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石收音机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7935|回复: 24

前苏联9管机电路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9-4 15:41: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xinjun5557 于 2016-9-4 15:48 编辑

今天从“保尔.柯察金”收集的电路中,看到了前苏联的部分电路,其面目跟我们熟悉的“中国电路”有所不同,有耳目一新的感觉。这些电路被连载在《国际电子爱好者》1983年第1、2期,我把该文章推荐的20款(21款?)都下载了,这里转发其中一款9管电路,不知大家有没有接触过,也不知接收效果如何。我打算尝试一下,如果有接触过的朋友,希望提供一些安装经验,先谢谢了。

PIC_8962.JPG

评分

2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6-9-4 15:48:13 | 显示全部楼层
功放电路没有早期电路常见的输入输出变压器,看着舒服,结构简单,成本低,频响好。坐等楼主制作的图文详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9-4 15:53:48 | 显示全部楼层
没看那里比TA7642高明的地方,还不如直接做TA7642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9-4 15:57:51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大哥真是阔绰,直放机都用大把管子,而且这电路里质量差的管子都不能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9-4 16:25:0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xinjun5557 于 2016-9-4 16:34 编辑
北极兵 发表于 2016-9-4 15:57
老大哥真是阔绰,直放机都用大把管子,而且这电路里质量差的管子都不能用。


哈哈,阁下有所不知,文章介绍说,该电路对晶体管放大倍数没有高的要求,20~25倍可以正常工作。这看起来对管子放大倍数不高的要求,对我反而是“较高的要求”了,我几乎没有放大倍数很低的管子,买的时候都是往高里买。我现在改主意了,我又相中了另一款8管的电路,介绍说该款电路灵敏度较高,不仅可以接收当地电台,还可接收远地电台。我一直对直放机接收不到远地电台(当然与我没有把直放机做到家有关)耿耿于怀,我想尝试一下,看看直放机到底有多大能耐?!前一款9管机,估计灵敏度比不上这个8管机。你是行家,你看看这个8管机电路如何?直觉告诉我,这款8管机电路看上去更顺眼、更正规、更在路。如果安装顺利,回头再折腾那个9管机。

PIC_8964.JPG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9-4 16:31:41 | 显示全部楼层
analogue 发表于 2016-9-4 15:48
功放电路没有早期电路常见的输入输出变压器,看着舒服,结构简单,成本低,频响好。坐等楼主制作的图文详情 ...

谢谢鼓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9-4 16:41:56 | 显示全部楼层

RE: 前苏联9管机电路

xinjun5557 发表于 2016-9-4 16:25
哈哈,阁下有所不知,文章介绍说,该电路对晶体管放大倍数没有高的要求,20~25倍可以正常工作。这看起来 ...

第二个电路的高放部份  即共射共基的接法那个  曾经搭过试验 用两只9014 灵敏度是超高  但音质很沙啞   折腾一段时间放弃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9-4 17:05:30 | 显示全部楼层
5楼八管机电路图中,T2的方式,搞不懂。
哪位大侠出来说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9-4 17:15:56 | 显示全部楼层
怪不得苏联电器傻大黑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9-4 17:27:1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lwormsj 于 2016-9-4 17:32 编辑

第一图中三个高放管估计效果还不如现在的一个9014,调试好估计也要费点神,第二图看得就顺眼多了,另外看不懂图纸中电池电压是多少,求解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9-4 17:48:35 | 显示全部楼层
xinjun5557 发表于 2016-9-4 16:25
哈哈,阁下有所不知,文章介绍说,该电路对晶体管放大倍数没有高的要求,20~25倍可以正常工作。这看起来 ...

        偶不是行家,和坛友们一样喜欢收音机而已。放大倍数低貌似非质里问题吧,共射共基级联放大要注意用尽可能大的高扼圈,才能发挥其潜能。苏联收音机功放电路有异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9-4 17:51:11 | 显示全部楼层
lwormsj 发表于 2016-9-4 17:27
第一图中三个高放管估计效果还不如现在的一个9014,调试好估计也要费点神,第二图看得就顺眼多了,另外看不 ...

        电源9B,就是9V,电解电容耐压也这么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9-4 18:41:51 | 显示全部楼层
可能和物质条件不同有关吧,我国的线路大多是能用一个就不用两个,各种来复、再生,能怎么来就怎么来,而前苏联的电路确实有复杂的倾向,手里有一本前苏联的资料,里面就有这种复杂的线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9-4 18:42:44 | 显示全部楼层
Booooby 发表于 2016-9-4 17:05
5楼八管机电路图中,T2的方式,搞不懂。
哪位大侠出来说说。

楼上有人说过了,T1、T2接成所谓的“共射-共基”直接耦合放大。这种电路在教科书里吹得神乎其神,业余自己搭的话是鸡肋,尤其低电压下根本不好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9-4 18:55:59 | 显示全部楼层
苏联民用电子80年代看来不如中国,用了一大堆管子还是普通直放机,收台选择性赶不上外差式,而且居然50年代古董型号π401/402还在用,而中国当时外差式,集成电路,高保真已经开始成为玩家的首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矿石收音机 ( 蒙ICP备05000029号-1 )

蒙公网安备 15040402000005号

GMT+8, 2025-5-9 04:47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