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不停留 发表于 2025-3-11 11:22:35

ym78321 发表于 2025-3-11 11:17
谢谢您对上述猜测的肯定!俺是通过这两个贴学习,见识到以前不曾想到的了。

俺甚至觉得,这是对传统单 ...

是的。。但我不能再说了,再说就等于公布线路了。


如果大家都跟你一样正经认真来探讨,多好。

ldscool 发表于 2025-3-11 21:03:08

本帖最后由 ldscool 于 2025-3-11 21:07 编辑

本来讨论就应该这样,奇奇怪怪的阴阳怪气,我还想着来水点经验,没想到上来就被扇几耳光,扇得我都有点蒙了。后面发现从根本上,就是只有立场,没有是非,拼命给你下定义,,吓得我赶紧收声。
咦?后面编辑了?是自己也做出来了吗?互联网的记忆呢?

AT001 发表于 2025-3-22 22:38:14

大家似乎都没注意,这绝不仅仅是失真问题。先说失真,如果失真超过一定数值,这个认定的所谓大功率输出没有任何意义,这种探索也是失败的。

再说屏耗,输出一个失真合乎高保真要求的,和屏耗大小非常接近的功率,有这个可能吗?我反正是第一次听说电子管放大器的效率(无论什么电路形式)可以接近100%。用能量守恒来解释,南辕北辙。

jupeter 发表于 2025-3-23 01:22:49

本帖最后由 jupeter 于 2025-3-23 02:00 编辑

AT001 发表于 2025-3-22 22:38
大家似乎都没注意,这绝不仅仅是失真问题。先说失真,如果失真超过一定数值,这个认定的所谓大功率输出没有 ...

好多人一说起功放级的效率,例如乙类推挽的78%,就想着拿输出功率除以功放管管子的屏耗之和,这绝对是个误区。实际上我们在比较各类功放级的工作效率时,指的是输出功率与该级输入的电能之比。这里输入的电能指的是直流高压的电压有效值与电流的有效值之积,而没有转化成有用输出功率的22%那部分,则是通过屏极变成热量耗散出去了。不言而喻,乙类推挽级,屏耗只占小头,输出功率才占大头!只有在计算功放的总体效率时,才要考虑管子的屏极发热耗电、灯丝的耗电、各个电阻的热耗、输出牛的铁损和铜损等。所以屏耗只是计算总效率时分母各项当中的一项。结论:甲乙类功放级的效率相对较高,输出功率完全可以超过两个管子的最大屏耗之和。管子的最大屏耗只是限定管子处于安全工作范围的一个平均值,并不是输出功率的限定值。所以当一对儿最大屏耗合计是30W的2A3管子能输出30W以上的功率,一点都别奇怪。它的电源牛可能要200-300W呢,这才是总耗电。以后还可能看到一对儿FU7,合计最大屏耗是50W,能输出80W的推挽功率,也不要奇怪,千万不要拿着80去跟50除。:lol

从不停留 发表于 2025-3-23 03:14:25

jupeter 发表于 2025-3-23 01:22
好多人一说起功放级的效率,例如乙类推挽的78%,就想着拿输出功率除以功放管管子的屏耗之和,这绝对是 ...

院长一阵见血。

我一直让这些人去读EL34的规格书,屏耗25W的管子,推挽能出90W呢。但他们永远在自己的认知力打转,跳不出去。

就算我这个帖子那么认真的图文并茂的解释了屏耗应该怎么计算,但显然,没人认真去看,或者看了依然一脸懵逼,继续单纯而天真的仅仅用屏压阴极测的电流就当屏耗,即使是电气工程硕士,依然如此,这不得不说,我们的教育是失败的。

AT001 发表于 2025-3-23 05:21:26

本帖最后由 AT001 于 2025-3-23 05:23 编辑

木版主,你好。

可以探讨一下,首先你的结论是基于无论超过屏耗多少,失真都在高保真范围之内,否则哪来输出功率可以超过两管屏耗之和一说。但显然这个结论不太容易成立。道理很明显。你又说:“管子的最大屏耗只是限定管子处于安全工作范围的一个平均值”,恕我直言,这个我不敢苟同,屏耗属于极限参数,最好任何时间都不要超过,要不轻则参数慢慢变劣,重则烧毁。

