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石收音机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中山老曹

坛友从不停留改写了单端甲类放大器的历史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3-18 09:20:13 | 显示全部楼层
从不停留 发表于 2025-3-18 00:49
我并不打算公开线路。

不过,实现大功率的方法很多,我大概知道你是什么方法,这个方法是必须加比较深 ...

公开不公开各人自由。
     增加功率的方法很多这点与你同感,但你猜错了我的方法。我用最原始的,既没有石头参与又没有加反馈。完整总结就是"三加一减一互补“,即加高电压、加深负压、加大推力、减小屏流、前后互补。此法主要用于验证静态功耗与动态功耗之间的关系,证实可以在不超屏耗下获得加倍功率。
     至于加了石头的方法就更多了。不管加于何处,都在胆石结构的大类之中。
     同时也支持各种方法的各种折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3-18 12:55:2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个人以为,答案很清楚。其实其它不论,各种型号的电子管都有其特征输出效率。至于单端甲类,别说什么理论上50%,实际上极难达到30%以上。楼上的PCB图,上面已经印字,显示只是一个推动电路,绝无所谓的提升一倍功率之可能。对于本来就可以满功率推动的电路,说对音色,音质,也许有点影响,对于提升功率,没有任何作用。至于什么固定栅压,也只比自给栅压效率高很小一点而已,根本不值一提。

根据“从不停留” 所说,他的单端甲类电路静态电流80mA, 最大电流127 mA, 屏压450V 左右,在300B 曲线上作图并计算,很容易推出其输出功率 粗略为:  47(127-80 单边电流摆幅)X  350 (450-100 单边 电压摆幅)/2 , 约等于 8.2 W,不可能再大了。

大家用不着让别人提供电路图,只需让其提供 输出功率的作图法或者计算法数据即可。

其实大家对于此类哗众取宠,不符合理论及实作的东西,甚至是商业吹嘘,一笑了之即可。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3-18 13:22:57 | 显示全部楼层
补充一点:电子管的效率与输出功率没有直接关系,所以即使采用一些人提到的所谓滑动工作点的A/B类电路,也不能大幅提升输出功率,只能提升效率,及更小的静态电流,或更低的工作电压,这样屏耗低,效率就提高了。但是特定输出管的最大输出功率,受限于屏耗,不可能由于某种特定电路而提升。我可以断言,一般的300B,在允许失真,规定屏耗范围内,不可能做出超过10W的RMS输出功率。国外有些特制300B,可以做到12W至20W左右,因为这些特定的300B,允许屏耗远大于一般的300B,所以不在讨论之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3-18 13:45:3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Radioamateur 于 2025-3-18 13:49 编辑

理论上就是50% 但要注意 功放已经是大信号了 有个定义1dB 与3dB 压缩点 的 让他用示波器看一下是不是正弦波 失真度仪测一下失真度是多少
50%的意思是直流供电功率与输出功率的比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3-18 13:50:4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MF35_ 于 2025-3-18 13:52 编辑
whmks 发表于 2025-3-15 12:30
不知有没有坛友试过,我是试过了,用最简便的方法,功率可超20W,归纳总结要“三增一降”。


你这已经肉眼可见的失真了,波形被削顶后,能量转换效率就会上升,然后超过50%,不发生削顶失真的话甲类的效率是不会超过50%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3-18 13:51:24 | 显示全部楼层
敬请  whmks 给出你三高一减一互补后第功率计算数据。加高电压,有助于提高输出功率,单受输出管极限电压及允许屏耗的限制,加深负压及减少屏流,只对半边有作用,另半边会过早削顶乃至于截至,得不偿失。前后互补,在前级及推动级可用,后级必须保证上下边对称。所以总的来说,你这套方法不会使功率倍增。

请各位大师不要用一个简单的不能显示任何连接状况的示波器波形截图来说明,这个我用一个信号发生器也可以做到,不要说20W, 100W 我都可以显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3-18 14:06:3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不知道楼上说的“理论” 什么意思,依我看更像是说理想状态下。实作中甲类单端的效率是 25% 左右。除了功率电子管自身的灯丝供电销耗,热阻,表现为电子管内阻,所以严格定义上,理论也不是50%。因为一般来说,理论就是在特定情况下的计算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3-18 14:07:32 | 显示全部楼层
AT001 发表于 2025-3-18 13:22
补充一点:电子管的效率与输出功率没有直接关系,所以即使采用一些人提到的所谓滑动工作点的A/B类电路,也 ...

