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6-7-4 17:18:4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Booooby 于 2016-7-4 17:40 编辑
首先发出贺电祝贺楼主取得成功。
提几个建议:
(1) 用什么双联,配什么振荡线圈,可以先用LC谐振等公式来计算一下,就非常清楚了。
如果是223或224的差容双可变电容,本振连是大概3.5/60P(我给出的数值不一定很精确),
已知本振频率是1000-2070KHz,
频率变化比率为2070/1000=2.07
如果振荡线圈电感为某个定值,可变电容本振连的变化比率应该是2.07的平方,即4.2849
需要调节本振连的微调电容cb,使得可变电容本振连的变化比率为4.2849
这是个简单的方程来估算本振连微调电容的容量:(cb+3.5)*4.2849=60+cb
可以求得cb=13.7pF
根据谐振公司可以计算出,
当高端本振频率为2070KHz,本振电容为13.7+3.5pF时,本振线圈的电感为343.6946uH
再用低频端验证一下,本振频率1000KHz,本振电容为13.7+60pF,本振线圈的电感343.6933uH
这样就知道,选择了223的差容双联,本振线圈的电感可调范围大概是340uH上下即可
例如LTF1-1的参数,初级144.5匝,电感范为360+-30uH,可以直接拿来使用。
如果手头有其他成品的振荡线圈,也有电感挡的万用表,可以量一下初级线圈的电感,就知道能否匹配。
223和224的本振连容量差不多,可以配相同的本振线圈。
天线连的容量相差大,就需要根据谐振公式计算天线线圈的电感,并通过实验确定天线线圈的匝数。
使用223的双联可变可变,在100mm的磁棒上,初级匝数在95-100之间即可。
使用224的双联可变电容,在同样的磁棒上,大概要120-125匝。
初级分段绕制的话,匝数要适当增加一点。
(2) 如果是202或443的270P等容双联(443是四联),需要在本振连串联一个270PF或300PF的垫整电容,
可以估算,垫整后本振电容的变化区间为5/135PF,仍可以通过上述过程,估算一下本振线圈初级的电感范围。
(3) 不同型号本振线圈的初级抽头、次级匝数会有区别,带来的问题就是本振强弱的问题。
过强则自激,过弱则灵敏度下降,都不好,需要采取措施来处理。具体可以查阅相关资料。
(4) 调中频、统调和跟踪要严格根据流程。多操作几次就熟记于心了。业余条件下若没有太多专业仪器,仍可根据老办法,按照流程来摸索,你会发现收到的台越来越多(当然,要考虑本地的电磁环境),音量越来越好。
(5) AGC是一个比较值得摸索的地方,有多种方法可以不断尝试。
(6) 推荐楼主后续尝试二级中放和AGC的试验,会大大提高接收效果。
(7) 低频方面,如果不用扬声器只用耳塞做负载,可以省去低放的大部分,直接前置低放加输出变压器,或者不用输出变压器,直接加个射随也可以。
(8) 天线线圈可分两段绕,但最好不要在一个骨架上面。另外,楼主使用的骨架过长,这样不宜调节天线线圈的位置,对统调跟踪不利。
(9) 差容可变223与等容可变+垫整电容相比,前者更容易调跟踪。
说得不当之处,请楼主和坛友多多指正。 |
|