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石收音机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龙虾2

Q值新话题讨论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7-4-6 00:41:42 | 显示全部楼层
在讲下一个Q值新话题时,我再解释一下上面用过的数学模型。

可能有的人认为我完全没有考虑频率对损耗的影响。但我一开始已经说了“另一类损耗是与电压平方正比的”,我是用电压来评估这类损耗的,电压就已经包含了频率因素。

频率主要是这样影响损耗的:

频率升高-->磁场变化加快-->电场增强、电压升高-->损耗增大

所以用电压来计算分布电容损耗就已经把频率因素包含进去了!没有包含全部,但包含了大部分。

这是可以心算:频率升高,(电流不变下)电感两端的电压就要升高,并联电阻的损耗就要加大。(电流不变下)无功功率随电压1次方升高,电阻损耗随电压2次方升高。所以频率升高,分布电容介质损耗的升高比电感的无功功率快1次方。

坛内大部分Q值数据我都进行过拟合。实际是快1.2--1.6次方。但无论如何,1相对0.2或者0.6总还是大部分。正因为我把大部的损耗都估算在内,所以才得到比较吻合的曲线。

这个数值越大,曲线右边下降得越快,却始终不影响一个定性结论,就是如果想提高高端Q值,就要降低分布电容损耗,降低电感量。

从微观上看,当介质内部的每个点的电场都在增加,每个点的损耗都将随场强的2次方增加。频率不变只升高电压就是2次方,加上频率升高很可能是2.2--2.6次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4-6 10:23:04 | 显示全部楼层
应该知道频率对介质损耗的最大最主要影响,是因为电场强度的增加,其它方面都是次要的。

譬如4倍的频率,要保持无功功率不变,电感上就是0.5倍的电流和2倍的电压。2倍的电压对应着介质上各个点的2倍场强,仅此一项就带来4倍的介质损耗。

这笔帐似乎有点复杂,但所有与电压平方成正比的损耗都可以等效为一只电阻,用无功功率除以损耗功率就是Q值,频率的最大最主要影响就已经包含其中。

说把R2当成常数不准确,这还说得过去。但我不明白为什么有“误导”和“一意孤行”的说法,只好从不同角度来重新解释。

---------------

导致介质损耗的直接原因不是频率,而是场强。频率是间接的宏观的原因,场强是直接的微观的原因。我们不能把直接原因与间接原因加起来一起算。

正如甲把一百元交给乙再转交给丙,丙得到的一百元宏观上是甲给的,微观上是乙给的,你总不能把两者加起来算,认为丙得到二百元吧?就是这个道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4-10 13:07:4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龙虾2 于 2017-4-10 13:13 编辑

接下来讲磁棒线圈,对制作有重要指导意义。选用优质磁棒、优质导线不是新的话题,不多说了。这里讲降低磁棒损耗的绕制方法。

磁棒都有一定的导电性,线圈里也有电场,所以磁棒在线圈里,除了磁损耗还有电损耗。人们说得多的是涡流损耗,但其实还有漏电损耗。线圈两端的高频电压透过绝缘层施加在磁棒上,在磁棒的轴线方向上形成漏电电流,产生损耗。漏电损耗比涡流损耗大很多倍!
061.jpg

根据电磁场理论,变化磁场产生涡旋电场,涡旋电场产生感生电压同时也产生涡流损耗。从感生电压的大小就大概知道涡旋电场有多强。

例如2米导线绕成线圈,两端距离3公分,感生电压1伏。那么就是涡旋电场在2米导线上产生1伏,涡旋场强=1伏/2米=0.5伏/米。

而这1伏电压又反过来施加3公分的磁棒上,轴向的电场强度=1伏/3公分=33.3伏/米。

轴向场强是涡旋场强的66.6倍!这是大概的估算,没有具体到位置点上,但足以说明轴向场强比涡旋场强大很多。所以漏电损耗比涡流损耗大很多倍!

漏电损耗就是高频电流透过绝缘层穿过磁棒,从线圈的一端到达别一端所产生的损耗。本人认为这是新的话题,以前没看到过有关资料。

顺便普及一下:由电荷产生的电场是保守电场,电力线从正电荷出发,到负电荷上结束。由变化磁场产生的电场是涡旋电场,电力线无始无终,一圈一圈的。

磁棒漏电损耗的原理如中间的电路图,可简化为右边的数学模型:
062.jpg

所以想绕制高Q值的磁棒线圈,除了选用优质材料之外,一是导线不要紧贴磁棒,二是线圈两端要拉开距离。导线离开磁棒可以让电容变小,拉开两端可以让电阻变大。

成品收音机都是在合理的成本下做需要的Q值,不会不计成本地做最高的Q值。短波磁棒线圈把两端拉得很开,但一般不加绝缘层:
063.jpg

中波磁棒通常会绕在骨架上,不间绕:
064.jpg

但也有分组拉开距离的,配高Q值的空气电容使用:
065.jpg

如果想把Q值做到最好,就应该垫低损耗的绝缘材料,如聚丙烯吸管等,再间绕拉开两端距离,象这样:
066.jpg
067.jpg

2009年发过一张照片,发现松松垮垮绕的线圈输出最大,因为它合乎原理的:
069.jpg
原贴网址:http://www.crystalradio.cn/thread-94966-1-1.html
当时有不同的解释,也有人认为这样散开是最大败笔。但试过几种绕法中,就是这样输出最强。现在有准确的解释:拉开两端可以降低磁棒漏电损耗。

(实测数据待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4-14 13:13:56 | 显示全部楼层
继续学习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5-27 21:21:34 | 显示全部楼层
龙虾大侠的探究精神令人敬佩!!!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5-27 22:08:3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是来学习的!探究精神值得佩服!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5-27 22:43:24 | 显示全部楼层
龙虾大师的分析文章百看不厌,值得学习!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矿石收音机 ( 蒙ICP备05000029号-1 )

蒙公网安备 15040402000005号

GMT+8, 2025-5-1 05:46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