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石收音机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3338|回复: 88

乙类互补推挽otl功放电路发生震荡和削顶,请教超级高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2-6 21:30: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girlexplorer 于 2024-2-6 21:42 编辑

如图。自举电容C4不接。
信号源V1断开时,A点电位3V,电流1.5mA,正常。
信号源50mVpk接上时,一开始运行正常,如上图所示,但是输出的紫色波形明显有削顶现象。
然后,过了几秒钟,开始震荡,且震荡越来越大,如下图所示。然后,震荡继续增大。

如果自举电容C4接到A点,结论和上面一样,也是震荡和削顶,波形和不接区别也很小。

如果信号源改成20mVpk,则无论如何,不会震荡,削顶现象也减轻。

震荡和削顶的原因何在?请教的。
另外,哪位推荐几本功放电路设计计算教材,学习一下。老衲胡乱折腾,发现功放电路的坑太多,难搞明白。

单击,再单击,可看到清晰大图。

otl8.png
     
发表于 2024-2-15 14:05:26 | 显示全部楼层
girlexplorer 发表于 2024-2-13 21:34
这种otl功放电路,上下功放管的放大能力是不平衡的(不相等的)。
Rc+R3+两个二极管接下管。
Rc接上管。
上下管不对称。

按3楼说的,在Q1Q2的基极之间跨接一个电容,这个问题就解决了。
其实合理的电路以及合理的元件参数,你说的问题都不存在:
屏幕截图 2024-02-15 140128.png

评分

2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2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2-25 11:04:5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girlexplorer 发表于 2024-2-25 01:31
老衲又发现了一个很奇怪的现象,又要请教超级高手了。

古人云:喇叭阻抗不一样,功放电路的元件参数也应 ...

如果一个人能干挑200斤担子的活,岂能干不好挑100斤担子的活?只会干得更好。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2-24 14:03:1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R5不能接到Q1的射极,变正反馈了。应该连接到Q1的基极。

评分

3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2-18 13:52:04 | 显示全部楼层
在这里求一个好用的仿真软件!不甚感激!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2-13 22:09:32 | 显示全部楼层
你们用的是什么仿真软件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2-7 20:01:12 | 显示全部楼层
你们用的是什么仿真软件啊?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2-6 22:17:1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先给输入的10u电容串联一只数k或10k级的电阻。

因为你这个电路基本没有什么负反馈量,所以,失真大,正弦波变形严重


评分

2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2-6 22:55:18 | 显示全部楼层
电路有两个问题,一是输出的两个管子基极之间应该接一个电解电容,使两个基极之间的交流阻抗理论为0,.二是C4和100欧电阻构成一个高通滤波器,截止频率要低到功放最低频率的二十分之一左右,C4应该大于220微法,以保证低频使有较好的自举作用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2-6 23:17:4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一级倒相的低频放大电路是不会自激的,输入端要能产生电压反馈需要串接一个电阻,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2-7 08:46:59 | 显示全部楼层
信号源内阻是0的,
LZ的电路增益就是R4/0,等于无反馈开环。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2-7 08:58:03 | 显示全部楼层
没有自举电容,自然会削顶。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2-7 09:18:5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1.自激是由于所用的管子截止频率很高,属于高频管,所以,应该在推动管的基极与集电极接一个小电容。2.正弦波上部截顶,是推动管过早截止,也就是推动管静态工作电流偏小了。具体的原因就是推动管的集电极负载电阻太大了。这个负载电阻为100+1000+660。调整推动管的工作电流,就是调整这个负载电阻的大小,使正弦波最大且上下同时切顶(对称切顶),静态电流就调好了。调整的过程中要随时保持输出端中点电位为电源电压的一半。加不加负反馈,调整方法都是这样的。

评分

2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2-7 09:20:48 | 显示全部楼层
Q3是一个没有负反馈的共射放大器,这种放大器的输入接近或超过26mV后晶体管的非线性迅速增加,削顶、自激等均源于此。
解决方法是加入合适的负反馈。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2-7 16:42:13 | 显示全部楼层
最近也在学习仿真,虽只是个刚入门的低手,因感兴趣,所以也咧咧一番。口说无凭,权当一次练习,仿一下真假。按楼主原设仿真如下,直流状态正常。

01.JPG

按楼主所言仿真,出现的情况不虚。信号输入50mV时,出现削顶和自激振荡,减少信号输入至20mV后,虽然波形不好,但也算正常。这就是典型的大信号失真。

02.JPG

03.JPG

04.JPG

也许,有高人会说,大信号只引起削失真,不会自激。这话只对了一半,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其所以然就是硅管多是高频管,在过量信号的诱发下,极容易出现高频自激振荡。解决的办法只一小招,送与楼主试验,在驱动管CB极间加个几十~几百pF的瓷片电容,便可通杀更大信号的自激。

06.JPG

2N3904、06体力不够,不宜为功放仿真,不失真输出功率太小。

07.JPG

评分

2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2-7 21:28:5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girlexplorer 于 2024-2-7 22:06 编辑
aaa555000 发表于 2024-2-7 16:42
最近也在学习仿真,虽只是个刚入门的低手,因感兴趣,所以也咧咧一番。口说无凭,权当一次练习,仿一下真假 ...


