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石收音机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分立元件

一个三极管电压计算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5-29 11:37:3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木匠手算了一下。   
EE14B658-E0C3-4F65-BA2B-00E97EB5CF7A.jpe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5-29 12:52:26 | 显示全部楼层
搭个电路实际测,就能消除很多疑问

2只管子几个电阻的事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5-29 13:15:4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依依不舍 于 2021-5-29 13:27 编辑

r1/(r1+r2)x12=3.99v
(3.99-0.6)/r3=0.00339a
0.00339x(r3+r5)=6.78v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5-29 13:47:20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于这个电路争论很大,我又仔细地考虑了一下,发现问题在我们都把他作为放大电路在讨论,实际情况是这个电路是一个振荡电路(暂且这样描述)。前面已经分析这个电路是一个电压串联负反馈电路,增益约为2倍。假设T1的放大倍数即使只有20倍,对于电路给出的元件数值计算可以得到,T1的基极电流大约为0.15ma。当接通电源之后T1的基极可以获得大约3V左右的电压,(具体过程用T1的输入电阻和R2并联可以算出T1基极的分压点电压)T1导通T1的发射极大约为2.3V的电压,T1发射极电流可以上升到2.3ma左右。问题在于不等T1的电流上升到2.3ma,只要T1的集电极电流达到0.1ma,T2的发射结电压就会达到1V,满足T2饱和导通的条件,T2的集电极电压会快速上升,带动T1的发射极电压也快速上升,当T1的发射极电压超过2.3V的时候,T1开始截止,T1的集电极电流下降,T2的发射结电压也下降,T2退出饱和状态,T2的集电极电压下降,T1的发射极电压也下降,直到T1重新导通,再次重复这样的循环过程。所以在T2的集电极输出的是幅度变化的电压,具体情况可以用示波器观察,输出信号的频率根据使用三极管的不同会得到不同的频率,和三极管的性能参数有关。如果在输出端用万用表测试得到得到电压值是万用表系统根据输出波形为正弦波波形换算得到的有效值。这是个人的分析,供大家参考。
回复 支持 0 反对 2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5-29 14:17:3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w6955 于 2021-5-29 14:20 编辑

这个基本不需要计算,也不要什么都计算,假定β》100 比如1000以上,那摩:
dl.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5-29 15:03:04 | 显示全部楼层
在这电路中t1t2连接成直流负反馈电路 假定管子是正常的就可以标出各点电压

又因为t2 基极接t1集电极 显然t1电流将小于小于 t2 电流, 忽略t1电流

可以得到Ir3 = 3.3ma   那么V = 6.6v。

204757jpnalfl2vafwbhvn.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5-29 15:03:34 | 显示全部楼层
3042775020 发表于 2021-5-29 13:47
对于这个电路争论很大,我又仔细地考虑了一下,发现问题在我们都把他作为放大电路在讨论,实际情况是这个电 ...

振荡器的定义是什么?
振荡器就是一个加上正反馈的放大器,因此无需输入信号就能有输出。
再来看看主楼的电路,明显是负反馈,何来振荡?
如果说输出端会有信号,那也是零点漂移,什么放大电路都有,只不过轻重而已,零点漂移的信号也不是正弦波,而是一个微弱没有规律的信号,除非你的环境温度什么的按照正弦规律变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5-29 15:05:2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3042775020 发表于 2021-5-29 13:47
对于这个电路争论很大,我又仔细地考虑了一下,发现问题在我们都把他作为放大电路在讨论,实际情况是这个电 ...

您的看法是电路从接通电源瞬间,最后电路的状态振荡,不稳定。可是前面的朋友计算最后电路达到稳定,T1的发射极电流约60微安。按照您的分析过程,假定T1的发射级电流从0.1ma走向截止,可是从0.1ma减小到0.06mA的时候,电路到达了平衡态,干嘛非要奔向0ma呢?这个电路最后达到稳态,结果是收敛的。即使瞬间T1的小于0.06ma,它也会转身向平衡态0.06ma靠近。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5-29 15:16:1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一个常见的直流负反馈对,电路有一个稳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5-29 17:35:40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各位老师加分鼓励,周末有空,打算实搭电路看看结果。
手里只有3包管子分别是C1815,S8050,S8550。遂打算用后两者,在面包板上搭。
南孚新买的,电压有点高,每节1.6V,又凑了一对用过的电池,最终电源电压在12.2V左右。
直接测量V点电压为7V,后测量8050(T1)的be压降约546mV,测量8550(T2)的be压降约622mV。

如果按照这个压降数值计算,R3电流3.5mA,R4电流62.2μA,8050测量hFE是320左右,T1基极电流忽略,所以R5电流约3.48mA,最终导致V点电压约为7V。
拔掉8550(T2)后,8050(T1)的Vbe达到667mV。

t1.jpg
t2.jpg

评分

2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5-29 20:04:38 | 显示全部楼层
bumk 发表于 2021-5-29 17:35
感谢各位老师加分鼓励,周末有空,打算实搭电路看看结果。
手里只有3包管子分别是C1815,S8050,S8550。遂 ...

麻烦层主全用新电池做一组结果。我担心你掺的旧电池内阻会对结果有影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5-29 20:20:1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onesword 发表于 2021-5-29 20:04
麻烦层主全用新电池做一组结果。我担心你掺的旧电池内阻会对结果有影响

等得空。
不过这整个电路电流才4毫安左右吧,不太可能有影响,所谓旧电池也就1.4伏一节,用了两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5-29 20:20:59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54楼层主的实验。证明我的分析基本符合实际电路运行情况,T1处在震荡情况时发射结电压会比三极管处于放大区域时的电压低0.1到0.2V,我们在判断超外差收音机的本机震荡是否起振时也是可以采用测量本振三极管的发射结电压是否比正常导通电压低0.1到0.2V,来判断电路是否已经起振。这是由于发射结二极管对振荡信号产生非线性整流的原因。在你去掉T2以后,T1振荡停止,T1的发射结电压恢复到667mv,也就是管子回复到线性放大区间。电路的输出端是否有幅度变化的信号可以用示波器测量观察。欢迎大家继续讨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5-29 21:11:2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种PNP,NPN复合电路在音频放大器中很常见。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去看人民邮电出版社的《音频功率放大器设计手册》,Douglas Self 著,这本书对这个负反馈对的应用有详细介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5-29 21:46:19 | 显示全部楼层
3042775020 发表于 2021-5-29 13:47
对于这个电路争论很大,我又仔细地考虑了一下,发现问题在我们都把他作为放大电路在讨论,实际情况是这个电 ...

还在这章口就莱呢?你自己先前都说了这是个负反馈电路,这会儿又来扯什么振荡,你倒是说说负反馈电路产生振荡有什么必要条件?说不上来就别在这丢人现眼。
你的所谓“分析”不过是书本上对负反馈闭环过程的文字描述,要是这么反馈一轮下来就变成振荡器,天底下不知得有多少功放和稳压电源立马变成大功率的振荡器,设计师和生产厂家都别想混饭吃了。还以为自己理论分析很到位是吗?知不知道丑字怎么写?
仿真图挂在那儿一整天了,装没看见,还叫人家拿示波器测给你看,你谁呀?测出来要是没振荡,你到时还打算章口就莱啥玩意?信口雌黄、睁眼说瞎话的主儿,没资格要求别人跟你认真讨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矿石收音机 ( 蒙ICP备05000029号-1 )

蒙公网安备 15040402000005号

GMT+8, 2025-5-7 11:41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