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22-9-22 23:27:22
|
显示全部楼层
在这个线路中6N2的放大系数虽然为97,但在线的放大倍数只有60,加上R4的本级负反馈以后,放大倍数实际上只有45倍。经常见到有人把6N2的屏极电阻用到100K以内,那放大倍数将会更低。其实三极管的内阻普遍比五级管低很多,6N2的内阻是50K,加上屏极电阻和次一级的栅极电阻都是并联关系,其实际的输出阻抗将会低至30-40K,下一级的输入电容加上密勒电容一起也就在20-30P级别,这样两支管的高频响应的半衰点将在150KHZ以上,所以音频段的频响是不足多虑的。整机的频响完全倚重于输出牛的品质。两个管子的工作点是重新设计的,确保牛前的输出功率在输入0.43VRMS信号电压时能够大于标定的4W,具体在喇叭端能获得多少,也是依赖于输出牛的效率。负反馈的深度也是在计算出两管的实际放大倍数、整机的增益基础上得出的,大约是-8DB的深度,整机的失真度估计基本上能控制在大约2%以内。所以预计该线路适应面比较广,音色将会比较细腻和耐听。
说这么多实际上是想说明,线路的功率、频响和失真度,都是在设计阶段要着重考虑的关键项目,这些是线路好听的重要指标。不是随意搭建和拼凑,弄响就完事儿的。如果具备线路分析的能力,相信也完全从理论上可以对线路进行验证,欢迎交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