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24-9-19 09:16:1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汉江水 于 2024-9-19 09:53 编辑
大环路电流负反馈功放简单的说主要是针对晶体管OTL,OCL电路而产生的,OTL,OCL电路理想输出功率分别为Po=Ec平方/8Rfz和Po=Ec平方/2Rfz,输出功率与Rfz成反比,喇叭是感性元件,阻抗Rfz=2兀fL,可见Rfz与f成正比,在频率高时,Rfz增加,功放输出功率降低,因此这两类功放输出曲线是从左上角向右下为一斜线。电流负反馈应运而生,根据分压原理负反馈电压为VF=[R/(R+Rfz)]Vo,在所串电阻R不变Vo不变时,频率f增大时,Rfz增高,使反反馈电压VF变小,放大倍数增高,输出功率增加,低频段同理(低频段不符合电感阻抗关系,升高原因还有振动的近似活塞的原因等,情况比较复杂),但增加的较少,所以最后的输出功率曲线两头高,中部低,就是你53搂所说的U形曲线。
电流负反馈我在98年就花了近5个月时间进行了研究,包括理论,元器件定值问题,调试,带分频器及没有分频器都做了试验,串联的电阻R为0.22,0.33,0.47,0.56,0.68,0.82,1.0,1.2等阻值都进行了试验,对我的3886功放和音箱来讲,无分频器0.33最好,有分频器0.47~0.56间最佳。试验是在我97年买的3886电流负反馈功放上做的,板子铜皮都拆焊脱落了,为此花了近3个月时间自制了20~200KHz的信号发生器及25~200KHz的毫伏表(均用正规仪器校准)。
为啥前面没讲呢,主要你说国内刊物所登的电流负反从理论上都是错的,我以为你有新理论(凭良心讲我说的是真话),这就是多次让你说一下原理及先讲的原因,因咱也想学习学习新理论,而不是为难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