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3-12-5 19:26:2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老郑小烧 于 2023-12-5 19:28 编辑
之前在其它帖子说过,详细算法等单独开帖再说,这里说下基本逻辑:
先测量裸表头的线性,得到一组(理论角-实际角)拟合方程式,然后用分度函数计算某标尺读数对应的理论偏转角,通过这个理论角,用拟合方程式计算校正后的偏角,这个角就是绘制角。
比如,用0uA、5uA、10uA、15uA、20uA、25uA、30uA、35uA、40uA、45uA、50uA标准电流驱动表头,然后测量它实际的偏转角,这样就得到11组数据,这11组数据可以得到10个线性方程。想校正某个理论角时,就查询这个角归哪个方程管(这事儿公式做不到 ),然后用这个方程计算校正后角就行了(等比插值)。显然,实测的点数越多校正效果就越好(微分原理),对于MF47或大多数表来说,若不嫌麻烦最多能测量50个格,建议测10个(不算零点)就够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