其二, 对于,甲乙类推挽输出功率高于甲类单端,没人会有意见。但是你说这个功率(RMS) 可以超过两管屏耗之和,这点我也无法赞同。除了企图折腾出什么奇迹的人,所有人都认同输出直流负载线必须在耗散功率以下,一般为保险起见,设为屏耗的80%以下。否则失真急剧增大,寿命严重降低,甚至效率下降。乙类推挽78%?怕是说的晶体管吧。你先设定这个电子管后级有78%的效率,由此推论屏耗只占22%,输出功率占大头,这在逻辑上是不成立的。我最后一次看到的说法是,理论上(理想状态下)电子管乙类功放的效率为50%。再以单臂为例:你自己都说了,乘积是吧,简化点说输出功率是负载线以下的面积,实际还要考虑饱和与截止问题,即使考虑电流负载线是动态的,但也只是围绕直流负载线呈弓形上下滑动,平均起来结果大差不差。那么问题来了,屏耗曲线在负载线上方,其下面积更大,又如何能使输出功率超过屏耗功率,唯一的解释就是超屏耗工作,别无他途。

有人说(不是你说的),他的功放是强力推动,难道强力推动比足够的推动有更大的输出功率?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据 数个 坛友,包括作者自己,说电路工作点为 320V/45mA ,即电路还未工作,屏耗就已经在临界点了。其后屏耗急剧上升,一发不可收。严重失真下短时间工作?有一定可能。可忍受的失真下长期工作?绝对不可能。

某人意图告诉我,该电路由于是甲乙2类攻放,交流负载是单臂的1/2,因此电流大,所以输出功率高。由于进入正栅流区,所以功率进一步增大。这完全是一厢情愿。对于某人的1/2 论,还问我懂不懂,似乎懂了这一点,就很了不起。其实我懒得理他,量他也不知道,这个1/2 不是从一开始就有的,而是出了甲类工作区以后才有的。而正是这个斜率的变化,使得该电路失真很大,并且根本没有机会进入正栅流区。

这是理论与逻辑方面的论证,对于研究问题严谨的人来说,已是充要条件。但是某些人显然不服,所以我告诉大家,我已经进行了该电路号称的工作参数下的曲线模拟。结果就是我上面说的。有人可能怀疑,我是不是用了托?是不是修改了参数条件?放心,我这是第三方模拟,除了工作参数,我无法进行任何改动。模拟条件:   2A3,A/B 2, 屏压 320, 屏流 45单臂感性阻抗 1750 (注:该模拟可在准确的地点自动改变负载线阻抗)

结果:栅压:-64.63V, 最大输出功率(A/B)(不考虑失真):19.16W,换算为RMS 不到10W。A类工作段:1.77W,RMS 不到1W。

注:根据模拟曲线趋势,该电路在屏耗到达500W以前,不可能进入正栅流区,也就是说,根本没机会进入。

匆匆而就,缺点错误在所难免。欢迎批评指正。但是务请不要学某些人的抓住一点,攻击其余,你如果能证明我的错误会导致结论大不同,那么一是我也认识到了这个可以改变结论的错误,二是我不认同你的论证,那么可以继续友好讨论,交流。某些人除外。

AT001 发表于 2025-3-23 06:48:15

jupeter 发表于 2025-3-23 01:22
好多人一说起功放级的效率,例如乙类推挽的78%,就想着拿输出功率除以功放管管子的屏耗之和,这绝对是 ...

木版主,发了上贴以后,我又思考了一下,我觉得你考虑输出功率与屏耗的关系时,可能存在一个盲区。你也许没有认识到,你认定的输出功率,实际上就是屏耗的一部分,另一部分如你所述,转化成了热能。正是屏流的变化,在输出变压器初级产生了功率输出。这很好理解,因为只有这一条回路,因此,从某的测试方法是完全错误的,这个错误同时从逻辑上证明了,在任意给定点上,屏耗一定大于输出功率,即你得到40W的输出,屏耗一定超过了40W。这就是为什么理想状态下,电子管电路的效率是50%的原因,考虑到你准备加到分母上的其余因子,电子管电路的效率,无论你怎么定义,都不可能超过50%。

希望你能明白这里面的因果和逻辑关系,也正因为如此,电路原理即逻辑已经构成我的结论的充要条件,无需模拟,也无需受误导性模拟的影响。

如有错误,请斧正。

AT001 发表于 2025-3-23 07:09:41

我想补充一点,免得有人钻空子。不是说超屏耗工作吗,那么为什么又有屏耗一定大于输出功率之说?我解释一下,我们总是简单的说屏耗屏耗的,为图方便,希望别人从上下文中理解,实际上可能指的是直流负载线上某一点对应的屏耗,或是手册标注的屏耗的极限参数,或者是电路工作中的实时屏耗,我上贴中意思指的是最后一种,即实时屏耗。这是我的疏忽,抱歉。

AT001 发表于 2025-3-23 08:04:33

本帖最后由 AT001 于 2025-3-23 08:13 编辑

再补充一点,某永动机制造者, 号称能量守恒,大家看一看,想一想,原来他测的所谓功率,屏耗,本质上是同一个东西。不懂电路,不知道如何测试的人,居然大言不惭,要教大家如何计算屏耗。

whmks 发表于 2025-3-23 08:54:05

      所为“屏耗”,顾名思意就在“屏极上消耗的功率”。工作时在屏极上动态流过的电流称“作功电流”,与有效值电压乘积就是作功功率,作功功率是可以超过屏耗很多。但在不同的电路间有不同的屏耗功率与作功功率之比,有的小于有的大于。不知这样说法对否?