这位烧友,我在318楼就讲明了300B的屏极功耗是恒定的,无论你如何做,都不能超出这个功耗。想维持这个功耗不变,电压与电流就像跷跷板,U高I低,反之U低I高。

前级你无论如何做,功率级的工作效率能改变多少?固偏确实比自偏好一点,但也提高不了多少。物理规则摆在这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3-18 15:53:3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ym78321 于 2025-3-18 16:22 编辑

持续学习中。

屏耗
最大屏耗
静态屏耗(零信号)
实际屏耗(动态屏耗--伴随着音频输出功率时)
...
滑动甲类(晶体管电路有很多实例,书上已有;电子管电路上国内少见)
动态跟踪(暂时没有太细的解释)。
...
这些是很多坛友说过的,俺在继续学习中,以免跟不上。有的是原始定义(书上的),有的是引申出来的。
其中有的被多样化解释了,好像还得理清楚才行,否则表达方向错位、空间交叉不交会,无法聚焦。

什么是专业术语?惯用语?就是一旦被定义过的名词就不能有另外的不同解释了,若延申出的含义与原始定义(概念)有冲突或相违背了,就需要另外定义新的词来表达想要表达的东西,否则就乱了。

没有定义新名词之前,需要个人辨析,比如:动态跟踪--坛友使用了,跟踪什么?与已有的滑动有什么区别?有待进一步解释.

滑动甲类的优点与缺点,书上有,其失真显然达不到原作者电路里很低的水平,因为滑动时音频经整流后的滤波电容带来了延迟,大信号起始和突变都会导致额外失真,  所以俺个人判断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滑动;
其动态跟踪环节不能含有uF级的电解电容;不能有跨级大环路反馈,只能像类似直耦那样的级间连接再加电平转换、电平移动,这样用胆管有点难度需要构思设计;用运放或软件硬件驱动可能容易实现(对习惯这些电路的人)。
而且,应该只要有信号就浮动工作点,不能是大信号才开始浮动(就算比较电路能够辨别到20mV那样的精度,也是能够带来开启前后的变化而引入失真;当然觉得这些失真可以忽略的当然也可以使用这样的方法)。一旦无信号就回到静态偏置,就不会超屏耗,最大信号源输入时能够多输出多少音频功率,似乎是可以分析出来的,当然试和测更有说服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3-18 17:02:16 | 显示全部楼层
      到目前为止对“纯甲类”的效率没一个人说对,用50%以下的人多,因目前大部分甲类机是“偏甲类”(不知有没有确切名称)效率高于纯甲类,所以也就习惯用50%以下。
      “纯甲类”的效率是28.28%,这是个常数,超过这个效率的都属于“偏甲类”,在“偏甲类”中还分“浅偏甲”和“深偏甲”,常用的都是“浅偏甲”。在最大功率时的直流电流是设定电流1.33倍以下的属于“浅甲类”,高于的属于“深偏甲”。
    在“偏甲类”中再划分“浅偏甲”与“深偏甲”的依据,是通过监测直流电流、交流电流与功率之间的关系,大致划分,至于合不合理,大家可讨论。这纯属个人划分。我喜欢细化和分门别类,这样也有利于交流。
   “从不停留”坛友用的是“深偏甲”,所以效率很高就不足为奇。至于是否好听只有做后才知,也不能信口开河用肯定句。
    希望大家在讨论的时候别激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3-18 17:50:02 | 显示全部楼层
甲类的原始定义就是静态电流设定一个值,两端正负的电流变化不能超出这个绝对值 比如静态80ma正负就只有80ma可用范围是甲类,定130ma做中点就有正负130ma振幅可用。音乐是无变化规律的,对着滑动的偏置,显然就会无可避免的附加上失真,不管何种方法,也许偏置电路正执行偏置电流下落时,突发一个往上走的突发信号,这时信号的幅度将减去下落幅度才是最终幅度,显然这是一种失真。又也许在高电流偏置点再来个突发大信号上升信号,这时只能是削顶饱和。鉴于音乐这种不确定的变化规律,任何漂移的工作点对信号而言都是失真,就像为什么自偏压的单端机动态没有固偏的好?可曾想过是阴极电容大动态充电后回到原点需要时间进而对工作点的影响所导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3-18 18:26:3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鉴于电子管的正负不对称特性..所以基本以屏流负截止点前定义甲类最大输出功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3-18 19:26:49 | 显示全部楼层
      注:上面所说的“纯甲类”效率是指电流,并不是功率效率,功率效率还要计算交流有效值电压,有效值电压与输出牛阻抗有关,不同阻抗的牛有一个不同的约数,约数取值又与失真度有关,一般3.5牛取值1.3-1.35,5K牛取值1.5-1.55,获得的峰峰值电压/2.828=有效值电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3-19 00:28:59 | 显示全部楼层
依然一声叹息,在陷进自己的设置的高墙里,确实就会思维固化。

也不想想,如果仅仅是改一下偏置,我需要用到那么复杂的电路,还有个芯片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3-19 00:30:11 | 显示全部楼层

生命在于折腾。折腾可能会失败,但不折腾,则永远是死水一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矿石收音机 ( 蒙ICP备05000029号-1 )

蒙公网安备 15040402000005号

GMT+8, 2025-4-28 18:26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