9V,我认为是AGC起控了。整机不设再生以提高稳定性,前端预留了“Q值倍增电路”的接口,有空搭个Q倍增线路接入看能不能进一步增加灵敏度和选择性。
正好有个宝石花706的机壳,用CAD画了个PCB,装上调试好,灵敏度和选择性可以与超外差7管机媲美,但音质要好得多。由于此机壳不大,喇叭比较小,限制了高音质的发挥。
由于我也是手电筒的爱好者,手头有很多18650的锂离子电池正好用上,电池增加了一块充电板,自带3V低电压截止保护,宝上买的成品板,很方便。
本人只是一个爱好者,没多少理论知识,只是瞎琢磨的拼凑,请前辈们看看,有哪里需要改进的。常规数据都标在原理图上。见下图:
原理图
机壳
内部
预留的Q倍增接口
TDA2822M
电池充电和保护
补充内容 (2017-2-17 11:24):
关于那个“Q值倍增电路”,用小板做了个加入,先不接小板电源,由于接入电容对天线调谐系统频率有影响,在接通电源前先统调好,然后接通电源,调电位器至临界状态。
没有发生意想不到的效果,似乎没有大的改变,选择性和灵敏度与接入前没有大的变化,音质反而变差,反复调整,没有大的改观。又拆除了。
我认为,对于直放机,这个线路由于采用了场效应管前级,又加了双调谐和7642,把整机的灵敏度和选择性都挖掘出来了,再怎么加别的增强线路,发生的改变也不会很大,至少不会发生明显的变化。也许就像体育比赛一样,达到一定的极限,做出很大的努力也许只能得到一点点的提高了。 |
评分
-
25
查看全部评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