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石收音机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wuyuanzhen2010

一个奇怪的一大把人坚持不纠正的谬论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0-9-5 16:12:31 | 显示全部楼层
飞蟾 发表于 2020-9-5 10:59
其实我想说的是附录2里的这个电路,原书已经作了较详细的解释。您贴的图8-11只是负反馈而不是自举。

啊! 对对对....是我匆匆忙忙搞错了, 找的位置不对 . 附录2那几张图都是:
讨论03.jpg

平心而论, 这本书虽然在"共射组态"这一个问题上有不恰当的叙述, 但是作者的态度还是严谨的, 这些电路为如我一类的这些业余爱好者提供了很好的参考资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9-5 17:09:1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6na 于 2020-9-5 17:13 编辑
飞蟾 发表于 2020-9-4 23:01
自举电容这东西,说成“共集变共射”纯属基本知识没学到位(尤其是微变等效电路没学好),并且没有真正 ...


先生前面说的都很好。最后一小段,不是满分了。
真的是举高电压。
说跌破地板,这就错了。
类似于附加了一个直流电池,举高是单方向的,不是放大。如果没自举电容,负半周可以跌到地板,有自举电容,负半周只能跌到1楼2楼或3楼了,反正不会比没自举电容低,只会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9-5 22:15:25 | 显示全部楼层
MF35_ 发表于 2020-9-5 13:13
说实话啊,我一直很反感将一个电路定性为“某某组态”,比如共基、共射、共集。因为一个实际电路有可能输入 ...

借您的等效图添点油加点醋:
讨论04.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9-5 22:40:16 | 显示全部楼层
冰岛 发表于 2020-9-5 21:42
何为共射,何为共集?在讨论OTL功放的自举电容时,必须把概念搞清楚,否则讨论不出结果。对于放大器来 ...

您说我赞成, 我是原则赞成, 还有"但是"呢, 您看我的原话是" "有功夫把电路搞对称比什么都强", 从原则上讲是对的, 但是, .....", 您看我这一个"但是", 后面是明显转折语气;

关于组态, 还是要借MF35_的图添油加醋说话:
讨论05.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9-5 23:13:19 | 显示全部楼层
wuyuanzhen2010 发表于 2020-9-5 22:40
您说我赞成, 我是原则赞成, 还有"但是"呢, 您看我的原话是" "有功夫把电路搞对称比什么都强", 从原则上讲 ...

说个稍有点儿离题的现象:约莫以80年代为分界,这之后的教材逐渐采用“受控电流源”的概念来讲解单管放大电路;而在这之前的教材虽然也讲“微变等效”(当然不一定是这名字,不少书上叫做交流小信号电路),但“受控源”这概念还没引入,画等效电路时直接在三极管的位置画个电流源(独立源)了事。
虽然只是个不起眼的细节,但这后一种讲法无形中似乎容易混淆谁是因谁是果、谁是有源(active)谁是无源(passive),大概也正是这样才闹出把R4上的电压当作“信号源”、把BG1反而丢掉不管这样的“分析方法”。“源头”都找错了,接下来讲啥都不对劲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9-5 23:43:1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MF35_ 于 2020-9-5 23:51 编辑
冰岛 发表于 2020-9-5 23:00
你在图上写的这些,论据是什么呢?你说AD也就是R4不是信号源,那么对于两个功放管来说,信号源又是谁?您 ...


我觉得您把器件本身的阻抗,和网络端口看到的“视在阻抗”搞混了,器件本身的阻抗不会变,但对于一个端口来说,看到的阻抗,取决于端口两端的电压和流过端口的电流(参考放大器输入阻抗和输出阻抗的定义),是“视在阻抗”,或者“等效阻抗”,而非取决于端口外部连接的物理阻抗大小。

这里R4的电阻是不会变,但是对于BG1也就是推动级来说,它的Ic没有变化(取决于Ib),但是集电极的电压Vc却大于Ic*(R4+R3),因为R3上叠加了RL上的电压,注意这里BG1的负载是R4+R3,那么对于推动级来说,它对于负载的“视在阻抗”就大于R3+R4。

虽然我不反对“共射组态”的说法,但我也反对把整个电路当作“共射组态”,因为只有R4上的电压对于后级来说是“共射”,而R4上的电压只是推动级输出电压的一部分,当然,您也许觉得这部分占了推动级输出电压的绝大部分,这么理解也算是成立。

但我觉得虽然存在部分“共射”,但这个电路最早被称为“自举”电路是有原因的,就是提高功放级的输入阻抗,提高推动级的负载电阻,降低推动信号功率的浪费(因为射随形式的功放是需要一定的功率去推动的),至于那存在的部分“共射”,我觉得只是看问题的角度不同,一体而两面,毕竟共射形式的功放,需要的推动功率小,这和前面的“自举”其实是殊途同归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9-6 01:49:2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wuyuanzhen2010 于 2020-9-6 01:56 编辑
冰岛 发表于 2020-9-5 23:00
你在图上写的这些,论据是什么呢?你说AD也就是R4不是信号源,那么对于两个功放管来说,信号源又是谁?您 ...


