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哥土炮
发表于 2023-10-17 10:16:02
海河 发表于 2023-10-15 20:31
稍微超点屏耗其实没事,300B,2A3这类管的限制瓶颈是阴极最大电流。
300B这玩意 阴极最大平均电流就60毫安 ...
这是JJ的300B参数,已经规定了最大屏极电流不超过100MA,我们是不是可以理解为是对阴极的最大电流的规定,屏耗产生的后果是热量积累的造成屏极温度过高,但是阴极电流的过载是瞬时的,会对于阴极的电子发射能力造成影响。
5、在应用中不要使管子的阴极电流超过规定的最大值,否则同样会加速300B管子的老化速度。
牛哥土炮
发表于 2023-10-17 10:39:28
jupeter 发表于 2023-10-14 19:50
300B设计时超屏耗就没啥意思。实际应用中很多电路都是在25-30W屏耗下,个别追求极致的才敢于大胆用到接近35 ...
最近有很多新产品的300B,已经把屏级加大了,最大屏耗同时也增加了,灯丝的电流也加大了一点。如果手头用的是新型的“大号300B”,可以考虑使用稍微高点的屏耗和稍大点的静态屏流。
海河
发表于 2023-10-17 20:16:18
牛哥土炮 发表于 2023-10-17 10:16
这是JJ的300B参数,已经规定了最大屏极电流不超过100MA,我们是不是可以理解为是对阴极的最大电 ...
:lol 您这个我有耳闻,还有曙光的300BC。
这都是改型,加强了。
;P
jupeter
发表于 2023-10-17 20:55:16
问题是别人并没有说是用了加强版的300B,在这瞎猜没鸟用。;P
牛哥土炮
发表于 2025-4-4 07:37:12
本帖最后由 牛哥土炮 于 2025-4-4 07:52 编辑
2年后再看这个帖子,才发现对于某些数据的理解是错误的,为了避免错误流传,特意说明一下。有时间了,要逐条编辑帖子了。
最重大的错误就是在1楼和2楼的截图中,把“电源输入功率”和“屏耗”搞混了,正确的理解应该是:“屏耗”=电源输入功率-输出功率。
从不停留
发表于 2025-4-4 08:46:16
牛哥土炮 发表于 2025-4-4 07:37
2年后再看这个帖子,才发现对于某些数据的理解是错误的,为了避免错误流传,特意说明一下。有时间了,要逐 ...
给牛哥点个赞,这个气度本坛极少有人能及。
whmks
发表于 2025-4-4 09:24:33
可以说仿真与实测基本一样,都有电流升高现象,打破了直流不变的老概念。另外有个建议,把“电源输入功率”更为“功耗”可能更好,按照规范说法是“功”与“耗”的统称,“功”代表输出功率,“耗”代表损耗,可写成管子功耗。
牛哥土炮
发表于 2025-4-4 09:46:13
从不停留 发表于 2025-4-4 08:46
给牛哥点个赞,这个气度本坛极少有人能及。
在当时的讨论中,已经澄清了单端功放的“电源输入功率”和“管子屏耗”的问题,但是今天仔细看帖子才发现,1楼和2楼的图片上没有更正,而且帖子已经不能编辑了,所以只能在帖子下面给了补充说明。
牛哥土炮
发表于 2025-4-4 09:58:45
whmks 发表于 2025-4-4 09:24
可以说仿真与实测基本一样,都有电流升高现象,打破了直流不变的老概念。另外有个建议,把“电源输 ...
嗯,有关电流升高的问题,以前用便于理解的“滑动”来解释的,我的观点是:因为驱动信号不是理想的正弦波,从您的实测图上已经看出来,驱动信号的正负半周的幅度是不同的,更麻烦的是正负半周的形状也有很大的区别,一个胖,一个瘦,这就造成了实际的信号是一个“含有直流成分的交流信号”。
在A1类单端放大电路中,这个“含有直流成分的交流信号”作为输入信号,会使输出信号也带有“直流成分”。应该就是造成屏极平均电流变化(检测阴极电阻上的电压来换算成电流)的原因。
毕竟不是在写教科书,能便于理解就好。记得不是太清楚了,还有个叫法为:“屏级输入功率”,如果用屏极输入功率-输出功率=屏极损耗,可能更好一些。
ldscool
发表于 2025-4-4 10:25:28
牛哥土炮 发表于 2025-4-4 09:58
嗯,有关电流升高的问题,以前用便于理解的“滑动”来解释的,我的观点是:因为驱动信号不是理想的正 ...
佩服牛哥,勇于给自己过往的发帖标红修正。给牛哥点赞!
五大联赛
发表于 2025-4-4 11:33:45
本帖最后由 五大联赛 于 2025-4-4 13:29 编辑
牛哥土炮 发表于 2025-4-4 07:37
2年后再看这个帖子,才发现对于某些数据的理解是错误的,为了避免错误流传,特意说明一下。有时间了,要逐 ...
为牛哥认识到2年前的错误认知点赞。也就是应该是现在的输出功率越大,屏耗就越小。输出功率与屏耗是反比的
qiuchun63
发表于 2025-4-4 11:52:30
牛哥土炮 发表于 2025-4-4 09:58
嗯,有关电流升高的问题,以前用便于理解的“滑动”来解释的,我的观点是:因为驱动信号不是理想的正 ...
我赞成这个观点。
五大联赛
发表于 2025-4-4 12:32:58
难道耦合电容损坏了,不然怎么会有一个带有直流成份的交流信号呢?
xlf0602
发表于 2025-4-4 13:34:59
五大联赛 发表于 2025-4-4 12:32
难道耦合电容损坏了,不然怎么会有一个带有直流成份的交流信号呢?
恰恰是耦合电容没坏,要是耦合电容能过直流,这直流工作点还“滑动”不起来了呢。
五大联赛
发表于 2025-4-4 13:55:26
本帖最后由 五大联赛 于 2025-4-4 14:24 编辑
xlf0602 发表于 2025-4-4 13:34
恰恰是耦合电容没坏,要是耦合电容能过直流,这直流工作点还“滑动”不起来了呢。
耦合电容没坏,直流那来?,照楼主的观点推动波形上上左右不对称畸变造成的,推动波形是可以调好了再上吗。再说了整机加有大环负反馈,推动波形变差很正常,这个不是带来直流成份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