老衲试了一下,bc电容消震法确实不错,大概率在所有功放电路中都可以这样消震。

谢老爷子提示。谢各位提示。

老衲详细试了一遍,记录一下:
(C4没接,输入50mVpp)

Q3-bc加电容:
10pf 震荡,
20pf-20nf 不震荡。扫频发现,20pf-5nf时,音频范围内放大倍数基本完全不变,>5nf时,音频高音放大倍数已经下降。
>20nf,不震荡,但输出波形变形、变小。扫频发现,音频的高音放大倍数已经明显下降。

Q3不加电容,Q2-bc加电容:
表现和Q3加电容基本完全一样,也能消震。

Q3、Q2不加电容,Q1-bc加200pf电容,震荡。

Q3、Q2、Q1都不加电容,R3-660欧电阻两端加电容:
1uF-10000uF,不震荡,扫频发现输出幅度特性不变。
1uF时,Q3-C极波形明显变形,但输出没有变形。

因此,比较合理的消震方法是前置驱动管Q3-bc极加200pf电容。



补充内容 (2024-2-8 20:49):
C4不接,50mVpk。(主贴也是50mVpk,误写成pp)
V1改成200hz,震荡。Q3-bc接20pf,不震荡;接20nf,不震荡。
V1改成10khz,震荡。Q3-bc接20pf,不震荡;接20nf,不震荡。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2-7 22:39:27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于楼主的电路谈一下个人的看法。输出波形正向峰值削顶是因为100Ω,R1,R3这一路的阻值太大导致Q3的电流太小的原因。可以把R3用两个正向串联的1N4148代替,R1减少到510Ω,原来的100Ω电阻减少到51Ω可以改善输出信号的正向削波。为了改善电路的稳定性,可以在Q3的基极和地之间接入一个10K的电阻同时调整R4的阻值使A点的电位等于电源电压的一半即可(这样的接法是给电路引人一个电压并联负反馈)。当然在Q3的基极和集电极之间接入一个100p的电容防止自激。通过这样的改动可以使电路比较稳定地工作。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2-8 17:21:09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不好意思,昨天的回帖有一个地方失误了。R3更换成一个1N4148即可,那样电路工作在甲乙类状态。如果更换成两个1N4148电路将会工作在甲类状态。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2-8 21:31:3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girlexplorer 于 2024-2-8 22:37 编辑
3042775020 发表于 2024-2-7 22:39
。 对于楼主的电路谈一下个人的看法。输出波形正向峰值削顶是因为100Ω,R1,R3这一路的阻值太大导致Q3的电 ...


谢提示。

已经确认,削顶是26mv的三极管先天限制,所有三极管、所有电路都存在此现象,无法用任何办法解决的。

不接信号源,两个功放管之间(C3左边)电位3V,电流约2mA,正常。
上半图,50mVpk,削顶。(没有震荡)
下半图,10mVpk,没有削顶。大概放大了30几倍。

实际扫频发现,这种Q3偏置,C2、C5的容量对低音影响都很大,居然要500uF才比较理想,若容量小,影响低音,这种现象很奇怪的,原因待研究。
C4容量对低音没有什么影响。

单击,再单击,可看到清晰大图:

otl11.png

------------------------------------------------------------
比较一下自举电容的作用,如图:
不接信号源时,两个功放管之间(C3左边)电位3V,电流1.67mA,正常。
上半图,C4接上,输出幅值394mv,放大了39倍。
下半图,C4没接,输出幅值297mv。
自举电容将输出增大了32%。
自举电容的最佳容量、作用原理待研究测试。

otl12.png





补充内容 (2024-2-8 23:37):
用“比较一下自举电容的作用”的图试了一下:
信号源1Khz,      C4-1uf-输出幅值305mv,10uf-386mv,100uf-402mv,1000uf-402mv。
信号源改成50hz,C4-1uf-输出幅值277mv,10uf-281mv,100uf-368mv,1000uf-399mv。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2-8 22:00:2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aaa555000 于 2024-2-8 22:03 编辑
girlexplorer 发表于 2024-2-7 21:28
老衲试了一下,bc电容消震法确实不错,大概率在所有功放电路中都可以这样消震。

谢老爷子提示。谢各 ...


在功放仿真时,建议选择元件库中集电极电流大的型号, TO-92类有不少1A电流的,这样才仿真才有意义。
2N3904 NPN 40V 0.2A 0.625W 300M   仿真测 hfe:1mA-167 ,100mA-103 T O-92
2N3906 PNP 40V 0.2A 0.625W 250M   仿真测hfe:1mA-218 ,100mA -103 TO-92
耗散功率只相当于9014、9015,Ic大于50mA时,管耗急剧增加。
过去,受网上流传的不实仿真忽悠,一直不相信仿真。这次冬眠心血来潮,学一下仿真混时,才明白那些不实仿真的原因,主要是用错了元件模型,其次才是设计问题。虽然仿真不是万能的,但在很大程度上能减少实作的工作量。

附图供参考:

09.JPG

捕获.JPG

01.JPG

3V250mW.JPG

不失真3V160mW.JPG

评分

3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矿石收音机 ( 蒙ICP备05000029号-1 )

蒙公网安备 15040402000005号

GMT+8, 2025-4-29 05:03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