嘿嘿....信号源还真的就是推动管BG1, 您看, 咱们先说正半周BG2, 当然负半周BG3其实也是一样的, 不过咱们就先说BG2, 我们不考虑R5, 因为它两端是大电容, 那就相当于它没有, 假设没有自举, 就是上面那个图,  那么推动管BG1的负载就是(R4+R4)与(BG2+ß2*RL)的并联, 所以交流信号分成两路入地, BG2自然是共集接法无疑; 现在加上自举, 我们要注意一点, D点的电压是从何而来的? 它是由A而来的, 也就是说, 如果不是因为推动管BG1而产生了UA, 那么UD就无从产生, 所以, D永远比A要低一点, 就RL而言, 那就是URL也就是UC=UD永远比UA低一点, 也就是说电压放大倍数永远略小于1. 然而, 由于有了自举, UA本身却比没有自举升高了, 这是因为由于有了UD, 使得R4+R3的这一路的R4两端的电位差变得几乎相同, 也就是交流阻抗大大增加了, 从而大大减少或者几乎没有了信号电流, 那么在这种情况下, 相当于BG1的负载仅剩下(BG2+ß2*RL)了, 也就相当于对BG1而言, 负载变大了. 电流不变, 负载变大, 则UA也变大了, 所以自举在本质上是一个正反馈.

但是您也许会说, 就单从BG2的三个极来看, 把R4看成是BG2的基极和发射极之间的信号源又有何不可呢? 不可的原因是, 作为信号源或者名义上的信号源, 总要以其中的一端为参考点, 另一端相对于这个参考点上下波动, 但在自举电路中, UD本身却是因为UA而产生的, 它是一个果, 而不是一个因, 它是跟随UA波动的, 换句话说, R4两端的电压差永远是极小的, 所以R4两端的电压是推动BG2的信号源, BG2的负载电阻RL的电压URL的来源仅仅是UA, 所以, 仍然应该把推动管BG1的输出"UA--接地"看成是BG2的信号源, 其中"接地"和RL了BG2的集电极, 我们说没有改变共集电极组态, 就是从这个角度来说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9-6 09:48:38 | 显示全部楼层
实验.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9-6 10:06:5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MF35_ 于 2020-9-6 10:15 编辑
wuyuanzhen2010 发表于 2020-9-6 01:49
嘿嘿....信号源还真的就是推动管BG1, 您看, 咱们先说正半周BG2, 当然负半周BG3其实也是一样的, 不过咱 ...


我觉得吧,您和冰岛老师的看法,基本上都没问题,我说了,只是角度不同。

射随电压放大是小于1的,并非等于1,所以R4上还是有一定的电压,那么只要R4上有电压,它里面就有电流流过,根据戴维南和诺顿定理,就可以在BG2的BE之间等效出一个源(这个等效是吧BG1和R3以及从RL得到的反馈全部归一化后得到的唯一源,注意,我这里说的不是把R4当作源,而是把R4周围对信号产生影响的电路全部等效到R4两端作为源),此时如果把BG2的E极当作参考点(因为源已经等效在R4两端了,也就是BE两端,所以原先的参考点可以被改变了),那么RL此时是接在CE两端的,“共射”成立。

由于R4上的电压很小,对于功放电路来说忽略也是可以的,那么此时您说的就成立了。

电路分析的时候,进行源等效是很有用的,把源等效在合适位置,可以简化分析和计算,但不管你怎么等效,你最终会发现计算结果是一致的。

其实大家不同观点之间的本质并没有什么不同,最终得到的结论都是整个电路提高了增益,那么这个提高的增益是哪来的?就是从R4和R3上抠回来的,怎么抠,自举啊,您看,不是一回事吗?

所以,干嘛争论的这么激烈呢

最最最最关键的------我觉得只要大家做出的交流等效图一样,那么对电路的理解就是一样的,概念上的说法,真的无所谓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9-6 14:49:2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wuyuanzhen2010 于 2020-9-6 14:58 编辑
MF35_ 发表于 2020-9-6 10:06
我觉得吧,您和冰岛老师的看法,基本上都没问题,我说了,只是角度不同。

射随电压放大是小于1的, ...


