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石收音机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发烧菜鸟

电子管推挽输出变压器绕法的探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2-4 07:09:34 | 显示全部楼层

.
.

    此图的绕法的确是只考虑两组线圈的直流电阻的平衡。结果是两个屏极线一个在里面(靠近铁芯),一个在外面(线包外面)。这样与以前一个线包从头绕到尾(B+中间抽头)的古老绕法几乎无二。

    应该是用王字型骨架左右分成两个线包,一个正绕,一个反绕(就是将线框骨架取下来调个头再装上), 然后里面两个线头为P1和P2,外面两线尾相接为B+。

(个人认为B+接线在线包外面、屏极接线在里面对抗干扰有利)

线包接线图.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2-4 07:50:01 | 显示全部楼层
MLD 发表于 2014-12-4 07:09
.
.

朋友叙述的非常对,的确我的是P1.或者P2的引线一个在里面一个在外面,朋友画的正反绕法接线图明白,就是想知道我的这一种绕法是否可行?在老的一线到底中间抽头做B+绕法不同是我现在的绕法做了分段.交叉接线处理,直流电阻平衡了,可以控制分布电容,但是P1或者P2的一个抽头在线包的中心位置是否对整个输出变压器有不利的影响不知道?问题的关键是P的一个绕组接线头在线包中间位置引出来【没把骨架反过来绕另一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2-4 08:01:5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发烧菜鸟 于 2014-12-4 08:05 编辑
海河 发表于 2014-12-3 23:22
没太特别看懂,能再画个更简略明了的图吗


海版你好,31楼朋友画的推挽绕法示意图是现在流行的正反绕的绕法,而我的是一层两个段同时绕就必然有一个P1或者P2的引线头在线包中间位置,会不会对输出变压器产生不利的影响是有的朋友对此有看法的关键点。【我的推挽初级是4层8段交叉接线,其中一个P引线在线包中间用Z字型引出来】图片显示的如果绕两层就会一个头在外面一个头在里面。 照片 128.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2-4 08:13:53 | 显示全部楼层
要想两臂完全一致最好使用R牛或是C牛左右各一只一模一样的线包,不论是初级还是次级完全一模一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2-4 08:52:04 | 显示全部楼层
发烧菜鸟 发表于 2014-12-4 07:50
朋友叙述的非常对,的确我的是P1.或者P2的引线一个在里面一个在外面,朋友画的正反绕法接线图明白,就是想 ...

    推挽从倒相开始到管子配对、再到输出变压器的绕制,无不都在竭尽全力考虑整体参数的对称和平衡,线圈直流电阻仅是其中之一并且影响很小。

    两组线圈直流电阻相差50Ω这样算大了吧,既不会影响到功率管屏流,更不会影响到负载阻抗,例如对6P1的屏至屏阻抗为10k而言,有一边差几Ω是看不出来的。

   当然电阻相差为0Ω是肯定好,但不能因此而牺牲了其他更重要的东西、、、(个人看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2-4 09:10:20 | 显示全部楼层
火星计划2009 发表于 2014-12-4 08:13
要想两臂完全一致最好使用R牛或是C牛左右各一只一模一样的线包,不论是初级还是次级完全一模一样

谢谢火星朋友的指导,手里面有几个C型的硅钢片回头找出来看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2-4 09:16:19 | 显示全部楼层
MLD 发表于 2014-12-4 08:52
推挽从倒相开始到管子配对、再到输出变压器的绕制,无不都在竭尽全力考虑整体参数的对称和平衡,线圈 ...

谢谢,非常感谢朋友的指导意见,现在就是P的抽头在中间位置出来对输出的影响大小是自己探讨的原因。回头再绕就是在按朋友提供的传统正反绕做一对,然后上示波器看看两种绕法波型和实际听音区别,比较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2-4 10:40:24 | 显示全部楼层
明白了,同一层组,绕好后再串联,但这同一层组分布电容也是不平衡的,但相差较小,是个好办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2-4 11:52:29 | 显示全部楼层
杭州陈玉 发表于 2014-12-4 10:40
明白了,同一层组,绕好后再串联,但这同一层组分布电容也是不平衡的,但相差较小,是个好办法。

是这样的这一层的左段绕组和另一层的右段绕组,这一层的右段绕组和另层的左段绕组交叉接线【和另一层中间隔着次级绕组】,以此类推和其他绕组反复交叉连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2-4 11:54:56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要被Z字绕法 "绕" 进去. 关建是线头从哪一层引出来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2-4 12:06:44 | 显示全部楼层
海河 发表于 2014-12-3 23:22
没太特别看懂,能再画个更简略明了的图吗

海版你好,看到朋友们的指导还是有些纠结,传统的推挽正反绕接线后实际就是一个顺绕的线包,在中心抽头做B+,两个P1.P2抽头设计在线包的外侧。我的双段并绕最后也是一个顺绕的线包中心抽头做B+,不同的是因为并绕P1.P2必定有一个头在线包中间往外引出来做P1.或者P2头,难道这样对输出变压器有影响吗?分段的目的是减少分布电容和达到两臂直流电阻平衡,我的绕法实际可以达到这些要求,不了解的是P的其中一个抽头在线包中间会对输出变压器有哪些影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2-4 12:10:36 | 显示全部楼层
jiangqishan8 发表于 2014-12-4 11:54
不要被Z字绕法 "绕" 进去. 关建是线头从哪一层引出来的!!

谢谢朋友,呵呵,是有点“绕”进去了,还是理解不了从中间做P的一个引线头对输出变压器有影响?想再听听别的老烧给分析分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2-4 12:58:11 | 显示全部楼层
MLD 发表于 2014-12-4 07:09
.
.

  您好,可能是我看的不仔细啊,我总觉得您贴的图中 的解法,这推挽变压器 不能工作。

按您图中画的,左面线圈顺绕,右面线圈反绕 ,请看我改的图中,A和D抽头是同名端,B和C事同名端, 它们之间互为异名端。按照推挽电路的工作原理,+B点就是应该异名端相连才能两个绕组叠加电动势。 070621d8651b8qb1ah21gu.jpg
假如两个线圈都是顺绕,您贴的图就正确了。两个线圈都顺绕,A和C是同名端,B和D是同名端,连接BC正好是顺串。

可以用右手螺旋法则和电磁感应定律判断一下线圈的磁场方向,两个线圈通入电路后产生的磁场方向应该是一致的而不应该互相抵消(反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2-4 13:07:15 | 显示全部楼层
发烧菜鸟 发表于 2014-12-4 08:01
海版你好,31楼朋友画的推挽绕法示意图是现在流行的正反绕的绕法,而我的是一层两个段同时绕就必然有一 ...

您好,我有点觉得31楼的图是错误的呢,也许我看错了?
您的说的情况,很难用纯理解的角度解答,变压器在理论分析中是很复杂的系统,我觉得要是真想探求一下实际情况,在条件允许 的情况下,分别用不同的绕法做几个变压器,比较一下 看看结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2-4 13:14:5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jiangqishan8 于 2014-12-4 13:17 编辑

"MLD" 的图是正确的!          上面 图中P1(A)是前入-后出(B).  P2(D)后入-前出(C).   B和C一前一后相接才"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矿石收音机 ( 蒙ICP备05000029号-1 )

蒙公网安备 15040402000005号

GMT+8, 2025-5-6 03:27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