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石收音机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ppt44

sony组合音响里面带静电高音的音箱怎么样?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2-7 00:57:2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ILXTF 于 2017-2-7 01:04 编辑
ppt44 发表于 2017-2-7 00:47
其实我的题目只是想问,这种音箱是不是比回收站里常见的组合音响音箱高端很多,因为看起来貌高端。


从价格上来讲,高端非常多......


说到障板..........如果不会设计音箱的话,这个貌似挺方便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2-7 01:11:13 | 显示全部楼层
ILXTF 发表于 2017-2-7 00:57
从价格上来讲,高端非常多......

倒相箱只要不是差得太离谱也都可以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2-7 01:22:39 | 显示全部楼层
ppt44 发表于 2017-2-7 01:11
倒相箱只要不是差得太离谱也都可以的。

音响设备太贵了,买单元都得花上几百大元,我想还是随便买个2百多媒体音箱听算了,连功放都省了,哈。 表示毫无追求的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2-7 01:35:5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AudioCAT 于 2017-2-7 01:46 编辑
y.qfans 发表于 2017-2-6 21:31
我说一点碎片,看个人悟性吧。现代科学在录音理论和还音理论上都已经走到瓶颈期了,要往前挪一步都难如 ...


抛开人类听觉去谈理想的录音与还原这本身就有问题,会让思维陷入死胡同的。人就是人,人的听觉就那样了,站在这个角度看立体声拾取和还原是没有错的,尽管还不完美。如果觉得双音箱还原有问题,那么用耳机呢?显然是对的,如果深究还有问题,那拾音改成仿真头就可以了。如果说用耳机听仿真头录音也是不完美的,那就没办法了,毕竟声源就在双耳边,这与实际是不符的,还有耳机把耳廓压扁,已经不是人类自然感知声音的状态,主要是耳廓复杂结构的反射状况不同了,这是对于用户来说是极端的去看问题。把耳机还音方式过渡到音箱重放,虽然有问题但也不错了,毕竟现实问题眼前是解决不了的,人耳是可以感知全方位声音的,包括高度信息,虽然现实只能有限还原水平声场,那也足以令人愉快。
我们听音乐,要的是一种感受,为了这种感受,还音设备首先要高保真,当保真度到一定程度,这里指频响失真等达到一定程度,就不能再继续追求极端的保真,一个是目前做不到了,另一个是在超越人耳听觉极限的更保真方向努力,还不如努力如何使人感到更愉悦来得实在。我们应该知道在无响室听音乐会更接近真实,因为无响室里没有房间残响等日常房间的声学缺陷,保真度更高是毫无疑问的,但是非录音和声学工作者到消声室里普遍接受不了,那种无混响的环境,对于普通人来说,普遍感觉声音怪怪的,好多人都说进来像耳朵突然聋了一样,交谈吃力,听自己的声音都不对,那种声音的改变,是孤独加恐惧的感觉。之所以这样,是因为消声室是人造的,并不是大自然存在的。人生在大自然,已经习惯并深深接受自然的声音,这里主要指人类生存环境如房间自然混响和空旷室外特有的自然回响与山谷回音等,这些都是在人不知情的情况下从小到大逐渐写入记忆中,颠覆人从自然中累积的声音记忆注定会让人不适,如一个人进入洞穴或溶洞,那种独特的回声令人恐惧,同样,进入死寂一般的人造消声室也会使人陌生,而消声室内声音却是最真实的。这就是说我们不能无限制的追求真实,我们需要符合人习惯的自然声音环境,声音重放自然也是这样,认真设计自己的听音环境,重放设备具有独特讨好人的响应曲线,人为创造更令人愉悦的自然残响,给人阳光好心情,这些是享受者追求的。无论偶极还是双极还音方式是否合理,那种空间感让人更愿意听却是真实的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2-7 07:4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y.qfans 于 2017-2-7 13:09 编辑
AudioCAT 发表于 2017-2-7 01:35
抛开人类听觉去谈理想的录音与还原这本身就有问题,会让思维陷入死胡同的。人就是人,人的听觉就那样了 ...


我从不反对以人为本 。我只想说明一点,科技做到做不到是另一回事,都不妨碍思维的延伸。如果没有对立体声做过一个长期、深入的思考,是不可能对声音的本质做到内外通达的,面对不同类型的还音方式就会沉湎于就事论事的层面而无法进一步从更高的角度去评定。
抛开人类的听觉特性去谈声音,真的失去全部意义了吗?先别急着下结论,考虑个几年以后再说。我自己长期思考后的感受是,这些看似“务虚”的思考,只要持续下去,反而对指导更好的重播立体声更有参考价值。 那么几年以后,你会有什麽发现呢?不如十年后再来答这个问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2-7 12:39:29 | 显示全部楼层
ILXTF 发表于 2017-2-7 01:22
音响设备太贵了,买单元都得花上几百大元,我想还是随便买个2百多媒体音箱听算了,连功放都省了,哈。:sl ...

