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2-2-21 09:5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xjw01 于 2022-2-21 10:41 编辑
如下图,电流精度取决于
1、317 自身 Vref 精度,德姨给出的指标是 4%(1.25V 典型值,最大 1.3V,最低 1.2V)
2、电阻 Rs 精度
3、Iadj 大小, 德姨给出的指标是 50uA 典型值,最大 100uA,以最大值计,导致 0.1% 误差
所以如果你期待达到你的毫伏表精度,显然是不太靠谱的
==============================================
以上是您的原话呀。你觉得317做0.05%不靠谱。理由是那些数据指标:4%、50uA、100uA、0.1%、Rs不达标。
我的意思是:
这些指标不是关键点。而在于它们的稳定性,体现“稳恒”特性就可以了。
当他们稳恒,LM317测毫欧,就与你说述的比例法没有太大区别。
在20楼的坛友已经明确说明,恒流源是99mA还是101mA不重要,后期接入标准电阻校准就可以了。
在校准点,如果接入标准电阻显示1.0000V(对应Ro=10欧),那么显示1.2000时,Rx=1.2000/1.0000 *10欧 = 12.000欧
这是就是一个比例式。关键在于电流源的稳定性,以及毫伏表的线性。毫伏表的精度也是没有特殊要求的,也是在接入标准电阻时一次性校准的。手上有标准电阻,测量就方便。
毫伏表的线性问题,对于现在的万用表而言,一般不是问题。以我手上的那些四位半万用表,不管是胜利表,还是FLUKE、HP,用于毫欧表,都没问题,完全可以支持0.05%的测量
我有一台固为的电源,可以以恒流方式输出。配合4位半的表,直接测到微欧级,在不校准前,就是伏安法,如果用标准电阻比对,那就近似比例法。
楼主想采用原始的伏安法测量,R = U/I,当然要考虑U和I的测量精度。他们的精度,要么参考厂家的指标,要么采用楼主者自己标定调校的结果。
即然你现在也认为317做0.1%也是有可能的,那么数据手册上的那些指标问题,已基本达成一致。我只是再强调一个观点,317恒流法测量毫欧电阻,也可以近似看作比例法。想精度再提升一点,定期做个校准也是有必要的。
对于这类问题,我比较关心的:
如何制作、实验,如何思考问题,而不是仪表要做得多么高级。比如说,以前做那个6位半的LTC2400,我发现采用电脑主板上的贴片电容做电源滤波,对测量有影响,具体如何影响,一直比较模糊。这次测量独石电容漏电,发现漏电非常不稳定,电流噪声极大。此外,如果有轻微的温度变化,就会产生巨大的电流。
再比如,前几年,为了测量大地磁场的变化,做了一个积分器,发现电容电压稳不住,只能保持几十分钟,我以为是PCB板漏电,后来忙,没有继续调试。这次花费3周时间测量漏电问题,这才发现,当年的漏电,是自锁开关引起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