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7-2-3 17:19:2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AudioCAT 于 2017-2-3 17:21 编辑
1、合成的目的,是把近测的数据转换为远场数据并拼接在远场数据的低频段,用于“冒充”远场测量的全频数据,那么相位必须衔接顺滑,必须靠延迟来实现,你根本不用管延迟多少,目标是相位应看似像真实测量所得那样顺滑连续。
2、拼接点的正确选择,在近测有效上限和远测有效下限合理交叠段内选择,为此你要知道远测的可用下限和近测的可用上限。理论上远测最低下限只能到200Hz,近测可用上限500Hz。实际受许多因素影响出入会很大,新手要移动近测数据,使其与远场数据某段完全重合来判断,在重合频段内选取。
3、叠加是模拟两个声源的自然叠加,常用于两单元或导管与单元的叠加。合成是指曲线的拼接,闭箱没有导管,只需拼接曲线。
4、任何单元装入箱体都有障板跌落现象,理论上最大跌落6dB,软件已固定跌落量为6dB,但是从哪里跌落直接由障板尺寸决定,计算的频率是把问题简单化的结果,没有精度可言,是让你了解低频响应没有办法的办法。是否接近实际,显然受两个因素影响,1、转折频率是否准确,2、拼接频率的选择。
其实,仅一个跌落曲线问题,就会使合成结果不那么可靠,因为跌落曲线实际上并不像软件给出的那样简单,所以只要能选择合理的转折频率和拼接频率(需要长期经验),你可以认为合成结果是接近真实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