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10851
发表于 2024-2-10 10:34:26
longshort 发表于 2024-2-9 08:50
很佩服這些最近入壇的朋友,扯蛋扯上了新高度。
这些人就是所谓的“发帖专业户”,先通过 混淆视听 来制造一些话题,然后很多人来批判他,于是流量大增,对于论坛来说 是最欢迎这些人的!可以创造流量!!!
hc061218
发表于 2024-2-10 13:35:17
小鬼头 发表于 2024-2-10 09:49
好歹他也是实际测量的,而你这个回帖和上一个回帖都是凭空想象。
你好好看看他是怎么测的!张嘴就来的是你们!人家都说实测,维修总结的经验,你们在在这纸上谈兵,大谈论阔的
HD123
发表于 2024-2-10 13:49:13
hc061218 发表于 2024-2-10 09:05
测量错误,基本常识都不对
你认为该怎么测?
海阔天空9
发表于 2024-2-10 13:57:21
老郑小烧
发表于 2024-2-10 17:34:33
本帖最后由 老郑小烧 于 2024-2-10 17:54 编辑
楼主新年好!我也喜欢叫真儿:lol ,我不搞维修没啥经验,单纯想知道答案。
显然,指针表DCV档的结构都是一样的,分压部分更没什么花样。
我的第一反应,是与表头两侧并联的电容有关。
趁媳妇和孩子们出门儿,翻出一个吃灰的12V电源,还有一堆表做个测试,有:
3块数字表(UT61E、UT61E+、UT204+)、500表(3块,有1块是MF500)、MF10(2块)、MF50(3块)、MF30(1块),还有案头常备表84年的MF47。
照片中的几块表AC端与BC端电压不同:
UT61E:UBC= 8.X V,UBC= 12.2V
MF10:这表改过有源表头,无论表笔正接还是反接,测BC电压指针都反转(意料之中)
MF500:UBC=12.8V,UAC=12.2V
MF30:UBC=15V,UAC=12.2V
UT61E,可能是因为DCV档没有滤除交流成份。
为了证实猜测,依次拆下MF30表头并联的小瓷片和电解。小瓷片无影响,当拆下电解后,UAC没变,UBC变成了约4.4V。
关于这只电容,有叫阻尼电容的、有叫消振电容的、有叫滤波电容的,
从设计角度,我更倾向于为交流档滤波,(这种接法下的)阻尼作用微乎其微,无条件夸大的话就有点儿想当然了。
消振与滤波是同一作用(电压平直了自然就不振了),重要的是,指针本身的惯性完全可以替代它。
因此,滤波积蓄能量才是首要任务,也许正因为如此,才有楼主观察到的现象。
综上,我猜是个体现象——不同表这颗电容的滤波效果不同(也许还要跟表头配合才能看出来)。
——以上,我瞎说啊,都是瞎说:lol 。
鸡蛋
发表于 2024-2-10 17:39:18
我也较真一下,测电源电压肯定是哪里接负载就测哪里,BC端不接负载为什么要测BC端?
随缘2023
发表于 2024-2-10 17:56:10
老郑小烧 发表于 2024-2-10 17:34
楼主新年好!我也喜欢叫真儿 ,我不搞维修没啥经验,单纯想知道答案。
显然,指针表DCV档的结构都是一 ...
还是不明白为什么BC不是等于二极管导通压降?
老郑小烧
发表于 2024-2-10 20:16:24
本帖最后由 老郑小烧 于 2024-2-10 20:19 编辑
随缘2023 发表于 2024-2-10 17:56
还是不明白为什么BC不是等于二极管导通压降?
