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感冒 发表于 2025-4-7 20:29:20

你用的是啥仿真 有空我也研究研究一下玩玩:loveliness::P,这软件好入门么?

从不停留 发表于 2025-4-7 22:11:21

热火朝天的讨论,不错。

但我笑而不语。

ldscool 发表于 2025-4-7 22:16:34

xlf0602 发表于 2025-4-7 19:53
A1能到15W,失真更低。直流工作点肯定是会滑动的,这个我还是能判断。如果直流工作点不能滑动,七十几mA ...

提醒一下,A1到不了15W

重感冒 发表于 2025-4-8 11:59:33

建议楼主模拟一下300B推300b,工作状态一致,然后看看,失真完全抵消后的屏流还会不会,随输入信号由小到大,看看是否还有A1中点漂移的问题,此举可以证实,A!的屏流上升是线性失真问题,而非中点漂移。还有一个方法就是用对称信号推动负载阻抗极高的300B的,比如恒利源或者有源负载类,输出线性失真降到极低,看看还有没有A1漂移电流上升的问题(这个在仿真里边非常容易实现)。

小鬼头 发表于 2025-4-8 17:36:40

小鬼头 发表于 2025-4-7 10:50
这回看清楚了。

我第一个回帖,是针对无储能元件时的情形做出分析的。而你这里的分析,确实能揭示出, ...

    这种变压器负载/电感负载的单端A类电路,为什么自身会因为产生波形不对称的失真而带有这种“滑动A类”特性?现在回帖作分析。

    电感电路与电容电路具有“对称性”,下面从两者对比的角度切入来作分析:

    1、电容则是具有两端电压“不能突变”的特性,在短时间内能“稳定住”他自己两端的电压

    ——电感具有令到流过他自己的电流“不能突变”的特性,在短时间内能“稳定住”流过他的电流(所谓镇流作用)。

    2、电阻R与电容C的串联网络,用一个dc电压源V去驱动,电容两端的电压是由零开始、按与自然指数有关的规律慢慢上升的,经过暂态过程后,其电压会最终变为V。暂态过程的时间长短,由R、C参数决定。由电压源V驱动“充满”电之后,他的电压达到V,此时他储存起来的能量是0.5*C*V^2,即电容容量C乘以电压V的平方,再取一半。

    ——并有电阻R的电感L,用一个dc恒流源I去驱动,电感流过的电流是由零开始、按与自然指数有关的规律慢慢上升的,经过暂态过程后,电感流过的电流会变为电流I。暂态过程的时间长短,由L、R参数决定。完成暂态过程,电感流过的电流将达到I,此时他存储的能量为0.5*L*I^2,即电感量L乘以电流I的平方,再取一半。

    从下面的仿真图波形可看出,突然加上一个DC电流后,电感流过的电流变化规律,确实与RC电路的电容电压变化规律相一致。该图展示了上述电感电路、电容电路在中途上电后的电容电压/电感流过电流的变化过程
(图1 上电波形)


   3、用DC电压源V充满电的电容,当撤掉驱动的电压源后(图中是把开关接地线),他会经R放电,他两端的电压也是由V开始、按与自然指数有关的规律慢慢下降,经过暂态过程后,电容两端的电压会降为零。

   ——储存有由I决定的能量的电感,在撤掉驱动的电流源后(图中是断开开关),他会经过与他并联的R“放电”(释放能量),他流过的电流也是由V开始、按与自然指数有关的规律慢慢下降,经过暂态过程后,电感流过的电流会降为零。

    需注意的是,电感流过的电流在在撤掉驱动的电流源后,并不是马上降为零,而是慢慢下降,展示出他能“镇流”的能力。

    下面的仿真图,可看出,突然撤掉驱动源后(示波器波形图中间的光标处起),电感流过的电流变化规律是与电容两端电压的变化规律是一致的。

(图2上电和掉电波形)



    4、现在再研究由脉动的驱动源作间歇性驱动的情形。这里使用方波电压源、方波电流源作仿真,其中的方波驱动周期均远短于电容电路/电感电路的时间常数。

    下面的图中,是电容电路的情形。先贴的是驱动源波形

(图3   驱动源波形)


    下面是上电时的电容两端电压、电流流过电流的波形。从图中可看出,波形都是呈锯齿状慢慢上升。两个波形的包络,是与前面图2上电时的波形相一致的。也即是电路中的RC、LR参数(时间常数)决定了上电后暂态过程的时间长短。之所以呈锯齿状上升,是因为他“充电”期间储存的能量大于失去驱动时间所释放的能量。

    这里的电感电路,参数上使用了10H和100欧姆,大体上与300B电感负载电路(电路中的R主要由300B的屏极输出内阻决定)相近。

    值得注意的是,完成暂态过程后,电容电压、电感流过的电流,他们的最终值不是由驱动源的峰值决定,而是由驱动源的平均值决定。

(图4   电容两端电压、电流流过电流的波形)



    因时间关系,不再仿真上述电路的掉电情形。总体上,他将是遵循前面图2的掉电规律的。

   5、掌握上述规律后,可回到现在的300B单端输出级作分析。

   (1)在输入正玄波信号时,由于300B自身产生了失真,造成流过变压器初级电感的电流波形中,上半周电流幅度比下半周电流幅度大。扣除不失真的部分之后,剩下的“失真”电流是一个仅在正半周出现的脉动电流。

    (2)这里由“失真”产生的脉动电流驱动变压器的初级电感,就类似于图4中用方波驱动的情形。也即是,300B的DC电流将会呈锯齿状的慢慢上升,在完成由L、R决定时间长短的暂态过程(数百mS)后,300B的DC电流最终将比原先的静态DC电流高出一个值,此值就是“失真”电流的平均值。此时300B滑动到新的工作点。

    (3)撤掉输入正玄波信号后,300B的DC电流将由新的工作点的值,经过仍是由L、R决定时间长短的暂态过程(数百mS),才回得至原先的静态DC电流。此为退出滑动工作的过程。      

xlf0602 发表于 2025-4-8 19:30:32

小鬼头 发表于 2025-4-8 17:36
这种变压器负载/电感负载的单端A类电路,为什么自身会因为产生波形不对称的失真而带有这种“滑动A类 ...

谢谢鬼版的详细讲解。

了了无忌 发表于 2025-4-8 19:59:41

前几天抄了CARY 300B的电路图,他的输出功率是15W,经典机型,不是没可能呀
页: 1 2 3 4 5 6 7 8 [9]
查看完整版本: 纸上谈兵,看看300B单端A1类是如何输出15W功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