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石收音机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greenqueencc

外差机简化分析及实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2 19:42:1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greenqueencc 于 2010-1-2 18:39 发表
大家好,昨晚开始不能上网,延误回复。一直耽搁至今天下班。
回复22、23、24#:按我的理解:外差无中放,超外差含中放。外差是高本振频率,内差则低本振,且均为差频。
回复25#:我不懂电子管,不过变频半个管,检 ...

这个就说得很清楚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2 20:01:1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感谢二位版主关照。
3.1三管外差机
(三管外差机)恐怕也不是(在四管基础上)实质性简化,而是利用先进高β管优势的取巧(进而裁减为三管),且看分析。
(先看不属于此处论述的)锗四管机,β上限,
变频(β=100)——中放I(β=60)——中放II(β=100)——检波——来复低放——单端功放(β=80)——扬声器。
合计β值,100×60×100²×80=4.8×109
(然后本节在进行简化,并分析,攒机,等)硅三管机,β下限,
变频(β=150)——中放(β=150)——检波——来复低放——单端功放(β=250) ——扬声器。
合计β值,150×150²×250=0.84×109
文章无误,这样解释就容易使人明白。话语压缩过分是我的失误,道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 20:03:51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的文笔读来有点生涩,似乎不是大陆人士,不过图画得很漂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 21:08:06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的实际动手能力,是很强大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 22:31:1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认为楼主应该向另外一个方向走:

设计大于9管的,在业余条件下容易实现的(调试时不用高复杂的设备,材料容易找到)的高级机,
当然了,把大量的管子用在低放上是没什么意思的,要用管子用在中放及中放之前才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 22:54:2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5# 无线电静默 的帖子

同意。
建议楼主做一个12管以上的收音机,低放部分随便用一个386好了,不包括在12管子之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3 02:29:08 | 显示全部楼层
罗列了一些关于 '外差" 与 "超外差" 方面的资料, 欢迎有兴趣的同学前去拍砖 http://www.crystalradio.cn/bbs/v ... e%3D1&frombbs=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3 06:39:09 | 显示全部楼层
说得很好,受惊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3 08:11:3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35、26#:建议很好,认真考虑。对我而言不是技术问题,更多是时间问题。
回复37、38#:我不是电子专业,在此能得到版主如此重视,以及热烈讨论,感激之情超出言表。遗憾从昨天开始已经加班本职工作,来日回报大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3 09:22:1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greenqueencc 于 2010-1-1 10:33 发表
外差机简化分析及实验
前言
       在来年工作紧张之前插空考虑了外差机简化方案。本文目的在于怀旧,让我们一起去回顾那个物资匮乏然而又挥之不去的年代。
       当我们还是孩子时,没有现在丰富的知识。当我们 ...

1,我认为楼主所设计的三管机有以下不足之处:
a,中放AGC在强信号时,可能会令中放兼来复低放级,工作失常。例如音频信号失真或者阻塞,无法工作。
b,中放兼来复低频放大采用了阻容耦合,有两个不妥之处:减小了三极管的动态范围降低了音频信号的传输效率。
c,,音量控制电位器位置不妥,由于直流流过电位器,在调节音量时,会导致发生跟大的嘈声。
d,输出变压器不易采用自偶形式,因为用自偶输出的方式,扬声器的音圈的中心位置在直流电流的作用下会发生偏移,导致大信号时产生机械摩擦失真。
2,建议,修改为下图:
修改后的超外差三管机.jpg
本电路针对原电路的不足,做了以下几点修改:
a,修改了AGC电路结构,使AGC作用更加合理;
b,把电位器中放级的输入端,在控制音频信号的同时,不仅消除了调节音量时的嘈音,而且也适当的控制了输入中频信号的大小,但是由于中频扼流圈的存在,不会把中频信号“关死”,但是可以防止发生强信号阻塞的可能性;
c,来复音频放大与后级的耦合改为变压器耦合,这样不仅增大了本机的动态范围,而且提高了信号传输效率,增强了激励信号,有利于增加本机的最大输出功率。
d,输出变压器改用“标准变压器”,不用自偶输出,以消除直流电流对扬声器中音圈中心位置的偏移影响,提高了扬声器对大信号的适应性。
以上措施的实施,对本机的综合性能将有不小的提高。原电路如下:
修改前的超外差三管机..jpg