我就是个半瓶水,还得瞎猜:
所谓导通压降是理想直流下的。而交流负半周时会有反压——它是个尖脉冲,峰值很高且谐波丰富,显然(不滤波的话)没什么带载能力,但指针表头的电容起到了滤波储能的作用。
指针表的交流档,一般采用“并串式”半波整流——对地反接的那只管子,就是用来泄放反压的(我自己叫它反压管)。
PS:同一个问题,不同人的关注点不一样。
你关心 ”为啥不是导通压降?“,
我关心 ”当时指针表是啥感觉?“
有人想 ”测BC端的脑子是不是进水了?“
楼主::L :Q 。。。。。
hc061218
发表于 2024-2-10 21:25:16
HD123 发表于 2024-2-9 22:55
二级管两端的波形,空载和带载情况下各不一样
你耦合方式选择 直流,看一下平均值或者说直流分量的值,或者用万用表的AC+DC看一下交直流分量的情况,就明白了,这里二极管两端用直流电压挡测量,结果确实跟电容两端很接近,至于为啥接近,那交给研究理论的讲吧,很多维修电源的师傅都会这么测量,我前面说过,原因不为别的,就是很多板子测量这里比较方便,不用大卸八块翻过板子测量!
maojc
发表于 2024-2-10 21:35:27
随缘2023 发表于 2024-2-10 17:56
还是不明白为什么BC不是等于二极管导通压降?
万用表没有时间刻度, 用万用表测是显示周期信号叠加的结果 不是二极管压降。
用示波器测BC端 可以用DC档 将扫描线设定0位 沿X轴根据导通时间 在Y轴可以看到二极管压降。
随缘2023
发表于 2024-2-10 21:38:35
maojc 发表于 2024-2-10 21:35
万用表没有时间刻度, 用万用表测是显示周期信号叠加的结果 不是二极管压降。
用示波器测BC端 可以用 ...
新年快乐,明白一些,我没有示波器。
wspjk
发表于 2024-2-10 21:52:02
随缘2023 发表于 2024-2-10 17:56
还是不明白为什么BC不是等于二极管导通压降?
正常的啊BC两端相当于并联个大阻值的电阻 万用表采集这上面的电压降 和电容形成回路
maojc
发表于 2024-2-10 21:54:58
随缘2023 发表于 2024-2-10 21:38
新年快乐,明白一些,我没有示波器。
新年快乐。
这看起来有点复杂,因为测BC端有复杂的交流信号脉冲信号混一起,
不能简单用万用表测量。 示波器测 可能还会发现二极管压降也不是定值(非线性)。
HD123
发表于 2024-2-10 22:19:27
hc061218 发表于 2024-2-10 21:25
你耦合方式选择 直流,看一下平均值或者说直流分量的值,或者用万用表的AC+DC看一下交直流分量的情况,就 ...
平均值的确接近,但是交流的分量值这可不是万用表AC DC能办到的,对于高频的变压器输出,万用表是无能为力了!
小鬼头
发表于 2024-2-10 22:30:34
老郑小烧 发表于 2024-2-10 20:16
我就是个半瓶水,还得瞎猜:
所谓导通压降是理想直流下的。而交流负半周时会有反压——它是个尖脉冲, ...
1、二极管导通期间,用万用表的dc电压档去测量,确实测到的是二极管的导通电压。这是常识。
2、无论是普通的工频整流、还是这里的开关电源,二极管导通的时间都比较短,工频整流时约占市电周期的一半,而这里,在整个周期中的占比要小很多,因此,测BC两端的电压,反映出来的不是二极管的导通压降。
这里的二极管导通时间,取决于滤波电容的充电速度,也即是,取决于变压器的灌出电流、电容的容量及其esr,但总体上,这个时间在整个周期中的占比很小。
3、在二极管截止期间,变压器线圈两端的电压可视为零,万用表测到的是电容两端的电压,但极性是相反的。
4、更复杂的是,二极管不是理想器件,二极管截止与导通之间有一个恢复期,这个恢复期里,二极管两端会激发出异常高的尖峰电压,而这个尖峰电压的大小/时长跟二极管特性有关。因此,即使不考虑占比很小的二极管导通电压,万用表测到的电压也不是单纯的极性相反的电容电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