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6-7-12 21:52:0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无烟男人 于 2016-7-12 21:53 编辑
lltj 发表于 2016-7-12 14:00 
谢谢,学习了。为什么不用分压倒相?我现在正在分压倒相和屏阴分割之间犹豫。在倒相问题上还望指点指点!
屏极跟随倒相的基础其实也就是分压倒相进阶过来的, 分压倒相从根本上说 只要调好了还是不错的, 但是毕竟我们不做批量生产,后续各种换管把玩,管子的差异老化都是不可避免的,这样每换一次管子调节一次的过程估计会大大打消我们玩机的念头。
屏阴分割 虽然做好了可以和前面的电压放大级直连, 这样前后互相牵制的状态限制了电压放大级的发挥,也遏制了倒相级的工作状态,屏阴输出阻抗差异甚大, 屏极输出阻抗接近1兆欧。而阴极输出只有2K欧上下, 如此差异后续的电路也要跟着整改。关键倒相后还要加入推动级才能适用更大功率,结果调试也是头疼,管子多了各方面的要求更是麻烦。
其实每一种倒相电路都有自己的特性和优缺点,只是制作者在定型的时候侧重于哪一方面,这台机器是一个不算爱好者的爱好者定制的, 他对电子管的理解和知识储备都非常有限, 日后如果为了换管 还要让他调试估计人家也没心情玩对吧? 所以在最简电路下 用最少的管子做到最大的优化 就这样确定了, 当然如果纠结倒相一致性等各方面参数标准,还不如直接玩晶体管好了,各种数据杠杠好看,但是这样出来的声音未必绝对好听,对吧? 也正因为有这样一点点的误差,电子管的那种古韵更是画龙点睛 我个人觉得。 各种经典名机认真分析他们的电路你也可以发现这些名器也是同样有取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