[ 本帖最后由 呜呼 于 2010-1-3 12:58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3 13:42:01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呜呼”版主的参与,现在我刚刚上午下班。先说明,版主帮我改文如下:
3.1,三管外差机
       三管机是在四管机案的基础上利用了现代先进高β管的优势简化而来的。a,我们先看锗四管机:
β上限,
       变频(β=100)——中放I(β=60)——中放II(β=100)——检波——来复低放——单端功放(β=80)——扬声器。
       合计β值,100×60×100²×80=4.8×109
b,再看硅三管机,β下限,
       变频(β=150)——中放(β=150)——检波——来复低放——单端功放(β=250) ——扬声器。
       合计β值,150×150²×250=0.84×109
       显然与上述四管机相比,β值尚有欠缺,差(4.8×109)/(0.84×109)=5.7倍,不过差异不大。此β值计算仅仅用硅管替代锗管而已,未应用超高β管,因而大家攒机条件容易满足此要求,易于成功。
       预计本程式的三管机收听强台的情况与六管机差不多,但在收听弱台时可能不及六管机。原因是:
    因为六管机由于AGC作用,在接受本地强信号电台时增益自动下降。  而在接受弱信号时,增益有自动增大了。
     据此程式的电路设计如下(这是丢失的前帖《借尸还魂...》的补绘原理图)。实际使用效果等同于六管机,只是音量差,也即未用推挽的差异。同时也因为使用层积电池并减小末级电流所致,再大则耗电多。该机电流为LED-1mA,变频0.5mA,中放来复0.8mA,功放7mA。

这样,保留了原文意思。文理也通顺了许多。谢谢。也供大家阅读。
后一个回帖的讨论,请容我稍休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3 14:06:1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greenqueencc 于 2010-1-3 13:42 发表
先说明,版主帮我改文如下:
3.1,三管外差机
       三管机是在四管机案的基础上利用了现代先进高β管的优势简化而来的。a,我们先看锗四管机:
β上限, ...

主帖已按楼主意思做了相应改动,请楼主及时勘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3 17:47:5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对改动没有异议。
2.感谢“沙尘”版主在一个帖子中几次关照,参与讨论,帮助解答,等。
3.向“呜呼”版主致歉,没有在第一时间进行电路讨论。
    以下对“呜呼”版主问题进行讨论:
a)感觉AGC基本相当。
b)诸多改动合理之处,建议很好。且改动处具有与管子数量相当的年代烙印,也即怀古气氛更为浓厚。这些特征也经历了历史考验,比较经典。
c)如上所述,电位器接法经典,GZL制作麻烦,现有条件,A型中周空间不够绕线,K型中周不太协调。其它方法缺少备件。
d)没有输入变压器,主要考虑增益足够,也即10楼回复问题。另一点证实,中放来复(β=150)/单端功放(β=250) ,如若增益不足,早已调换二管位置。
e)扬声器稍有直流约1mA,扬声器8(Ohm),次级线圈1.2(Ohm)。电位器4.7k//2.2k总直流0.8mA,滑动片电解隔离直流。(4.7k//2.2k)=0.8mA也是因为不需要更大增益。
f)电位器也可如图接法,省却GZL。图纸GZL已被中周替代。
感谢其它所有未提名网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3 18:39:44 | 显示全部楼层
言语又有失误之处,41#的文字是“呜呼”版主帮我整理的,要感谢,可又没说出,现在补充,“感谢呜呼版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7 08:15:03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原文
单管外差机
       倒像是一句谐谑之言,姑且一试。......
       ......
       实验结论:它确实能响!......
       谁要制作本机,那统调累死他。灵敏度低,统调前无台,你拿什么调整?
你是怎么制作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矿石收音机 ( 蒙ICP备05000029号-1 )

蒙公网安备 15040402000005号

GMT+8, 2025-5-9 00:24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