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zxj1728 于 2017-7-28 19:40 编辑
说起来人对声频的的响应,想起来一个故事:说的是我们坛子里的一位发烧友搞到2只进口的号角高音,号角的那种凌厉发声让他措手不及,于是就把高音接上功放用信号发生器做信号源,对号角音质进行老化(煲),大音量高过10KHz的音频放在阳台上的号角高音正对着楼下小花园,花园里依旧一群老头老太太在练功聊天打太极,不一会老头老太太们就出现了骚动,就是这种高频的声频对她们产生了刺激,虽然她们什么也听不到,高音频实实在在的会对她们的听觉及神经系统产生影响和危害,一大群老人全部中招,她们有惊慌、有诧异、有莫名其妙的耳涨、耳疼,一个个带着不安和恐慌离去,可能到现在她们也未必知道那次奇遇的罪魁祸首就是一种听不见的声音。这个故事让我们思考一个问题,我们做音响设备的指标与实际应用还是存在误区,我本人也测过高音的阈值,小音量的7000以上的就听不到,高分贝的10KHz 的声频听不到了,不妨有兴趣的坛友都对自己的高频响应做个测试,尤其是60岁以上的需要测一测,免得以后评价音响听感说人家机器高音不足。说到这里,我们不能不说一下我们的还声系统的指标,我们做胆机的标准过于苛刻,甚至远远超出人的听力的阈值,那么我们找找什么乐器可以发出20Hz 的声音呢?-------没有,什么乐器能够发出20KH的声音,----也没有。既然没有这种声音,甚至有我们也听不到,那我们却孜孜不倦的追求的高频和低频指标应该在一定范围之内,好的音响或胆机高保真的指标还是比较靠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