基于这个普通动圈单元都已经几百一套的现状,我果断的来了一对这个静电高音音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2-7 12:58:43 | 显示全部楼层
ppt44 发表于 2017-2-7 12:39
基于这个普通动圈单元都已经几百一套的现状,我果断的来了一对这个静电高音音箱

来个图分享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2-7 13:04:11 | 显示全部楼层
y.qfans 发表于 2017-2-7 07:43
我从不反对以人为本 。我只想说明一点,科技做到做不到是另一回事,都不妨碍思维的延伸。如果 ...



十年,拾取与重放方式难有实质性突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2-7 13:23:5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y.qfans 于 2017-2-7 13:38 编辑
AudioCAT 发表于 2017-2-7 13:04
十年,拾取与重放方式难有实质性突破


就拿你提到的消声室来说吧,你是否有过长期在消声室里听音乐的经验呢。我见过个别有不适感的人,绝大部分人在消声室内还是很享受的,这点恐怕出乎很多人的想象。再提混响时间这个知识点,真的吃透了吗,在消声室内自己发出声音跟听唱片里的声音完全是两个概念,你并没有发觉这两者之间的边界。唱片里已经有录音空间的声学信息了,播放时候还要再添加回放空间的声学信息?提出这样的观念需要拿出理论来。而这个理论在声学里并不存在。

兄台,十年里确实不会有什么大的变化,但对于提高自己对立体声的理解深度一定会是一个大的门槛式的进步,现在很多人的观念,都架不住在这样的思维层面去看,发烧友在观念层面从未重视过,在涉及到建声与立体声之间的深层次互动关系方面,绝大部分发烧友的每句话去深究下去,都会发现他在观念层面几乎都是漏洞百出、千疮百孔的景象,所讨论问题的很重要的边界问题一再被无意识模糊,而且根本没意识到模糊的后果是什么....

附带一个传送门:http://www.crystalradio.cn/thread-902433-1-1.html 这是制作环保消声室一年后的总结贴,就一些问题我做了稍微深入的跟贴讲述。

http://www.crystalradio.cn/thread-930115-2-1.html 这是我跟帖发言比较多的一个帖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2-7 13:38:49 | 显示全部楼层
y.qfans 发表于 2017-2-7 13:23
就拿你提到的消声室来说吧,你是否有过长期在消声室里听音乐的经验呢。我见过个别有不适感的人,绝大部 ...


算是经常在消声室里听吧,工作原因,比较适应那种环境,虽然是不正规的半消声室,区别还是非常大,一句话,真实。这好理解,与用耳机一样道理,耳机也没有环境声学问题,没谁说过用耳机声音就干不好听,因为录音中都包含混响等音效处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2-7 13:42:3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y.qfans 于 2017-2-7 13:48 编辑
AudioCAT 发表于 2017-2-7 13:38
算是经常在消声室里听吧,工作原因,比较适应那种环境,虽然是不正规的半消声室,区别还是非常大,一句 ...


我接待过来听的人也大约有百人左右了,有不适感的只有两个  

人们的对舆论的心理 对一百个人中那98个人的顺畅体验不着笔墨,对那2个人是如何不舒服的特别强调   

只有当事人才能真正体会那两个人的体验报告的影响是如何盖过那正常的98个人的     人啊    呵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2-7 13:44:06 | 显示全部楼层
但是密闭式耳机,彻底与外界隔离,长时间听还是会有孤独感。
适合长时间聆听的耳机,还是开放或半开放式的,多少也要进来点环境音才使人感觉正常,最具代表性的耳机,AKG K34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2-7 14:05:54 | 显示全部楼层
AudioCAT 发表于 2017-2-7 13:44
但是密闭式耳机,彻底与外界隔离,长时间听还是会有孤独感。
适合长时间聆听的耳机,还是开放或半开放式的 ...


曾经我说过一句话:矿坛的务实风格值得欣慰。不过也有些问题,确实是初烧、中烧甚至绝大部分老烧也不可能深入体会的。这些可能无关银子多寡,甚至无关见识多寡,而在乎宽广的心境和深刻的思辨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2-7 16:34:19 | 显示全部楼层
joy_peacock 发表于 2017-2-7 12:58
来个图分享一下!

没到手呢。到手再发感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2-7 16:51:24 | 显示全部楼层
ppt44 发表于 2017-2-7 16:34
没到手呢。到手再发感想。

有钱仔,有没有手上买了对你没用但是对我们有用的单元放送下。  顺带的,你拥有那么多单元测到的频响也顺便分享下给大家参考下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矿石收音机 ( 蒙ICP备05000029号-1 )

蒙公网安备 15040402000005号

GMT+8, 2025-5-3 07:17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