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bumk 于 2022-9-2 23:09 编辑
时隔近两年,又捡起了套件机玩。当初买到(15.9包邮)的时候,按照图纸,焊了一下午,终于出声儿了。
记得那时,开心之余马上就发现了几个问题:
1. 太费电
2. 声音简直折磨人
3. 按照说明书上说的(还参考了德生2P3)统调,结果比较一般(虽然收台数量还凑合)
接下来发现了矿坛,看到不少关于套件收音机的帖子,心想,这种质量的玩具,可能也就只能这样了吧。于是后来买了很便宜的牡丹747,按照一本书上的出厂参数,一顿调整,感觉还挺良好,更深信套件机就只能那样了。同时又在坛子里膜拜了各位大佬的DIY,深深感到没有理论知识的茫然。经过一年多的在论坛里的瞎逛,又囫囵吞枣的看了一些简单入门的书,因为朋友的一句话,又重新捡起遗忘了已久的套件机,决心直面以前遇到的问题,就算解决不了,起码知道问题出在哪。
有了盘算之后,就开始找时间拆机,然后一级一级的玩。
机器的塑料外壳很薄,而且还是带天线的模具,背后有个放置天线的凹槽,估计是和那种使用IC的调频调幅两波段套件共用的,只是没有开天线孔。
机器附带的图纸如下,和矿坛里常见的HX108几乎一样:
图纸
教程示例
---------------------------------------------------
激励和功放:
输入变压器初级151Ω电感400多mH,次级71+72Ω;输出变压器初级5.9Ω+5.9Ω,次级1.7Ω,这一点和厂家给的原理图不同,厂家的应该是自耦变压器,但实物并不是。给输入变压器初级注入音频,用10Ω电阻当负载,观察波形,发现每个半周有很怪异的“接缝”,改变工作点,也没有明显变化。于是单独给输入输出变压器输入音频,测量输出结果,发现已经有“失真”,开局就陷入僵局。无意中发现变压器铁片(看着都不像硅钢,且容许我暂呼为铁片)之间,居然导通的。拆下所有的E片(它只有E片,都是孔),发现有些片表面有些位置有锈迹,已经导通,没有锈迹的似乎有漆,并不导通。将“漏”了的片挑出来,贴上塑料胶带,只贴一面,再裁减成E片的样子,把贴了胶带的放外侧,完好的放中心,重新插回去,变压器紧了,也不再导通。
重新接上推挽测试,怪异的接缝好多了,但仍然有残余,调整工作点虽然变化明显了起来,但已经要升到A类才能消除。此外,猜测下偏置的1N4148和9013的导通特性差异较大,AB类时影响更加显著,采用电阻分压效果好很多,但使用电池,新旧状态工作点变化太过明显;又考虑到,小变压器电感量太小,高音部分太夸张。综上,决定加入反馈看看效果。
加入激励级,射极增加10Ω电阻对地,再加一360Ω电阻,经输出变压器次级和扬声器取样之后反馈给激励管射极,发现效果已经很不错,扬声器里高低音听感比较均衡,正弦波也没有显著是真:
波形失真
波形改善
可能是由于零件局限吧,低频部分的反馈并不好,这部分我计算上还很烂,只能通过现象找到合适的补偿,最终,用2.2uF电容串150Ω电阻,和360Ω电阻并联,做了点补偿,最终用一只sony SRF M80V 输出调频节目的音频给它,听起来觉得还可以:
http://v.youku.com/v_show/id_XNTg5ODY5NDYwOA==.html
检波和一中放:
这部分用LTSpice仿真过多次,决定修改PCB,用老机器的那种二极管检波的形式,但使用最常见的1N4148检波,原机给前级稳压的4148,因为用红色LED稳压了就替换了下来。滤波电阻决定用买到的3.3mH色环电感替换,这个电感用小测试仪值是2.8mH,配合原来的22nF滤波电容刚刚好,改后发现,末中周调整起来,敏感多了。这些改动牵扯到了1中放的很多状态,必须得综合考虑:1. 配合检波管电流控制在10~20uA之间,处于微导通状态。2. AGC电阻和滤波电容数值要合适。3. 一中放管是9018,实际压降比较高约740mV,静态电流目标定在略大于0.5mA。计算加调整,最终检波管电流约16uA,一中放静态电流约0.55mA,AGC电阻用到4.7KΩ,滤波电容换成了10uF(原来是4.7uF),凑成50ms时间常数。
二中放:
没啥可说的,取消原来射极的51Ω电阻,静态电流目标设定在0.6-0.8mA。因为是固定偏置,调整起来很容易。
变频:
这部分单独在洞洞板上搭过测试,参与测试的有:
一个外壳散架电路板还很好的海鸥7A2的3AG1,周围配件都是原配的,6伏供电,包括原机的本振线圈,云母垫整电容,瓷介微调,CBM202B等。
淘宝一站式配单的那种2SC1815,GR档。
套件机自己的9018H。
买的佛山蓝箭电子的2SC1674,O档。
这三种用的都是套件机的外围元件,3伏供电,本振线圈、普通的廉价瓷片电容,和CBM223P双联等。
结果是,3AG1的谐波失真远大于另外三个,1815和9018没有什么区别,1674的低、中、高端振幅差距,比9018和1815更小些,其实9018和1815已经差距很小了,它俩的最大振幅出现在中端大约240mVpp,最低端出现在频率低端,约210mVpp。1674的差距只有10几mV,从205mVpp到220mVpp左右。
