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0-3-15 10:34:57
|
显示全部楼层
测试的结果不同是因为测试的环境改变了,在这里,扫频仪没有变化、被测电路没有变化,但是你的探头变化了,元件参数的变化、探针结构的变化、甚至你挪动测试器件和连线造成的变化,都会导致曲线不同。我在前面说过,不管是什么样的探头,都有寄生电容和电感存在(从探针看进去的等效电容和电感),缩短探针长度、减小接地线长度、选择优质的二极管或其他元件、精心设计探头的结构,只能减少寄生电容和电感的值。当探头接入被测电路后,寄生参数成了电路的一部分,造成谐振曲线不同很正常!这种现象是客观存在的,几乎所有的测试都会遇到类似的问题。
结合你这里的测试,看照片应该是一个中周,我们再来分析一下。中周形成的谐振电路应该是一个并联谐振回路,并联回路对外呈现较大的谐振阻抗,对这种并联回路测试时,扫频仪的信号输出端要与这个回路并联、检波器也要与这个回路并联。因为并联,所以会产生一些效应、比方说信号发生器与测试电路之间的匹配,看你测试的图片,估计没有这方面的操作。扫频信号输出端的输出阻抗是与谐振回路并联的,谐振回路起码是几十K,而扫频仪内阻只有50欧姆,很显然严重失配,谐振回路高的谐振阻抗完全无法展现!再就是探头,因为探头的寄生电容并联在谐振回路,将会降低谐振频率,探头不同,频率改变值也不同。这里只是简单地提及阻抗配接、寄生参数、负载效应......。
你的这种操作只是简单的测试一下中周,估计一下它们的Q值、确认一下谐振频率,进行一些预测,这种测试不可能将器件的真实曲线弄出来,尽管如此,还是有用的。需要更好的结果,还是接入电路之后、进行必要的配接、对仪器进行必要的设置,才能获得好的效果。
各位朋友都用上了正规的仪器,测试可不是用电子秤测量体重,要做到好的效果,确实会有许多讲就!重温基础理论、多多进行实践很有必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