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2-11-26 11:06:38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这个电路的R1只是直流负载,应该是一个10W的大电阻,在有的场合应该是电感。实际输出的是R5为喇叭,8欧阻抗,喇叭是没有直流听过的。喇叭阻抗与R1并联后的总阻抗是输出管的实际负载。
这个电路的最大问题是阻抗不容易匹配,而甲类状态下不匹配带来的失真就会否定了作为音频放大器的本意,该电路作为电磁振动输出的工业应用或许可以。
音频放大及功放输出电路,发展路线大概是:单端甲类变压器输出、变压器推挽输出、变压器倒相OTL、自举分压互补OTL、OCL、桥式推挽,,,(不一定准确,以书上为准,这里是脑子里的)。
1楼的电路如果是R1直接作为输出的话,则是无变压器甲类,应该是最早就被放弃的电路(不匹配、效率低、失真大);而以R5经过隔直电容C得到音频的,其实是另一种单管单端OTL电路,R1应该是一个大电感,这种方式在胆功放OTL电路是有人用过的,本坛有过资料帖。其实在修理收音机牛入牛出的推挽电路时也是一种临时应急修理方法,在不想绕输入牛(初级断线)的情况下,把次级通过电容挂到推动管C极,C极接一个1~2k电阻或音频电感相当于用该电阻并在断线的初级上,但通常手头又没有这种电感,所以用电阻。
问题是有变压器的功放最为流行,德国人最早发表的OTL电路需要高阻抗喇叭,到今天看并不能形成主流,同样,1楼的隔直电容并联负载方式也不可能成为主流。但有爱好者想尝试一下可以理解。
总起来说,玩功放、收音机的,不应该惧怕、排斥变压器输出牛,通常制作的音频牛频率上限达到12K、15K应该很容易,专业制作的可达60K,还要防高频自激(书上说的),收音机上的小牛其高端频率大多在11k以上(低电压书上),关键在于低频下潜到多少,100?80?(指胆机功放)。
变压器的作用并非被研究得很彻底,尤其是音圈振动到最远位在定位折环的弹性力复位下,可能还有反电势的作用(电子报90年代发表过短文,被编辑加编者按),这一点少有朋友注意过;关于阻尼系数也有实践与理论分析出入较大的地方;关于推挽变压器内部存在 电磁畸变(因快速磁通换向)(电子管扩音机书上说的)但实际上大家都听不出来这种现象带来的失真,因此很多方面都没有唯一的解释。
以上是借楼主题目的议论,不当之处请指正,提前谢谢!不喜勿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