该测试并不严谨,不用在意,但是我决定使用2SC1674做变频管,当然原来给的9018也很好。
经过调整,无论电池新(3.2V)还是旧(1.9V),振幅基本不变,高低端差异一直保持很小,LED稳压非常给力。射极输入的振幅目标设定在220~240mVpp。
OSC
装机:
在上机之前将双联本振和中周大致调整完毕,中周频率465K,本振频率从990K到2085K(525~1620覆盖)。为了达到更好一点的效果,各级的集电极都从原来的稳压处取电,改到了电源处,PCB被各种割断,重连。按照构想的意图安装好之后,静态电流测试通过,开始试机。开机立刻收到540K的CNR,声音已经完全不是记忆中的套件机了,很开心。用信号发生器来验证覆盖,非常准确达到预定的目标525K~1620K,开始统调,都是老样子就不赘述了,调准之后,测了测失谐,挺大!而且不是那种S型曲线,即天线联由正转负再正再负,这样和本振联减去中频的值的曲线会有3个交点;它的失谐,只有从负到正,再到负,只有两个交点。
如果统调的两点选择的距离比较“远”,那么曲线中间将“鼓”出去很多,中端灵敏度差远了。如果统调两点靠近,那么高低端的灵敏度将变得更差。我这里虽然干扰特别大(主要是垃圾智能电表利用电力线传输数据,导致的射频干扰,不停的咔嚓咔嚓),但是电台分布比较广,低端出了CNR、本地台,中端还有本省和隔壁省台,中高端还有台海之声济南故事等,就更不用说傍晚天波来了之后的各种电台了。差容双联又不存在垫整问题,修改中频基本没有起色,可能是失谐太大,怎么办呢!
那就发挥敢作敢当的傻劲吧。
手里有两种223P双联,一个是黄色的,利用4联模具生产的那种。一个是白色的,老国标里规定的那种。都拆开看看:
4联模具生产的那种,薄膜是粘贴在定片上的,只是它比定片大一圈,所以能看见,按说这种只要不蹭片,寿命可以更长,但是,它没有花片!
老国标双联,薄膜是直接放在定、动片之间的,要说动片转动不蹭着薄膜,那是不可能的,按说寿命会有点影响吧,不过如果很长很长时间之后才有影响也可以忽略,这个就难以判断了。但是,它是有花片的,分裂4部分。
随后又观察了一台咏梅袖珍机用的CBM224Q微型双联,它的薄膜也是夹住的,但是它的花片裂开有8~9片之多。
因为是第一次盘算着干这事,还是用个比较容易搞的试试手吧,就选择了老国标形式的223P双联。最初本来想通过掰动花片实现更好的跟踪,发现,还是差距太多了,恨不得都要把片摘了,而且掰的角度太大,会更瓷实的蹭着薄膜,于是决定上剪刀。经过不断的修改上机测试的重复,现在基本可以做到全频段跟踪,失谐很小。
PCV
2次AGC:
本来并没有打算捣鼓这个,但是在用信号发生器找指定频点的时候发现,无心中把输出开到最大那个档,当把振幅逐渐升高时,虽然是通过输出线辐射出来的,但是收音机会逐渐啸叫、自激。虽然收音的时候不会这样,可我这里已经都是那种分布发射的信号,根本没有强台,现在灵敏度挺高的,假如在有强台的地区,比如天津市天津小说广播那种,或者北京大兴CNR发射台附近,强的一塌糊涂的时候,该怎么办呢。
于是改掉1中放,加入一个1K的取样电阻,把剩下那枚4148也用上,做成2次AGC。一番折腾之后,再怼信号发生器脸上,完全没问题了,甚至连异常恐怖的电力线干扰,都被压制的听不到了。而和不加2次AGC时收听电台比,没有任何可感知的变化。
室内收听结果:
白天只有几个本地台和转播CNR,有几个外省台。除了转播的CNR,其他台信号都不强,或者说很弱,但这个机器和牡丹747,或者数字调谐的机器比起来,灵敏度绝不逊色。
接近傍晚时,逐渐开始热闹起来,大量外省电台陆续出现,远的比如693K陕西新闻,666K天津小说,1512K济南故事,都可以正常收听;隔壁省的比如湖北之声774K,浙江之声1530K,更不在话下。如果某个频率在合适的方向上没有国内电台的话,还可以收到日本和韩国,尤其韩国的不少电台。
其中,不得不说,1116K的台海之声(南平751台发射,600kW)和1593K的CNR,音质是真的好,要不是这恼人的电表咔嚓咔嚓…
最终电路图如下:
全新电池(3.2V)时,静态电流约8.5mA,电池在放点平台期(2.7~2.3V)约6.5mA,电池可以用到略低于1.9V,功放才在开大了的时候出现抖动,但高频部分没有问题,灵敏度能一直保持。(不得不说LED的稳压太厉害)
这是用一个4寸纸盆,收听的效果:
http://v.youku.com/v_show/id_XNTg5ODY4MDY0OA==.html
这是用套件自带的小扬声器的效果:
http://v.youku.com/v_show/id_XNTg5ODY5MTI0MA==.html
视频混剪的比较乱,感谢观看。
楼主还是个没啥基础知识的新手,如有不到之处,还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再次感谢。
补充内容 (2022-9-3 12:34):
感谢老师们指出电路图的错误,修改的在11楼,努力学习绘图工具。 |
评分
-
8
查看全部评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