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3-1-16 10:18:07
|
显示全部楼层
估计误会的人不止几个,楼主是用通用测试原理(题目、1楼)来说特殊状态下的电感量。
根据电感量的定义,电感量是电压除以电流再对时间微分(对时间的导数),也是磁通量除以电流,在线性范围内,电感量与电流没有关系,但实际上磁化曲线是非线性的,电流达到一定程度就非线性明显了,不同电流下每处电感量不相同,所以磁路设计中(包括电机、电源变压器,,)都要避开转折点,否则损耗大效率低,
单端甲类之所以要留气隙(垫纸)也是要离磁饱和远一点,避免非线性失真(胆声醇厚的秘密说的与此处不同,他是要利用这个转折点--膝点,使大幅值的低频输出变低,对此他的理论不知道能否被广大坛友接受),如果承认这样的传统设计理念,那么在一定的工作电流下,起始电流附近电感量变化不大,如推挽在中小音量下;甲类因为静态电流已经较大了,难免大信号进入转弯区,非线性增大,但通常失真在5~7%的6P1(郑国川书上),其中小音量下也不是那么明显。
所以楼主的问题差不多可以表达成在大信号电流下的电感量的降低值(变化值)的测量,确实有一定的实际意义,这个指标能够揭示胆味醇厚理论的正确与否。
期待进一步讨论。
说的不对的地方请指正,勿喷。谢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