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5-3-9 16:26:4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丢丢 于 2025-3-9 17:18 编辑
功率这么加下去,其实玩的已经不是甲类单端,而是甲乙类推挽的半边 建议可以单开一科,叫甲乙单端,甲类单端实在是抗不住这么大的雷。
现实中300B甲乙类推挽设置到35-40mA静态电流的时候。即便有半边推到A2的顶,另半边也不会到达屏流截止的状态。
尽管为24W神机提供了这些合理化讲解,我个人在设计无环路负反馈放大器的时候,还是会遵循正负半周尽量对称,以取得开环状态下极低的失真,来保证放大器的基本性能。
这种非对称的所谓甲类单端放大器,在采用输出牛做隔离整形,以及失真仪采用AC输入的时候,确实能够获得很好看的数据,因为直流隔离将变形后的信号重新设置了中点,把裤腰带移到了第四根肋骨的高度。但是一旦打开DC输入直接测试功率管的输出波形,真实的失真水平将会一览无遗。
音乐信号从这类放大器走出来,从头到脚完全的被重新塑形,上身拉长,下身压短,就好比一个1.7米的美女,脖子拉长一尺,同时大腿锯短一尺,虽然合起来还是一米七,但已经让你看着生理性反胃。AC失真仪可不管这个,身高1.70017米?嗯,失真0.01%。
尽管这类放大器出来的声音跟原声信号听起来相似,但不会是乐器演奏原本的信息,你不敢想象一把独奏大提琴的C弦,向左震动5mm,向右只震动3mm,还能发出同样震人心魄的天籁之音。
|
评分
-
2
查看全部评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