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感冒
发表于 2025-4-7 14:58:34
本帖最后由 重感冒 于 2025-4-7 15:03 编辑
xlf0602 发表于 2025-4-7 14:47
实现滑动甲类的方法不止一个,有的方法完全出乎你的意料。
下面这个放大器跟普通的线路没什么两样, ...
你的线路我还没做认真的分析,但我想说,如果没了那个场效应管,滑动甲类的状态是否还有,如果没有,就说明这些都跟前面的线路无关,是场效应管这级及相关元件导致的。滑动甲类不会比V总的电路失真低,V总的并不能归入滑动甲类,而是跳变的中点,如果正常A1都能自己滑动增加功率,那么正常的8W300B为何不能增加功率,基本已经说明,A1时中点是不会飘的,不管你用啥信号对不对称,A1的300B的中点都是稳如磐石(栅极电阻过大除外)。
五大联赛
发表于 2025-4-7 15:15:14
本帖最后由 五大联赛 于 2025-4-7 15:21 编辑
仿真仿真,千万别当真,看的出来根本是没做过,纸上谈兵,电路的真流工作电压与放大的交流信号电压都没搞淸楚,混为一谈。
重感冒
发表于 2025-4-7 15:25:32
五大联赛 发表于 2025-4-7 15:15
仿真仿真,千万别当真,看的出来根本是没做过,纸上谈兵。
仿真在很大程度上是非常准确的,但他非常依赖数字模型参数的准确性,仿真是为了减轻实际试错成本而开发的,比如一个cpu 不仿真难道真把cpu做出来再测吗?显然不可能的。还是相信科技吧。
五大联赛
发表于 2025-4-7 15:37:21
本帖最后由 五大联赛 于 2025-4-7 15:45 编辑
胆有多少年历史啦,仿真什么年代出现的?以前的人就不玩胆机啦,就做不好胆机啦,连直流工作电压与信号交流电压概念都没搞明白,还仿什么真,动手做一做调试调试,用万用表和信号发生器示波器测一测直流工作电压和正弦波方波是怎么回事再说吧
jupeter
发表于 2025-4-7 15:55:50
本帖最后由 jupeter 于 2025-4-7 16:09 编辑
仿真一定符合理论。当我们用示波器或者仿真发现的问题,不能解释或者说不通时,首先就不是怀疑理论,以为自己发现理论的漏洞了,或者是怀疑仿真不适应胆电路,有局限。难道就没怀疑是不是自己的学识不够?或者是没有正确掌握理论,或者是没有恰当地使用仿真?
例如,前面105#的电路,我只提醒一点,20W时的阴极电流能代表屏极电流?愣说是工作点滑动了,滑动个毛线啊。:lol
牛哥土炮
发表于 2025-4-7 16:07:57
xlf0602 发表于 2025-4-7 14:47
实现滑动甲类的方法不止一个,有的方法完全出乎你的意料。
下面这个放大器跟普通的线路没什么两样, ...
看到图中增加的MOS管,马上让我想到了A2,下载了您的文件仿真的时候,发现300B的栅极有大约1.75MA的电流,这个电流也汇入阴极吗,虽然电流不大。
xlf0602
发表于 2025-4-7 16:37:32
牛哥土炮 发表于 2025-4-7 16:07
看到图中增加的MOS管,马上让我想到了A2,下载了您的文件仿真的时候,发现300B的栅极有大约1.75MA的电流 ...
肯定汇入了阴极的,所以把126mA说成是屏极电流确实欠妥,尽管相差很小。您试试把电流探针放到屏极看看是多少。我现在不在电脑旁。
重感冒
发表于 2025-4-7 16:58:52
本帖最后由 重感冒 于 2025-4-7 17:12 编辑
可以用另一种通俗的理解方法,当牛推时当300B状态为A1时,偏压是稳定的,因为没栅流,而进入A2后出现栅流,偏压线路负载变重,A1的无负载状态变到A2的有栅流有负载状态,栅偏压电路的偏压值必然下降,导致直流中点电压下降,导致中点电流上升,导致负幅值可用区域扩展,导致输出功率上升。这个过程,跟前面两级一点关系都没有的。只要信号大到能让后级进入A2出现栅流,这个现象就能发生。这个可以一直让他工作在A2,然后突然撤掉信号,然后观察瞬时偏压值应该可以看到些问题。这个新的偏压值应该会滞留一个短暂的时间,且偏压值必然小于正常A1时。如果没发现这个现象,就说明我的分析还是有漏洞,还得继续找答案:P ,
牛哥土炮
发表于 2025-4-7 17:16:51
xlf0602 发表于 2025-4-7 16:37
肯定汇入了阴极的,所以把126mA说成是屏极电流确实欠妥,尽管相差很小。您试试把电流探针放到屏极看看是 ...
屏极电流125MA,阴极电流126MA,栅极电流1.75MA。确实,从数据上看是相差不大,但是二者的定义就不同了。
xlf0602
发表于 2025-4-7 19:01:10
重感冒 发表于 2025-4-7 14:58
你的线路我还没做认真的分析,但我想说,如果没了那个场效应管,滑动甲类的状态是否还有,如果没有,就 ...
不加场效应管也有的。加场效应管是为了让300B能正常地工作在A2类,以获得更大的输出功率。
xlf0602
发表于 2025-4-7 19:04:30
牛哥土炮 发表于 2025-4-7 17:16
屏极电流125MA,阴极电流126MA,栅极电流1.75MA。确实,从数据上看是相差不大,但是二者的定义就不 ...
那个1.75mA是栅极的平均电流,其实栅极电流的峰值还是很大的,只是由于栅极正向导通时间很短,所以平均电流不大。
重感冒
发表于 2025-4-7 19:19:36
本帖最后由 重感冒 于 2025-4-7 19:29 编辑
xlf0602 发表于 2025-4-7 19:01
不加场效应管也有的。加场效应管是为了让300B能正常地工作在A2类,以获得更大的输出功率。
不加缓冲那种电流上升现象,我认为只是管的失真特性引起的,并不是所谓的中点移动,这个我和朱院长想法一样。没有缓冲就进不了A2 就触发不了高功率状态,只能停步于A1。这个有关键问题 这个功率提升是a1推到A2中点不变引起的,还是直流工作点变动后的a2引起的,你用仿真切掉缓冲能到A1多小瓦W,我正常的一台300b 没有缓冲就8w,如果也有中点漂移现象那A1时该是多小W?
中山老曹
发表于 2025-4-7 19:30:05
这样的模拟也好,实测也好,1KHZ是不行的,必须20HZ和20KHZ才有意义。
xlf0602
发表于 2025-4-7 19:53:13
重感冒 发表于 2025-4-7 19:19
不加缓冲那种电流上升现象,我认为只是管的失真特性引起的,并不是所谓的中点移动,这个我和朱院长想法 ...
A1能到15W,失真更低。直流工作点肯定是会滑动的,这个我还是能判断。如果直流工作点不能滑动,七十几mA的静态电流,哪怕A20类也出不了20W。:lol
A1类最大输出功率:
工作点还未滑动到位时的输出波形:
重感冒
发表于 2025-4-7 20:09:48
本帖最后由 重感冒 于 2025-4-7 20:13 编辑
这就对了啊,不滑动时负截止功率就是9wa一下,我不是说不能滑动,而是A1时不能滑动,要用A2的出现栅极电流作为一个开始滑动的界点。你这个线路已经具备了A2的滑动条件,所以我说去掉缓冲看看纯粹的A1,而A1能滑动那就没必要用缓冲了不是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