这个....就"学术"问题进行"激烈的争论"是好事嘛, 如果自己往脸上贴一点金说这就是"学术"问题的话, 是吧?

是的, 角度不同, 我之所以赞成"上无二厂收音机组"以及其它有关"并未改变组态"的观点, 其关键在于, UD本身是由UA通过自举而来的, UD本身是UA的"果", 所以R4上面那点可怜的电压不构成"源", "源"只能是UA和"接地"(我没有只用"地"这一个汉字, 是因为"地"和"D"几乎谐音, 容易造成混淆), 但是如果您"把R4周围对信号产生影响的电路全部等效到R4两端作为源", 那么, 这确实也属于一种思路, 从"提升了增益"这一个最终结果看是一样的. 我感觉其实您也是赞成"并未改变组态"这一观点的, 只是认为"改变组态说"从另一个角度上说也可以不排斥, 如果是这样的话, 那我也不反对, 嗯嗯, 不反对, 不反对, 嘿嘿嘿嘿....不过您的等效图画得太好了, 我还得继续借用添油加醋, 多谢多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9-6 15:12:5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wuyuanzhen2010 于 2020-9-6 15:19 编辑
冰岛 发表于 2020-9-6 11:42
说BG1是信号源?BG1工作在典型的共发射极状态,这点您如果没有疑问,那么接下来就要说说BG1本身了:三极 ...


还是要借MF35_的图继续:
讨论06.jpg
您看, 在下面那个"无自举, 加恒流源"这一图中, 谁是"源"呢? 无疑是"UA和接地"(我没有只用"地"这一个汉字, 是因为"地"和"D"几乎谐音, 容易造成混淆),去掉恒流源, 改为自举, 则R4+R3这一路和有恒流源时的情况实质上一样, 都是"交流阻抗极大", 因此, R4+R3这一路仍然可视为不存在, 则"源"仍然是"UA和接地"....

但是, 这里要说一个但是, 我也对我的观点做一点表述上的修正, 诚如MF35_所言, 如果在有自举的情况下, "把R4周围对信号产生影响的电路全部等效到R4两端作为源", 那么, 认为"改变了组态"这一说法从另一个角度上说也可以不排斥, 而"提升了增益"这一最终结果是一个事实, 这样, 我们就"求同存异"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9-6 16:07:50 | 显示全部楼层
冰岛 发表于 2020-9-6 15:49
加恒流负载的情况,还真的跟使用电容自举的情况不一样:BG1使用恒流负载的情况,R4是不存在的,而恒流负 ...

您说: "在使用自举的情况,R4与BG2、BG3发射结是并联分流关系,这时BG2、BG3的基极电流变化则完全取决于R4上面的电压变化,而与BG1的集电极电流变量无等量关系。" 我认为这句话, 尤其是其中的"这时BG2、BG3的基极电流变化则完全取决于R4上面的电压变化"这一论点是我们分歧的关键中的关键. 我的观点是在有自举的情况下, UD是UA的"果", 所以UAD不是源. 这样, 我们只能"搁置分歧, 求同存异"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9-6 18:27:58 | 显示全部楼层
抓住根本区别,晶体管放大电路的组态是根据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公用了哪个电极来决定的。自举电路在没有信号输入的情况下是不起作用的,这可能是问题分歧的焦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9-6 18:29:26 | 显示全部楼层
另外补充一句,我始终没有看到过“自举电路改变了晶体管的组态”这个说法,可能是我看的这些资料比较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9-6 19:10:33 | 显示全部楼层
牛哥土炮 发表于 2020-9-6 18:29
另外补充一句,我始终没有看到过“自举电路改变了晶体管的组态”这个说法,可能是我看的这些资料比较少。

可参看24#楼资料, 另又见:
讨论07.jpg
讨论08.jpg
讨论09.jpg
讨论10.jpg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 提出详细分析的纠正意见的也是上海无线电二厂, 而且是以整个"收音机组"的名义撰写的文章, 这就不是一般的了:

讨论11.jpg

只要我们反复阅读专文, 认真学习领会, 就能感觉到, 虽然"改变组态说"曾经流传甚广, 但是, "组态未改变而交流阻抗增大带来了增益"这一分析是更加合理的. 当然, 不同的意见仍可以继续各自保留, 并继续研究, 一时不能达成一致, 可以搁置争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矿石收音机 ( 蒙ICP备05000029号-1 )

蒙公网安备 15040402000005号

GMT+8, 2024-5-1 15:10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