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石收音机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3461|回复: 59

sony组合音响里面带静电高音的音箱怎么样?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2-5 22:39: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听猫老师说,静电音箱都是高成本货,现在很多这种组合音箱,什么MHC-P100X啊,这种音箱效果怎么样?谁了解?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7-2-6 21:31:2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y.qfans 于 2017-2-6 21:55 编辑
AudioCAT 发表于 2017-2-6 13:04
这种音箱要听就听那种大屏风,屏风负责200Hz以上宽广频段,听过大屏风就知道现在玩障板应该追求的是什么了 ...


我说一点碎片,看个人悟性吧。现代科学在录音理论和还音理论上都已经走到瓶颈期了,要往前挪一步都难如登天。本质上,是因为“立体声效应”仅符合人耳生物学特性。录音从理论上就没有过“还原现场”能力,只有人耳才需要依靠两个发声体组成“立体声”来还原一个发声阵列。而这种“还原”方式很明显与现场不符。 以最严苛的古典录音技术来分析,使用两只全指向话筒来收声,依靠频率差相位差响度差来为人耳“拟音”,后期使用立体声喇叭还音,偶极单元并没有做到全指向单咪的逆过程。反而回放指向越宽,回放现场的反相问题越偏离现场的实际状况。另外多提一点技术层面的东西,现在录制古典只所以使用全指向话筒,其实最重要的还不是看上它的指向优势,而是它对全频段的优秀响应,指向性话筒的低频响应在目前的科技能力上还无法做到全指向那样优秀,尤其是中远场摆咪,指向话筒对中低的丢失更明显,可以问问老录音师了解一下。反相这个概念只在物理上有用, 如果拿掉人类的听觉特性从“非观念性纪录”的角度看,从全指向话筒进入的信号并不存在一个有意义的“反相”的概念。在一方面是理论极限,一方面是制造极限,这样两路夹击的状况下,使用全指向录音配合单指向喇叭单元做立体声回放,反而是目前人类能做到的最佳(再次强调:不是最符合现场,而是这样组合、妥协后目前能做到的最符合人耳听音特性)的还音方式。一句话,在录音理论和还音理论没有大的突破前,追求高中低的全偶极回放是一个伪概念。包括大灯笼等也是面临同样的声学理论问题。当然屏风的瞬态物理优势还是很明显的,但这只是属于细枝末节的小问题了。不再多解释了,这个问题不是科学问题,是哲学范畴了。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2-5 22:41:25 | 显示全部楼层


就是这种样子的,洋垃圾挺多,价格不低。也不算太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2-6 10:59:30 | 显示全部楼层
没听过这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2-6 13:04:07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种音箱要听就听那种大屏风,屏风负责200Hz以上宽广频段,听过大屏风就知道现在玩障板应该追求的是什么了。
索尼这种组合音响,只有高音是静电,效果与屏风式还是有很大差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2-6 13:09:53 | 显示全部楼层
索尼组合这种虽然有很小的静电高音,多少也能领略一些偶极带来的特有空气感。
二手货看成色吧,重点要关注下面电路部分是否在状态
TB2aXWqcpXXXXccXXXXXXXXXXXX-1136775702.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2-6 17:00:23 | 显示全部楼层
AudioCAT 发表于 2017-2-6 13:09
索尼组合这种虽然有很小的静电高音,多少也能领略一些偶极带来的特有空气感。
二手货看成色吧,重点要关注 ...

大屏风好几万搞不起,准备搬家以后自己做障板。这种小箱嘛,有一点空气感,频响基本平直,失真不大于惠威m200之流就满足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2-6 17:09:05 | 显示全部楼层
是不是就是电弧高音喇叭  击穿空气产生高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2-6 17:13:27 | 显示全部楼层
八兆天空 发表于 2017-2-6 17:09
是不是就是电弧高音喇叭  击穿空气产生高音?

应该是电容式,极板带高压电驱动振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2-6 17:14:2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没听过这种,不过听过大屏风,现场感很好,很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2-6 22:03:50 | 显示全部楼层
AudioCAT 发表于 2017-2-6 13:04
这种音箱要听就听那种大屏风,屏风负责200Hz以上宽广频段,听过大屏风就知道现在玩障板应该追求的是什么了 ...


我举个例子,帮助大家开个思维的口子去思考一下。一个大鼓敲响是点声源(严格说是近乎点声源),必须要两把话筒录音、两只喇叭还音,才能在头脑中建构起一个大鼓的形象。一个点声源发声,两个点声源回放,这是矛盾的,但没有这个矛盾你还就无法定位...... 这就是夹在录音理论和人类听觉生理之间的还音理论困局   

布置一道思考提高题: 如果拿掉人类的听觉特性,以”元声音“来观照,又该如何录音?又该如何改造现有的录音理论?又该如何改造现有的录音器材和回放器材以匹配该理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2-7 00:16:4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ppt44 于 2017-2-7 00:18 编辑
y.qfans 发表于 2017-2-6 22:03
我举个例子,帮助大家开个思维的口子去思考一下。一个大鼓敲响是点声源(严格说是近乎点声源),必须要 ...


我觉得不矛盾,单个发生物是点声源,不代表声波传播到人听的位置时仍然是点。音箱要做的并不是还原发声位置的那个点,而是还原听觉或者是录音位置的一个“体”,具体来说就是声波传播到听觉位置时扰动的空气,那是有质量,有体积的。事实上任何声源从起始附近扰动的空气就是有体积的。如果在听觉位置仍是一个点,那就算现场听你也不可能分辨出位置。因为走到哪里都是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2-7 00:28:2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ppt44 于 2017-2-7 00:37 编辑



以爆炸冲击波为例,明显可以看出大面积的空气压缩,爆炸的起点是一个近似点,但是要还原在爆炸路径上某处的空气压缩状况,即人在此处感到及听到的声音,显然必须还原一个体。如果以还原一个体为目的,那多点声源其实一点也不嫌多。

最佳的还原方式应该是一面墙声源,无数个点,来还原向人冲击过来的这股“空气墙”。而这股空气墙在正面气体压力大时,反面气体压力必然是减小的。反过来也一样,这就说明最佳的还原方式是一堵偶极的“墙声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2-7 00:44:58 | 显示全部楼层
你们已经太高端了。太沉迷于声色犬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2-7 00:47:16 | 显示全部楼层
ILXTF 发表于 2017-2-7 00:44
你们已经太高端了。太沉迷于声色犬马.......

其实我的题目只是想问,这种音箱是不是比回收站里常见的组合音响音箱高端很多,因为看起来貌高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矿石收音机 ( 蒙ICP备05000029号-1 )

蒙公网安备 15040402000005号

GMT+8, 2025-5-3 03:58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