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20-9-23 17:36:38
|
显示全部楼层
纸上谈兵,再跟一帖:
用6922+12BH7直偶的架构,通过仿真,输出267VPP时,THD<1%,在没有环路反馈的情况下,这个结果是不错的。
6922工作条件: Rk=100K, Ra=47K, Vb=180V, -Vk=460V,Ia0=2.3mA
12BH7工作条件:Rk=7.7K, Ra=36K, Vb=388V, Ia0=5mA
300B工作条件:OPT=5K,VB=420V,Vg=-95V, Ia0=40mA,Po=37W。
关于NFB在哪里设置的问题,之前是考虑环路,以得到一个比较多的DF值,现在看来未必了。比如烟版的一款单端,将着眼点放在推动,结果实际听音很好;而我自己也有类似的听音经验--805单端,环路NFB实测指标不错,就是听起来不如那些没有大环NFB的,岂不怪哉!所以我认同烟版的玩法,最后还有耳朵收货这一关!
楼上老大的问题,我的看法如下,请各位斧正:
1、由输出功率,选择电路结构(单端OR推挽)、功率管、VB;
2、计算功率管工作点、OPT规格;
3、选择输入级、推动级的管子。通常第一级提供增益,第二级主要是关注动态和线性,第一级由于动态很小(本例<20VPP),失真基本上没问题;
4、由音源输出电压,确定闭环增益,进而计算NFB系数;
5、由上述第四点,确定输入级的工作点
在整个设计中,工作点的选取要兼顾动态、线性、屏耗,作负载线时要合并下一级输入阻抗(音频范围就是考虑偏置电阻)。对于增益较大的管子,其米勒电容有可能会影响前级的高频响应,这个是要关注一下的。我之前曾经用6J8替代EF86,高频衰减非常明显,外围电路需要重新设计。
下一步就是作业验证,国庆节开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