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6-8-31 18:39:28
|
显示全部楼层
lstvcss 发表于 2016-8-31 11:54 
研看了中周的结构,我觉得您说的有道理,看来是没什么必要去模仿了。
中周呢,技术含量不是太高的东西,核心就是q值,这个问题在玩矿石机的家伙已经深有研究了的。但是针无两头利,很高q值的中周在调频机器上意义都不大,因为调频机器要带宽。当增益和带宽都需要的时候只能借助放大器。
你这个机器,我见过原理图,不知道还能不能再找到。
欧洲人用eh801做am变频,这个应该是6u1吧,切换到fm时候就把本振短路掉,作为fm的第1中放。但是限制于变频管的跨导,这级的增益实在小,所以后面使用了ef183,这个管应该是12ma/v的超高跨导的。这样完成整个结构。
也限制于单灯高频头,总灵敏度是和那些带高放,3-4中放的美国机没法比灵敏度的。但是,因为线路和零件高度优化,这东西比很多单片集成电路的收音机灵敏度还要高,所以这里是应该佩服1下这些欧洲人的,哈哈。物尽其用。
如果要听收音,就不要买这些欧洲机器了,价格太高,作为收藏或者投资,是可以的。毕竟好几大千呀。也由于是收藏用,不建议改了,毕竟改了的机器都不值钱的。
电子管fm用中周其实美式的结构最简单,真要克隆还是去搞美式的中周。我也接触好几种美式的中周,结构差别也很大,连槽路电容的容量都能从12p到82p的。
不过话又说回来,坛里面你和某大师都用10*10中周搞,我自己测试来看,效果绝对比那些老的中周好。同样是33p槽路电容,换上去,仪器看高了3db增益,如果是电容耦合,那意味着增益直接就高3db了。
老中周就是要个样子了。你的红中周基本解决这个问题了。 |
评分
-
1
查看全部评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