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石收音机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2903|回复: 59

使用标准电感三点式振荡器的三极管混频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9-18 16:24: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电感三点式互补三极管平衡混频器.gif

电感三点式互补三极管混频器1.gif

通常的三极管混频器的本振电路使用带有一个反馈绕组的振荡线圈,如果反馈线圈的圈数设计不当,本振的工作就不太可靠。相比而言,只有一个抽头的电感三点式振荡器则容易把握得多。

这个电路的与众不同之处在于把电感三点式振荡器整个儿放在混频管的发射极回路中,经过实验证明其可行。由于振荡器的稳幅作用,自身的工作电流将变小,变频管的工作电流也随之变小,变到只有几十微安,但仍然有混频作用。虽然增益不太大,但工作稳定,杂声小。

这个电路的实用价值还有待进一步探索。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5-9-18 16:42:42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9-18 16:48:41 | 显示全部楼层
TA7698 发表于 2015-9-18 16:42
请问楼主,如果该电路用在FM的收音机上面可以吗?那个PNP的三极管用什么型号的才能够满足要求啊!这个管子好 ...

PNP管可以选用最常见的9015。这个电路可以用于中短波,FM可能不太合适,因为超高频PNP管不太容易找到,普通的PNP管在FM频段不容易起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9-18 16:53:23 | 显示全部楼层
再发一个收音头电路供大家参考,变频部分也可以替换成别的。
10管超外差收音头.gif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9-18 16:58:22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9-18 17:16:22 | 显示全部楼层
TA7698 发表于 2015-9-18 16:58
谢谢样主回复!振荡的波形好吗?有没有在收音机上面试验过啊!效果怎么样,噪声真的小了吗!希望样主解答一 ...

当然试过了,振荡波形还可以,当然比使用反馈线圈的传统电路要差一些。
通过对比,同样的外部条件,这个电路的增益略小于双栅管混频器,可能是工作电流太小的原因,只有20微安。
混频器的工作电流越小,噪声也越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9-18 17:23:18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9-18 23:27:20 | 显示全部楼层
试验装置,电路略有修改,混频管发射极对地并一个电阻可以解决工作电流过低的问题,增益明显提高。

10管超外差收音头实验装置.jpg
10管超外差收音头2.gif

这种方案使得振荡线圈容易设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9-19 11:09:25 | 显示全部楼层
yngz 发表于 2015-9-18 23:27
试验装置,电路略有修改,混频管发射极对地并一个电阻可以解决工作电流过低的问题,增益明显提高。

支持深入研究 哪天放个音频出来听听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9-19 11:55:17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9-19 15:13:08 | 显示全部楼层
TA7698 发表于 2015-9-19 11:55
请问下楼主单管和双管的两种混频有什么不同啊!那种性能更好点啊!

双管平衡混频可以抑制本振信号的输出。本振信号从线圈的中心抽头注入,从线圈的两端流出,电流螺旋方向相反,产生的磁场被抵消掉了。这样本振信号就不会通过磁耦合串扰到输入谐振回路或者输出谐振回路中。还有一种四管的双平衡混频,可以进一步抑制输入信号串扰到本振回路中。从性能上来说,双管单平衡比单管不平衡好,四管双平衡又比双管单平衡更好。单平衡比较容易实现,只多用了一个三极管,双平衡则麻烦多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9-19 16:39:24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9-19 16:58:18 | 显示全部楼层

相关波形

本帖最后由 yngz 于 2015-9-19 16:59 编辑

混频管发射极波形,0.1Vp:
10管超外差收音头实验装置-发射极波形.jpg

振荡线圈抽头处波形,0.25Vpp:
10管超外差收音头实验装置-抽头波形.jpg
10管超外差收音头实验装置-抽头波形2.jpg

顶部稍钝,波形比普通振荡线圈的要略差一些。

电感三点式振荡器的限幅作用是“硬限幅”,峰顶过一定的限度就被削去,产生一定的失真。
普通振荡线圈的限幅作用主要是“软限幅”,由于部分接入,振幅在振荡回路中几乎没有限制。然而振幅越大,回路的损耗作用越大。最终回路能量的增长率比不上能量的损耗率,从而达到平衡状态。这种振荡器虽然失真小,但振幅容易随频率的变化而变化,使混频器的性能随频率的变化而变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9-21 10:55:4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yngz 于 2015-9-21 11:37 编辑

现在推荐这种结构的变频电路:
电感三点式互补三极管平衡混频器3.gif
在振荡线圈上加绕一个1圈的次级绕组作为本振输出,这样变频管的工作点可以单独控制,可以用来实现AGC。由于混频管与振荡线圈的耦合度很低,混频管工作电流的变化对振荡的影响很小。通常的振荡线圈的设计原则是:主振回路的抽头比在1/20与1/40之间,反馈线圈是抽头圈数的3倍。在这里,次级线圈取抽头圈数的1/3。

下面是修改过的电路:

10管超外差收音头4.gif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9-21 11:18:41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矿石收音机 ( 蒙ICP备05000029号-1 )

蒙公网安备 15040402000005号

GMT+8, 2025-5-8 22:23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