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4-7-26 10:31:1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zhonggj 于 2024-7-26 10:34 编辑
缓冲级就是用来隔离前后级的,防止后面级影响振荡部分。缓冲一般是忠实的放大振荡的频率,只是做一个阻抗变换,只吸收微弱的信号不增加振荡器的负担,常见的是用射极跟随器来缓冲。
就是说,不管后面的放大电路怎么变化,或者劣化,振荡部分都不应该发生变动、都非常稳定。
发射电路必须保证源的稳定性,振荡电路一定不能收到牵扯影响。
缓冲输出的信号,就随便你处理了,要么直接放大发射,要么多次倍频然后再进行下一步。
倍频这个,只要是非线性电路都会出现非线性失真,比如通二极管或者三极管之后都会有更多的高次谐波出现,后面的电路采用选频放大来提取需要的频率进行针对性的放大。一般考虑谐波的分量强度,选3次谐波是比较折中的选择。如果需要更大的倍频,那么建议多次倍频。
常见的FM调制模式,频偏会随着倍频而增加。比如10MHz的振荡器的频偏是1KHz,那么通过倍频选出90MHz的频率,这个时候的频偏就是90KHz。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多次混频之后,信号会劣化。
而AM/SSB这种幅度调制的,一般使用频率搬移模式,也就是混频来实现频率变换。
补充内容 (2024-7-26 13:28):
。。。。。。这个时候的频偏就是90KHz。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多次混频之后,信号会劣化。
//这里应该是:多次倍频之后,信号会劣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