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22-3-23 11:49:4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lhz6974 于 2022-3-23 12:03 编辑
折腾把个胆前级加上去!!!
学习和调试中车载胆前级
电路参考:
根据老师们讲的曲线图
半懂不懂啊
说说我实际的选用,改动了一些元件
6N2-6N1前级两级放大
电源电压:275V
第一级6N2 屏极电阻100K,屏压175V,
阴极电阻2K,栅压1.75V
第2级6N1 屏极电阻47K,屏压120V,
阴极电阻500,栅压1.78V
我初学初用.乱搞的!
看了好多图。也没搞懂!!
6N1共阴电路,屏压250V,屏極电阻一般用50-100K,阴極电阻1-2K.最小有用到到560欧的.
6N11,屏压90V,屏極电阻62K,一般阴极电阻470欧,也有用到220欧的
6N2.屏阻250K,阴阻2K,也有用到3-4K的情況
这些本坛图库里多的很,看多了就明白.
这里有一个电阻取值范围,即所谓较声,就是在这个使用范围內調整,取得自己满意的效果.取值可先取大些,再往小里調比较穩妥.
三种电子管在自制的多用途胆缓冲级(见本坛帖子)上试验过,由于是阴极输出,存在100%的负反馈,实事求是地说,听不出多太大区别.如果有区别的话,6n1声音稍微厚实些,6n3高频比较通透,6n2介于两者之间,声音比予想的要好.6N1的通透性及中高音部分比6N2好,6N2的低音劣比6N1好一些,胆味浓的还属6N2,6N3和6N1差不了多少,如果用了12AX7.U7.T7.之内的管,6N之内的管就无法在听了,X7之内管高中音的解析力和中低的延展性,柔软性,听了就知道。但是6N系列也是中国人那个时代的骄傲,那时许多国外的名机不是也在用咱的6N管吗。
如果屏极电压不变,负载电阻改变,负载曲线斜率发生变化,电阻增加,屏极电流变化幅度减小,输出电压幅度加大;反之则屏极电流变化幅度减小,输出电压幅度加大。
如果把屏极电压提高或降低,屏极电阻不变, 负载曲线将平移,工作点随之变化。提高屏极电压使线性区域拓宽,有利于减少失真。
该图为6N2的特性曲线,设Vbb为250V(由于RC耦合电路放大电路屏流较小,因此Vbb可以视为屏极电压Ua),屏极电阻为120K,250V/120K≈2mA,从横坐标Ua250V、屏极电流0处到纵坐标屏极电流2mA、Ua0V处连接一直线,该直线为负载线,选取栅极电压为-1V,负载曲线与-1V曲线相交于Q点,Q点的屏极电流为0.8mA,屏极电压为100V。阴极电阻Rk=1V/0.0008A=1.25K,取标称值1.2K(电压放大多采用自给偏压);最低频率设为10Hz,阴极旁路电容Ck≥318/1.2x10=26微法,取33~47微法,耐压大于10V的电解电容。次级栅极电阻取470K,Cc≥318/470x10=0.068微法,取0.1~0.2微法(输入端栅极电阻如果为470K,输入端耦合电容数值与Cc同)。从该负载线还可以看出,如果输入信号电压为0.5V(峰值0.7V没有超过-1V),其栅极负压的变化范围是-0.5V~-1.5V=1V,而屏极电压变化范围是98~162V=64V,其电压放大倍数为64。根据公式计算增益Go=μRL/(rp+RL),RL=Rp·Rg'/(Rp+Rg')。已知6N2放大系数为97.5,rp46.5K,Rp为120K,Rg'为470K,RL=95.6K,Go=65.6,与通过曲线得出的数据基本一致。
一般认为屏极电流为额定电流的1/3~1/2声音最好,以上三个电子管特别是6N2屏流均偏大。根据特性曲线,要想减小屏极电流,可以降低屏极电压,加大阴极负载电阻,或提高栅极负压。
阴极输出电路适合6N1、6N3以及12AU7等中μ管,电压200~300V,阴极电阻20K,栅极电阻1.2K左右。
原装RCA线路的屏流較低(Ia = 0.544mA),在更換电子管时,往往要选用品牌靚胆才能发挥最大作用。但靚胆并不易求 . . . 唯有將屏流提高(0.76mA~0.85mA),使換管时较少揀擇,平价胆也可一用。
6N2真的不错。但不管是用哪种管子,都要从实际情况出发。如6N2,做前级时,屏流和屏压都可低些,甚至灯丝电压也可低些。如屏流用到0.5mA,屏压用到100V左右,灯丝电压用到5.8V,这都是可以的,在提供一定的放大时,这样应用可很大程度减小噪声。当6N2用作推动时,屏流屏压都可高些,如屏流用到2.5mA,屏压用到250V,灯丝也要正常供电,以提供较大的推动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