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lf0602 发表于 2025-4-4 14:29:30

五大联赛 发表于 2025-4-4 13:55
耦合电容没坏,直流那来?,照楼主的观点推动波形上上左右不对称畸变造成的,推动波形是可以调好了再上吗 ...

再说了整机加有大环负反馈,推动波形变差很正常
这个我也赞同。
我是这样理解这个问题的:正是这个“变差”的推动波形,使得推动信号含有直流成分。现在我们假设推动信号含有-10V的直流成分,300B的栅极直流偏压是-94V,如果直流能通过耦合电容的话,那么有推动信号的时候,300B的栅极直流电压叠加推动信号中的直流电压后就应该是-104V。但是正因为直流无法通过耦合电容,300B的栅极电阻会将栅极直流电压拉回到-94V。这样,在有推动信号时,就等效将300B的栅极直流电压提升了+10V。

补充内容 (2025-4-5 17:19):
细细想来,这个说法有问题

牛哥土炮 发表于 2025-4-4 16:29:24

把仿真文件整理一下,发上来供大家参考。不要纠结信仿真的数据,但是通过调整原件的参数,看结果的变化趋势还是有用的。

xlf0602 发表于 2025-4-4 18:44:00

用牛哥提供的仿真文件做了一个仿真,结果是在刚撤去输入信号的瞬间,300B栅极的直流电压是-86V,经过393mS以后,栅极的直流电压恢复到静态值-92V。这与我在46楼的分析是相吻合的。

xlf0602 发表于 2025-4-4 19:20:48

再来看推动级U2的屏极直流电压变化。仿真显示,当无信号输入时,U2屏极直流电压为274V,有信号输入时,U2屏极电压是268V,这个仿真说明推动级的输出信号里恰好有-6V的直流成分。


牛哥土炮 发表于 2025-4-4 21:22:30

xlf0602 发表于 2025-4-4 19:20
再来看推动级U2的屏极直流电压变化。仿真显示,当无信号输入时,U2屏极直流电压为274V,有信号输入时,U2屏 ...

我也有这个感觉,只是当时没有表述清楚,其实也不太把牢这现象是否正常,来个截图说明吧。要注意“开机瞬间”的字样。

xlf0602 发表于 2025-4-4 21:32:58

牛哥土炮 发表于 2025-4-4 21:22
我也有这个感觉,只是当时没有表述清楚,其实也不太把牢这现象是否正常,来个截图说明吧。要注意“开机瞬 ...

把“开机瞬间”的表述改为“加上输入信号的瞬间”比较合理。因为仿真软件运行时,首先会建立正常的直流工作点(无输入信号时的直流工作点,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静态工作点)后继续进行仿真。

xlf0602 发表于 2025-4-4 21:35:47

本帖最后由 xlf0602 于 2025-4-4 21:37 编辑

Multisim软件中,在仿真运行时,用切换函数信号发生器的输出电压单位来模拟有无信号输入非常方便。

牛哥土炮 发表于 2025-4-5 05:33:44

xlf0602 发表于 2025-4-4 21:35
Multisim软件中,在仿真运行时,用切换函数信号发生器的输出电压单位来模拟有无信号输入非常方便。

嗯,在输入信号几百MV的场合,我就是用函数信号发生器的几个微伏或者更低的输出,视为“零信号”进行仿真的。

看来使用“非对称信号驱动”在同样的电路中是可以提高最大不失真功率的,如果使用标准的正弦波来驱动300B单端,截图说明得到的最大不失真功率为11.4W。


五大联赛 发表于 2025-4-5 06:04:38

本帖最后由 五大联赛 于 2025-4-5 07:02 编辑

xlf0602 发表于 2025-4-4 14:29
这个我也赞同。
我是这样理解这个问题的:正是这个“变差”的推动波形,使得推动信号含有直流成分。 ...

除非隔直耦合电容损坏,10V的直流怎么能通过?和栅极叠加?假设不成立。
电路里固偏电压和信号电压是两码事,混为一谈了,一94V是功率管的直流固偏电压(直流)要放大的是交流信号电压(交流)。

ym78321 发表于 2025-4-5 09:46:26

本帖最后由 ym78321 于 2025-4-5 09:48 编辑

俺电脑里以前用的简单仿真软件不在了,俺特别想知道:

如果把楼上这个电路中耦合及负栅压电源电路单独仿真会有什么结果?
就是C4/1uF、R12/100k、V3/94V负电源+标准正弦波信号源,只考虑末级无栅流的情况下,看看所形成的负栅压波形是否是通常像想象的那样?

五大联赛 发表于 2025-4-5 10:05:28

ym78321 发表于 2025-4-5 09:46
俺电脑里以前用的简单仿真软件不在了,俺特别想知道:

如果把楼上这个电路中耦合及负栅压电源电路单独仿 ...

本人不会仿真,也不相信仿真,只有懂仿真的去仿了。

xlf0602 发表于 2025-4-5 11:47:11

牛哥土炮 发表于 2025-4-5 05:33
嗯,在输入信号几百MV的场合,我就是用函数信号发生器的几个微伏或者更低的输出,视为“零信号”进行仿真 ...

用366.3V的电压源代替耦合电容,这样推动信号中的直流成分就可以传输到300B的栅极了。结果显示动态时300B的栅极直流电压由静态时的-92V下降到-97.9V,而屏流中的直流成分只增大到96.2mA,远远小于用RC耦合时的增量,且此时输出波形的削峰失真也远大于用RC耦合。

ym78321 发表于 2025-4-5 14:06:07

本帖最后由 ym78321 于 2025-4-5 14:08 编辑

xlf0602 发表于 2025-4-5 11:47
用366.3V的电压源代替耦合电容,这样推动信号中的直流成分就可以传输到300B的栅极了。结果显示动态时300B ...

这样与原电路是不是不等效了?
阻容耦合本质上是耦合电容在前级屏压驱动下的充放电过程,推测,充放电过程拆开来看,如果充电回路与放电回路不完全等效,直流电阻不对等,那么是不是波形就有变化?------这一点不敢肯定,是因为若充放电不对称,那么就有直流电位一直上升不停的趋势-----这样好像也不成立?这又与事实不符。:lol

xlf0602 发表于 2025-4-5 14:31:21

ym78321 发表于 2025-4-5 14:06
这样与原电路是不是不等效了?
阻容耦合本质上是耦合电容在前级屏压驱动下的充放电过程,推测,充放电 ...

是的,不等效了。
不停地上升是不会的:lol 。假设一个非理想正弦波有-10V的直流成分,通过RC耦合后,由于直流不能通过电容,所以-10V的直流成分就消失了,那么这个RC耦合之后的非理想正弦波=RC耦合之前的非理想正弦波+10V直流电压。

AT001 发表于 2025-4-5 14:46:36

xlf0602 发表于 2025-4-5 14:31
是的,不等效了。
不停地上升是不会的 。假设一个非理想正弦波有-10V的直流成分,通过RC耦合后,由 ...

你这个说法不知道是不是有点牵强。正确地表述是,RC耦合之后的非理想正弦波=RC耦合之前的非理想正弦波 - 直流成分=没有直流成分的非理想正弦波=信号。

尽管你的说法也许从哲学上没有错,但是容易造成对后续事件的误导和判断失误。
页: 1 2 3 [4] 5 6 7 8 9
查看完整版本: 纸上谈兵,看看300B单端A1类是如何输出15W功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