从不停留 发表于 2025-3-23 09:22:32

AT001 发表于 2025-3-23 05:21
木版主,你好。

可以探讨一下,首先你的结论是基于无论超过屏耗多少,失真都在高保真范围之内,否则哪来 ...

兄弟,这段话看你是挺认真打字的,只是错的离谱,我都不知道该怎么说了。

你会仿真吧,赶紧把我另外一个帖子里的图纸原封不动的去仿真一下。否则整天说一些无厘头的话,很不好的。

AT001 发表于 2025-3-23 09:36:36

whmks 发表于 2025-3-23 08:54
所为“屏耗”,顾名思意就在“屏极上消耗的功率”。工作时在屏极上动态流过的电流称“作功电流”,与 ...



我的看法是不可能超过,工作时屏耗上是动态屏耗,DC+AC,实时输出功率是这个实时屏耗中的一部分,永远不可能超过实时屏耗。你看信号通道,就能明白这一点。

AT001 发表于 2025-3-23 10:00:59

某些人还真是恬不知耻。我都按他的工作参数模拟功放部分了,为什么要模仿整个电路?何况根本不需要验证,但是保险起见,万一我错了呢。所以模拟了一下,结果证明我对了。一句我错的离谱,就能掩盖你的无能?你如果可以推翻我这几贴中的观点,请讲,如果不能,就像你说过的一样,闭嘴。我坦白地说,我很看不起你这类人,不学无术还跳大神。你不服,就从电路原理上证明实时输出功率不是实时屏耗的一部分,例如说,你发现一条“地道”,可以让屏耗和输出功率分道杨标。如果你不能,那么你的所有“高功率”电路就是十足的商业骗局。我要是你,我就去仔细想了,而不是在这里打肿脸充胖子。我唯一可以原谅你的地方就是由于你思维极其混乱,说话都不利索,所以也许你可能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我就放你一马,你爱说什么说什么吧。

壳壳 发表于 2025-3-23 10:16:24

如果会画直流负载线和交流负载线,一些概念就能理清楚了,负载线是基础理论。画负载线时,最大屏耗线只是一个对比参考线,不同的工作状态有不同的考量,某些情况下最大屏耗线是可以跨越的。
拿最大屏耗线之和去衡量AB、B类推挽的最大输出功率是不对的。
这里有不少人是不明白AB类和B类的负载线是怎么画出来的。然后就一本正经的说一大通笑话,别人都提醒了N 次,该去补补课了。负载线是基础理论,不要质疑它存在的科学性。

AT001 发表于 2025-3-23 14:26:50

壳壳 发表于 2025-3-23 10:16
如果会画直流负载线和交流负载线,一些概念就能理清楚了,负载线是基础理论。画负载线时,最大屏耗线只是 ...


该同志,你看了半天,然后说别人不会画, 不理解?你把最大屏耗线和动态屏耗搞混了吧?提醒了什么了?靠胡搅蛮缠?如果你理解了我说的,“功率面积”永远在“动态屏耗面积”以下--即输出功率是屏耗的一部分,你就明白谁是笑话,谁该去补课了。我再请问,我什么地方质疑了负载线?

我先给你补一下课:

在下图中,你可以把功放管两端等效为一个带有电压源,电流源,内阻的等效电路,A, B 为输出端口,内含信号源(你也可以简单理解为功率源),具有内阻 R, 设想你要从 A, B 两端对外输出功率,你认为这个输出的功率可以超过这个信号源的功率吗?

我是为了说明问题简化了情况的,要不然根据你的情况,你可能又会傻笑了。

好,你现在把这个功率源理解为 屏耗(AC+DC),从A,B 向一个并联的负载 --(输出变压器初级),输出特定的功率,那么请问,这个功率会超过前述功率源的功率吗?很明显,功率源的功率=内阻上消耗的功率+输出功率结论: 输出功率必小于功率源的功率,即屏耗。

还是不懂?恭喜你,你没救了。


页: 1 2 [3] 4 5
查看完整版本: 如何正确的计算屏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